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1.“好吃懒做、唯利是图”,符合下面哪种思想假设。()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的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必要前提是()。 A.人力资产成本会计 B.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会计 C.成本会计 D.财务会计
3.劳动合同一般都有试用期限。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____________。 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4.效度,主要指绩效考核系统所具备标准中的()。 A.明确性 B.敏感性 C.一致性 D.准确性
5.现在面试中,视线只是大致规定面试的内容,方式、程序等,允许主试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的面试属于()。 A.半结构面试 B.结构面试 C.非结构面试 D.随意面试
6.所交养老保险费用不分配到个人账户,只取决于自己是否交纳的类型为()。 A.投保资助型 B.强制储蓄型 C.国家统筹D.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
7.人力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不会被消耗掉,而且能在利用中再生,在利用中增值,它体现了人力资源()的特点。 A.再生性 B.资本性 C.时效性 D.开发的持续性
8.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哪种运行机制?() A.动力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环境影响机制
9.通过对大量过去相关的数据和因素的分析来预测未来变化发展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 B.回归分析法 C.市场调查法 D.单元预测法
10.不易反映同岗位或职务内部员工能力及劳动效果上的差别的工资是()。 A.岗位工资制 B.结构工资制 C.技能工资制 D.绩效工资制
11.绩效管理的核心、关键部分是()。 A.准备绩效考核系统 B.实施绩效考核过程 C.设计绩效考核系统 D.评估绩效考核系统
12.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职务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是()。 A.访谈法 B.纪实分析法 C.问卷调查法 D.观察法
13.依赖于专家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来对人力资源未来的需求作出长期预测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 B.经验规则 C.计算机模拟法 D.德尔菲法
14.()是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 A.复杂人 B.社会人 C.经济人 D.自我实现人 15.()是指决定目标(目的)和战略(手段)并保证其实施的过程。 A.战略管理 B.组织战略 C.战略规划 D.战术管理 16.人力资本的均衡模型是由()提出的。 A.威廉配第 B.西奥多舒尔茨 C.周其仁 D.贝克尔 17.员工入职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是()。 A.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和选聘 B.开通新的职业通道和制定激励措施 C.鼓励员工发挥良师益有的作用 D.进行职务分析和人才规划 18.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过程的第一步为()。 A.试用 B.归类合并筛选 C.指标内容设计 D.量化 19.适合于短时期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不适合于长时间的心理素质的分析的方法是() A.纪实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 C.观察法 D.访谈法 20.对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进行核查,掌握目前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是()。 A.市场调查预测法 B.过渡矩阵 C.德尔菲法 D.人力资源盘点法 21.某人在甲单位是人才,到乙单位就不是人才了,这是指人力资源的()特性 A.活动性 B.时效性 C.变化性和不稳定性 D.能动性 22.()是人力资源的基础。 A.人力资本 B.人口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人才资源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中国劳动年龄的下限为()。 A.14岁 B.16岁 C.18岁 D.20岁
24.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这是指()。 A.人力资产成本会计 B.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C.人力资源会计 D.成本会计
25.岗位培训成本应属于下列哪种成本?()。 A.获得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保障成本
2.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职务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是()。 A.访谈法 B.纪实分析法 C.问卷调查法 D.观察法
14.()是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 A.复杂人 B.社会人 C.经济人 D.自我实现人
15.()是指决定目标(目的)和战略(手段)并保证其实施的过程。 A.战略管理 B.组织战略 C.战略规划 D.战术管理
16.人力资本的均衡模型是由()提出的。 A.威廉配第 B.西奥多舒尔茨 C.周其仁 D.贝克尔
17.员工入职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是()。 A.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和选聘 B.开通新的职业通道和制定激励措施 C.鼓励员工发挥良师益有的作用 D.进行职务分析和人才规划
18.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过程的第一步为()。 A.试用 B.归类合并筛选 C.指标内容设计 D.量化
19.适合于短时期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不适合于长时间的心理素质的分析的方法是() A.纪实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 C.观察法 D.访谈法
20.对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进行核查,掌握目前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是()。 A.市场调查预测法 B.过渡矩阵 C.德尔菲法 D.人力资源盘点法
21.某人在甲单位是人才,到乙单位就不是人才了,这是指人力资源的()特性 A.活动性 B.时效性 C.变化性和不稳定性 D.能动性
2.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在()层次上进行。 A.员工分析 B.工作层次 C.组织层次 D.战略分析 E.战略分析
3.下列关于工作分析中工作日志法理解正确的有()。 A.所需费用较低 B.信息可靠性较高 C.使用范围较广 D.信息整理量较大 E.误差性较小
4.非工资因素主要包括()。 A.人力资源供给因素 B.国家因素 C.组织因素 D.工作因素 E.劳动者自身因素
15.下列关于工作指导法理解正确的是()。 A.利于指导者与受训者形成良好关系 B.助于组织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C.可以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 D.比较适合于较低层次员工的培训 E.对师资要求较高,合格师资较难挑选到
16.员工培训可分为() A.职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脱产培训 D.员工业余自学 E.自学考试
22.()是人力资源的基础。 A.人力资本 B.人口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人才资源
26.下列不属于社保基金会计核算范围的是()。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医疗保险 D.房屋公积金
27.一般适用于企业内各种辅助性生产或服务性工作单位的定员,是()。 A.按劳动效率定员法 B.按设备定员法 C.按岗位定员法 D.按比例定员法
1.下列关于人力资本激励理论理解错误的是()。 A.由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 B.认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C.目的在于如何使个人自利行为的客观效果与社会目标一致 D.不需要考虑利益分配机制,重要在于确定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 E.认为个人是人力资本不可替代而以难以考察的所有者和控制者
5.()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A.企业人 B.产品 C.文化 D.环境 E.价值观
6.下列关于员工职前培训理解正确的()。 A.培训内容主要是基础业务知识教育 B.主要针对新员工的培训 C.又称定向培训 D.职前培训可有可无 E.它是培训的开始
7.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榜样对个体的影响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力复制过程 D.强化过程 E.设计过程
8.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形式有()。 A.自然流失,如死亡或伤残 B.退休 C.离职 D.内部变动,如提升等 E.培训
9.绩效管理的职能包括()。 A.反馈功能 B.甄别功能 C.补偿功能 D.激励功能 E.管理功能
10.工作信息收集和分析通常包括()。 A.职位名称分析 B.单位情况分析 C.工作环境分析 D.工作任职者的必备条件分析 E.工作内容分析
1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度流程通常包括()几个环节。 A.战略分析 B.战略选择 C.战略制定 D.战略衡量 E.战略调整
12.就业服务机构招聘的特点有()。 A.针对性强 B.高级人才容易获得 C.费用低廉 D.覆盖面广 E.是一种借助社会力量的招聘方法
13.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包括()。 A.人口总量及其生产状况 B.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 C.人口迁移 D.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E.劳动者的智能水平
14.根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本身的特点,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 A.获得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保障成本 E.离职成本
17.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包括()。 A.录用成本 B.维持成本 C.奖励成本 D.调剂成本
18.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具有()。 A.资本性 B.系统性 C.战略性 D.目标导向性 E.权变性
19.员工保障管理主要包括() A.社会保障管理 B.劳动保障管理 C.安全管理 D.卫生管理 E.作业条件管理
20.招聘工作评估包括()。 A.招聘成本效益评估 B.录用人员评估 C.招募工作评估 D.甄选工作评估 E.招聘评估
21.下列选项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有()。 A.以人为中心 B.视人为资源 C.把人力开发放在首位 D.视人为物,视人为成本 E.被视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