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广西师范大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1、 激发学生写话兴趣的方法有(       )。 A、 看看写写 B、 画画写写 C、 演演写写 D、 做做写写 E、 说说写写 F、 学学写写
2、 构成语文教科书的基本要素有(           ) A、 课文系统 B、 导学系统 C、 作业系统 D、 知识系统
3、 作文命题的要求有(        )。 A、 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B、 题目的词语要有审断性,要能让学生从题目的词语中判断出作文的中心、合适的文体及取材范围等,让学生有话能说。 C、 题目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学生有话想。 D、 命题应与阅读教学密切联系,让学生有话会说。
4、字义教学的基本方法有(       )。 A、 运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B、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牢记字义 C、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D、 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形象地进行字义教学。
5、 丰富学生写话素材的途径有(     )。 A、 结合生活观察,挖掘写话素材。 B、 结合阅读教学,积累写话素材。 C、 结合口语交际教学,积累写话素材。 D、 开展活动,丰富写话素材
6、 写作教学应抓住(        )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A、 取材 B、 构思 C、 起草 D、 加工
7、常见命题的形式有(        )。 A、 统一命题 B、 半命题 C、 选择题 D、 材料式命题 E、 话题式命题 F、 看图式命题
8、小学汉语拼音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韵母、声调和(    )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  )。认识(   )字母,熟记(     )。 A、 声母 B、 整体认读 C、 音节 D、 大写 E、 《汉语拼音字母表》
9、下面属于第二学段阅读方法方面的目标的有(          )。 A、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C、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D、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10、字音教学的基本方法有(     ) A、 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B、 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帮助记忆字音 C、 加强同音字的归类教学 D、 多音字要指导学生据词按义定音
11、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有(      )。 A、 语文教材资源 B、 人力资源 C、 大众传播资源 D、 语文实践活动资源 E、 语文设施资源 F、 其他资源
12、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    ) 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 教师 C、 学生 D、 教材
13、小学语文教材的功能有(      )。 A、 凭借 B、 教育 C、 发展 D、 范例
14、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          ) A、 教科书 B、 教学参考书 C、 教学指导书 D、 练习册 E、 教学挂图 F、 字词卡片 G、 录音带、录像带、教学光盘等
15、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有(   ) A、 全面 B、 具体 C、 突出重点 D、 可操作性
16、字义教学的常用方法有(     ) A、 运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B、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C、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D、 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形象地进行字义教学
17、常见的识字游戏活动有(        )。 A、 加一加 B、 减一减 C、 换一换 D、 编一编 E、 猜一猜 F、 说一说 G、 演一演
18、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                 )的能力。 A、 观察 B、 思考 C、 表达 D、 创造
19、教学字音的基本方法有(       ) A、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B、 借助形声字的声旁帮助记忆字音。 C、 加强同音字的归类比较 D、 多音字的教学要据词按义定音。
20、识字教学常见的游戏活动有(        ) A、 加一加 B、 减一减 C、 换一换 D、 编一编
1、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        ),培养(   ),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    )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年级、      年级、     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的总目标是“(                  ),(                         ) ”。
4、能写简单的(    )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    )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   )。
5、一节写字课教学的一般程序是:指导→(    )→(      )→(     )→讲评。
6、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    )个左右会写。
7、构成语文教科书的基本要素有课文系统、(        )、作业系统、(      )系统。
8、写字教学的一般课堂结构包括:指导→(     )→(      )→(    )→讲评。
9、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10、小学1-6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
11、小学1-6年级识字教学的总目标是认识常用汉字(       )个。
12、语文学习应注重(       )的相互联系,注重(    )的结合,注重(     )、(     )、(      )的整体发展。
13、识字教学的一般程序是:提出生字→(     )→(      )→运用生字。
14、语文教材包括(        )、(     )、教学挂图、补充读物、字词卡片等传统的语文课程资源。
15、根据音节的组成情况,一般采用(      )和(      )。
16、识字教学要过好(  )关、(   )关、(   )关、书写关4关。
17、改:是对文章的字词句段、标点等进行修改,包括()、增、()、换。
18、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   )、(   )和(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    )运用能力。
19、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       、       、      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0、教材的基本功能有(       )功能、教育功能、(      )功能、范例功能。
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2、小学阶段会写的字应该在2500左右。
3、命题是习作的发端,有了命题才能进入习作,命题是学生习作的依据。
4、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5、教师、学生、教材共同构成教学的三大要素。
6、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7、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8、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9、上课即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常规的中心环节。
10、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