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划拨土地上房地产的转让规定,正确的是()。
A: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B:就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而言,相当比例的存量城市土地仍然为划拨土地,应该以多种方式促使存量土地进入土地市场
C: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D: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既是人民政府管理土地的职能机构,也是承办土地权属争议的专门机关的是()。
A:国务院
B:驻机关、企事业单位
C:全民所有制单位
D: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1988年的《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是()。
A:开发国有荒山、荒地,滩涂用于农、林、渔业生产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B:国家建设征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只有使用权
C:正确处理国家所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之间,集体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归属问题
D:国家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例无偿地将公民或集体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的行为
依《担保法》第四十九、五十一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对抵押人处分抵押物的行为有()。
A:限制权
B:追及权
C:对抗权
D:对抵押物不法妨碍的排除权
E:转让权
担保可以分为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其中人的担保主要是()。
A:定金
B:抵押
C:保证
D:质押
国有土地使用权授权经营,由()审批,并发给国有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授权书。
A:土地管理部门
B:国家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C:国家建设部
D:国家土地管理局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如下哪些方式?()
A:协议
B:招标
C:挂牌
D:拍卖
E:转让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要逐步实行有偿使用,运用价格机制抑制()土地。
A:浪费
B:抵押
C:转卖
D:租赁
国家可以收回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况包括()。
A:商业企业需要使用土地的
B: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
C:交通道路及站场经过核准报废的
D: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国有土地的
E: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土地权属争议申请人要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行为指的是()。
A:申请
B:受理
C:调查
D:调解
所谓(),是指物权(包括土地权利)的种类、效力、变动要件、保护方法等等都只能由法律规定,而不容许当事人自行创设。
A:一物一权
B:从实际出发
C:物权法定
D:物权一致
土地权利的确定是指()。
A:依法确定土地权利的用途、性质和交税金额
B:依法确定土地权利的用途、主体和内容
C:依法确定土地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D:依法确定土地权利的用途、性质和条件
《法国民法典》第六百三十九条规定:"役权发生于地点的自然情况,或法律所定的义务,或数个所有权人间的契约。"规定地役权取得的方式是()。
A:自然取得
B:法定取得
C:合意取得
D:以上均正确
国有土地收益中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国家中央财政。
A:20%
B:30%
C:10%
D:40%
在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中,()是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
A:行政出让
B:行政抵押
C:行政划拨
D:行政出租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按照()的原则,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A:平等
B:自愿
C:公平
D:有偿
E:无偿
土地发包人的义务主要包括()。
A: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B: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C: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D:执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E:保护土地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同利用土地
地役权制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地役权主体的扩大
B:地役权客体的改变
C:地役权的广泛传播
D:地役权的有偿性
E:地役权的抵押性
土地抵押权实现以前,其终止的情形不包括()。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后可以设定土地承租权
B:土地使用权所担保的债务因清偿而消灭的
C:抵押权人免除土地使用权所担保的债务的
D:抵押合同或者被担保的主债权合同依法归于无效或者被撤销的
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三条、《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不能超过()年。
A:30
B:40
C:50
D:70
空间权的确立(),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A:可以避免纠纷
B:可以完善空间权制度
C:提高利用空间资源的意识
D: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根据2004年3月14日《宪法修正案》第二十条的规定,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
A:"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
B:"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C:"土地征收方案依照法定程序批准"
D:"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对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在未转变为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符合其他条件时,不得()。
A:收益
B:使用
C:抵押
D:转让
E:出租
下列属于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对土地行使处分权的限制条款内容的是()。
A:受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意志的限制
B:向用地者让与权利,既可由集体土地所有者实施,也可由其代表实施
C:集体所有权可以由所有者亲自行使,也可由所有者代表代为行使
D:集体所有者及其代表可依法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让与符合法律规定的用地者
有关对土地权属争议受理时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受理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应当及时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B: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办的争议案件,按照有关规定审查处理。
D:当事人对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不用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是关于集体土地征用(收)方面的正确说法。
A:集体土地征用(收)是指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
B:土地补偿费归土地所有权人所有,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归其所有者所有
C:国家征用集体土地是公法意义上的权利,依据的是国家所有权
D:征用集体土地需要在公告规定期限内到土管部门办理补偿登记
E:土地征用权是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
宅基地使用权人对宅基地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有限制的处分权,其中,权利人将房屋连同宅基地一同转让、出租的权利是指()。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有限制的处分权
以下关于财产权特征及内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财产权包括物权和债权
B:物权是支配型财产权
C:债权是请求型财产权
D:所有权是自物权的一种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关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
B: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C: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D: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土地权属管理的核心内容。
A:土地确权
B:土地凭借权
C:土地地役权
D:土地地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