出自:专升本-食品质量与安全-函授

维生素A对酸、热、碱稳定,但易被氧化破坏。 (A) 对 (B) 错
碳水化合物具备贮存和提供能量、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酮体生成作用等生理功能。 (A) 对 (B) 错
膳食脂肪具有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感观性质、提供能量及提供水溶性维生素等生理功能。 (A) 对 (B) 错
人体通过日照,皮肤中会产生维生素D。 (A) 对 (B) 错
通常情况下,由各种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 (A) 对 (B) 错
纤维素、木质素和树胶都属于膳食纤维。 (A) 对 (B) 错
“节约蛋白质作用”是指膳食中一定要有足够的_ 碳水化合物供给,以最大限度地把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减少蛋白质作为能量而消耗。
公认的n-6系列必需脂肪酸是 亚油酸。
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及木质素,统称为  膳食纤维。
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食物热效应。
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质。
食物热效应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额外消耗的(  )。 (A) 维生素 (B) 能量 (C) 蛋白质 (D) 脂肪 (E) 碳水化合物
基础代谢是指(  )。 (A) 食物热效应 (B) 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 (C) 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 (D) 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 (E) 轻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成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应为(  )。 (A) 12%~14% (B) 25%~30% (C) 55%~65% (D) 30%~50% (E) 70%~80%
一成年男性,身高175cm,体重70kg,其身体质量指数为(  ) (A) 19.8 (B) 22.9 (C) 23.6 (D) 24.7 (E) 28.0
成人摄入混合膳食时的食物热效应约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 (A) 5% (B) 10% (C) 15% (D) 20% (E) 30%
不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A) 对 (B) 错
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一般认为应不少于总能量的3%。 (A) 对 (B) 错
酪氨酸和苏氨酸都是条件必需氨基酸。 (A) 对 (B) 错
色氨酸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A) 对 (B) 错
能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1千卡=4.184千焦。 (A) 对 (B) 错
长期食用精白米、精白面易导致人体缺乏 维生素B1,会患__脚气病。
人体热能需要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是_直接测热法 和 间接测热法。
常见的单糖主要有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 坏血病
维生素C的良好食物来源为 蔬菜和水果,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是。
食物中1g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是( )。 (A) 36.7kJ (B) 16.7kJ (C) 29.3kJ (D) 7.0kcal
在耐力运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碳水化合物 (D) 矿物质
不可能使基础代谢水平升高的因素是( )。 (A) 炎热 (B) 寒冷 (C) 摄食过多 (D) 精神紧张 (E) 饥饿
不属于轻体力劳动的是( )。 (A) 办公室工作 (B) 售货员 (C) 讲课 (D) 化学实验操作 (E) 学生日常活动
人体在休息状态下60%的能量来源于(  )。 (A) 体内碳水化合物 (B) 肝糖原 (C) 体内脂肪 (D) 体内蛋白质 (E) 肌糖原
以下对食物热效应的解释,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过去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B) 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 (C) 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伴有体温升高 (D) 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与摄食无关 (E) 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高
1kg的水从15℃升高到16℃所吸收的能量即是( A ) (A) 1.0kcal (B) 4.0kcal   (C) 9.0kcal (D) 7.0kcal (E) 16.7kcal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其本身产生能量的(  ) (A) 4%、6%、30% (B) 6%、4%、30% (C) 6%、30%、4% (D) 4%、30%、6% (E) 10%、6%、30%
食物热效应作用最强的是( )。 (A) 碳水化合物 (B) 脂肪 (C) 蛋白质 (D) 蛋白质与脂肪混合 (E) 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混合
食物中1g脂肪产生的热量是(  )。 (A) 16.7kJ (B) 29.3kJ (C) 37.7kJ (D) 4.0kcal (E) 7.0kcal
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这三种必需氨基酸是植物性蛋白质相对缺少的必需氨基酸。 (A) 对 (B) 错
氮平衡是指排出氮与尿氮之间的关系。 (A) 对 (B) 错
组氨酸是婴幼儿的必需氨基酸。 (A) 对 (B) 错
1g蛋白质提供能量4kcal,lg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4kcal,lg脂肪的供能量7kcal。 (A) 对 (B) 错
在营养学实验中常作为参考蛋白质的是鸡蛋蛋白质。 (A) 对 (B) 错
膳食纤维是 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的多糖,主要来自_ 植物的复合糖类。
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其蛋白质换算系数为_ 6.25
膳食纤维可分为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与 非可溶性膳食纤维。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
人造黄油含 饱和 脂肪酸较多。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征是_吸收作用 、黏滞作用、结合胆酸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
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是人体合成  维生素D3 的前体物质。
婴儿必需氨基酸除了成人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以外,还有  组氨酸。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和食物中有20余种,按照_ 是否能在体内合成 _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