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为了消除一种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使用惩罚、消退和化性强化等 方式。他们有何优点?各自适用范围怎样?
根据归因理论,试述如何引导高中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归因。
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根据冯忠良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解释小学生学会解应用题的过程
如何利用强化程式来教学习者习得并维持一个新行为?
举例说明几种批判性思维技能。
试述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如何利用经典性条件作用帮助学生热爱某门学科?
观察学习经历了什么过程?请举例说明。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
试述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前四个阶段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试述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画出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论述其教学启示。
如何利用普雷马克原理来识别出学习者的最佳强化物?
下列不属于斯腾伯格智力三元成分的是() A.分析性能力 B.创造性能力 C.组织能力 D.应用性能力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说的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拉小提琴的技能是一种() A.学习技能 B.心智技能 C.运算技能 D.动作技能
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
首次提出“控制点”理论,并依据这一理论,将归因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的心理学家是() A.海德 B.凯利 C.罗特 D.维纳
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主要通过何种方式获得() A.练习 B.反馈 C.学徒关系 D.经验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 A.学习准备 B.定势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用来表征陈述性知识的典型方式是() A.命题 B.图像 C.图表 D.直觉
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过程的人是() A.维果茨基 B.加涅 C.乌申斯基 D.华生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岁至成人
使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人是()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加涅
在记单词时使用谐音联想法,这属于何种策略() A.精细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根据控制点理论,把成绩差归于个体的努力程度不够,这属于何种类型的归因() A.内控 B.外控 C.混合 D.以上都不正确
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单词的写法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道德两难推理 B.守恒实验 C.沙盘游戏 D.对偶故事法
人在走迷宫时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30~60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繁殖对停滞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一见钟情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在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中,认知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苛勒 C.桑代克 D.布鲁纳
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考试时注意自己答题速度和时间,属于(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以上都不对
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两步应用题 D.听到声音
概念教学中为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 A.正例 B.规则 C.反例 D.变式
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马斯洛认为,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是() A.内在学习 B.外在学习 C.社会学习 D.以上都不对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学习即联结,心即联结系统”,持这种学习观的学派是() A.建构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性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效果的研究方法是() A.行动研究法 B.统计法 C.归纳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