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当比较的两组数据内部构成不同时,可作()。
A:直接法标化
B:间接法标化
C: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法或间接法标化
D:两组不可比较
E:以上都不对
下列胡萝卜素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为维生素A的转变率最高的是()。
A:α-胡萝卜素
B:β-胡萝卜素
C:γ-胡萝卜素
D:玉米黄素
E:新玉米黄素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符合丙型肝炎病毒的特胜()。
A:HCV为负链RNA病毒
B:HCV为变异较多的病毒
C:HCV属黄病毒科
D:电镜下HCV直径为55nm
E:基因为9.4kb核苷酸
关于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主张使用一种药物治疗
B: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HIV复制
C:当外周血HIV负荷量为1000~10000拷贝/ml以上时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D:有症状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E:无症状病人CD4+T淋巴细胞低于0.5×10/L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我国某山区发现有甲状腺肿的病例,卫生学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尿碘含量为20μg/d,居民摄碘量为30μg/d。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是病区,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A:饮水中加碘
B:食盐中加碘
C:口服碘剂
D:食用含碘食品
E:注射碘化油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地区属()。
A: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重病区
B: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中度病区
C: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轻度病区
D:无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地区
E:尚不能确定是否是病区
下列哪个不属于钩体病后发症()。
A:后发热
B:虹膜睫状体炎
C:反应性脑膜炎
D:肾损害
E:闭塞性脑动脉炎
下列哪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A:入院率偏倚
B:回忆偏倚
C:检出征候偏倚
D:无应答偏倚
在频数表资料中,如果观察值较小的一端集中了较多的频数,则称该资料为()。
A:正偏态分布资料
B:负偏态分布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
D: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E:对称分布资料
李老太,65岁,如果你建议她定期进行X线摄片检查,以筛检可能出现的乳腺癌,你的建议是()。
A:每年一次
B:每2年一次
C:每3~5年一次
D:每半年一次
E:每1~2年一次
钩体病在病程缓解第3~4日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后发热是因为()。
A:复燃
B:复发
C:先后二批病原体侵入
D:青霉素治疗后反应
E:迟发型变态反应
男,40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周,弛张热40℃,伴腹胀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细胞3.0×109/L,中性0.55,淋巴0.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零,伴咳嗽。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典型,其表现是()。
A:胃肠道症状明显
B:起病急,稽留高热
C:病死率高
D:血白细胞多不减少
E:并发出血多见
在我国,以下癌症患病率从时间上看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是()。
A:肺癌
B:肝癌
C:宫颈癌
D:结肠癌
E:白血病
某地肺癌高发,经调查与当地人吸烟密切相关,必须进行干预。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缩小干预范围,为确保干预效果,你会考虑首选下列哪组人群作为控烟干预的一级目标人群()。
A:青少年
B:吸烟者
C:肺癌晚期患者
D:新确诊的肺癌病例
E:A+B
为了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可采用营养强化手段。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其目的之一是()。
A:改善面粉品质
B:增强面筋含量
C:满足特殊人群预防需要
D:延长保质期
E:弥补面粉天然营养成分的缺陷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满足上述目的常用的营养强化剂是()。
A:色氨酸
B:赖氨酸
C:牛磺酸
D:叶酸
E:烟酸
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范畴的是()。
A:心脑血管疾病
B:恶性肿瘤
C:慢性阻塞性肺病
D:交通事故
E:意外伤害
年龄别死亡率常用于()。
A:因年龄叙述错误而对死亡率进行更正
B:确定人群中某一确定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
C:由于年龄缺失而对死亡进行更正
D:对同年龄组人群的死亡进行比较
E:在比较死亡率时,排除因不同人群中年龄分布不同带来的影响
在应用完全随机设计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时,在编秩次时不同组出现相同的数值()。
A:直接顺序编秩次
B:取平均秩次
C:全部以最大的那个值为秩次
D:全部以最小的那个值为秩次
E:可取大的也可以取小的值为秩次
目前,尚不能用毒饵杀灭的宿主动物是()。
A:鼢鼠
B:黄鼠
C:姬鼠
D:沙鼠
E:旱獭
以下统计量结果错误的是()。
A:t检验t=-3.15
B:回归系数b=-7.2
C:相关系数r=-1.5
D:χ2检验χ2=-3.85
E:回归直线截距a=3
下述哪项不是HCV的特性()。
A:HCVRNA可用PCR检测
B:HCVRNA可早至暴露后1周检出
C:HCVRNA的变异性大
D:HCV至少可分为6个基因群
E:HCV与HBV同属肝病毒科
我国从何时未再发现由脊髓灰质炎本土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A:1994年10月以后
B:1996年10月以后
C:1998年以后
D:2000年1月以后
E:2001年1月以后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致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途径
B: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
C:病毒的血凝素可吸附神经细胞
D:大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隐性感染或顿挫感染
E:极个别病例可以发生延髓麻痹
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阶段,最有可能出现的偏倚是()。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失访偏倚
E:随机偏倚
以下B超法甲状腺肿大判定标准正确的是()。
A:10岁>6.0ml 
B:7岁>4.0ml 
C:8岁>4.0ml 
D:9岁>6.0ml 
E:8岁>5.0ml
通过测量获得11人的头发硒含量(1000ppm)分别为74、66、88、73、69、91、66、96、58、72、70等11个数据。标准差是()。
A:17.54
B:19.21
C:12.12
D:10.56
E:11.78
女性,26岁,养猪场工人,因发热全身酸痛5天,于7月22号入院,T40℃,眼结合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有压痛,腓肠肌轻压痛,肝肋下可及,轻叩痛,双肾区有叩击痛,尿蛋白(+),每高倍视野有RBC2~3个,WBC1~2个,诊断应首先考虑()。
A:流行性出血热
B: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
D:斑疹伤寒
E:病毒性肝炎
某市1998年人口数是100万,共登记报告肝癌病人117例,其中99例是本年新登记的病人,18例是以往的老病人。上述病人在1998年共死亡81例。该市本年度肝癌的发病率为()。
A:11.7/10万
B:9.9/10万
C:8.1/10万
D:6.9/10万
E:69.2%
根据实验研究要求,将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和年龄分层,然后在每层内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此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分组
B:分层随机分组
C:系统随机分组
D:整群随机分组
E:随意分组
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
A:在已知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B药好或相等时,可选单侧检验
B:检验水准定得越小,犯Ⅰ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C:检验效能定得越小,犯Ⅱ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D:P值越小,越有理由拒绝H0
E: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
细菌感染后,下列哪种情况预后最严重()。
A:毒血症
B:败血症
C:变应性亚败血症
D:菌血症
E:脓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