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广西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主题中的( )往往具有两方面的教育价值:一是该活动本身具有教育的作用,可以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形成稳定的常规;二是与主题内容和目标相结合,在完成生活环节的同时,也承担着主题中的教育作用。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语言教学活动

B.
区域活动

C.
生活活动

D.
游戏活动
( )的内容分为语言测验和操作测验两种,包括常识(23题)、词汇(22题)、算术(20题)、类同(16题)、理解(15题)、填图(23题)、迷津(10题)、木块拼图(10题)、动物房子(20题)和几何图形(10题),以及备用测验背诵语句(100题)。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

B.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C.
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

D.
中国儿童发育量表
( )操作简单,用时较短。施测时,主试口头说出要测的词汇,并出示一张画有4幅图画的图板,让被试指出与词汇相一致的那幅图画。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表达性词汇测验

B.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

C.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量表

D.
中国儿童发育量表
美国图佛兹大学大卫•亨利•费尔德曼的非普遍发展理论和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的( )共同构筑了多彩光谱项目活动和评估领域的理论框架。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行为主义理论

B.
精神分析理论

C.
多元智能理论

D.
建构主义理论
作品取样系统 是20世纪90年代( )和其同事借鉴表现性评价理论,为3岁到小学5年级儿童研究的成就评估工具。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塞缪尔·米歇尔

B.
皮亚杰

C.
弗洛伊德

D.
林德
“儿童观察记录”是( )的观察评价工具,具有发展适宜性、高信度、高效度等特点,也便于使用。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瑞吉欧教育方案

B.
蒙台梭利教学法

C.
华德福教育方案

D.
高瞻课程模式
以游戏为基础的跨学科评价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基于游戏情境、全方面、综合评价儿童的评估工具,由美国丹佛大学( )团队研发而成,适用于0~6岁儿童。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塞缪尔·米歇尔

B.
皮亚杰

C.
弗洛伊德

D.
林德
( )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详细观察和记录学前儿童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及行为表现的一种观察方法。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叙述观察法

B.
取样观察法

C.
评定观察法

D.
行为观察法
( )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或者选择被试在特定时间内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一种方法。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叙述观察法

B.
取样观察法

C.
评定观察法

D.
行为观察法
图画书阅读是在教育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式上不同于文学作品学习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但如果图画书的体裁是文学作品,尤其是故事,那么图画书阅读也可以间接发展为有关文学作品学习的目标。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前识字核心经验总结为以下三点:文字功能意识,文字形式意识,文字规则意识。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前阅读核心经验的获得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中具有分水岭性质的事件,它给幼儿提供了一系列作为终身阅读者和书写者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工具。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前书写的核心经验总结为以下四方面:书写主动性、书写内容、书写形式、书写姿势。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也可以采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识字。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所有的教育都应立足于儿童已有的认知经验和发展水平,因此在确定主题中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时,要首先考虑幼儿已有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水平。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在主题发起阶段,幼儿的语言教育主要通过家园合作的社会实践、幼儿园生活环节中的谈话或者语言教学活动来进行。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重视预设和强调生成两种课程理念的取向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主题的总结与梳理旨在帮助幼儿回顾主题学习的过程、内容和学习收获,同时也是帮助幼儿教师了解主题活动之后幼儿在在各领域中的学习状态、经验发展水平。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对主题活动进行评价只能在主题活动之后进行,不需要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和改进。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共同性课程往往缺乏对幼儿园所在地域、课程资源和幼儿的精准了解和关注,因此,教师需要对主题中语言教育内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将教师语言教学效果放在主题背景中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两方面:一是语言教学活动对幼儿关于主题的探究是否起到了支持的作用;二是语言教学活动是否支持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主题活动中的语言学习内容分布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生活各环节中,在主题活动开展和主题活动总结阶段,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幼儿对哪个情境的内容更感兴趣,对哪个情境的内容不感兴趣。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专业观察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活动,是观察者运用感觉器官能动地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有关的事实资料。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观察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收集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状况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过程。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根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的特点,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组织多样化的语言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学前儿童虽然年龄尚小,但已经可以用成人或其他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根据不同的评价理论,专门的评估工具可分为基于标准化测验的评估工具、基于真实情境的评估工具和基于游戏的评估工具。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多彩光谱项目不是像标准化语言测试那样孤立地测评被试的语法、词汇等语言成分,而是对“谈话”进行评价,主要采用故事板和报告两种评价形式。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
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详细、完整地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表现,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判断题 (2 分) 2分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