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学教师资格证

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 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明确地把培养分辨是非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列入德育目标要求,这表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A:更符合现代德育发展性的要求
B:具有层次性
C:依据年龄阶段特点合理设计德育目标
D:更符合受教育者实际情况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小说《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西班牙——小说
B:《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俄国——小说《四世同堂》——老舍——现代——小说
C:《蜀道难》——杜甫——唐代——诗歌《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诗歌
D:《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惠特曼——美国——小说
学生陆某和任某均是五年级学生,参加期末数学考试:陆某得到100分,任某没有考及格,陆某说自己学习刻苦,任某说自己没有数学细胞。据老师说,任某天资聪颖,好奇心强,但他是家中小皇帝,过度依赖父母,脾气暴躁,不会宽容别人,平时贪玩,上课爱开小差,学习习惯差,做事拖拉、毛躁,一到考试总是马马虎虎.成绩欠佳。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两个学生的学习行为。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针对任某情况,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帮助任某?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A:决定性因素
B:辅助因素
C:影响因素
D:引导性因素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做出结论,这一教学策略是()。
A:发现学习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指导教学
李明军老师经常以班级的名义从个体书店以优惠价购买各科课程学习辅导资料,然后以全价卖给同学,几乎是人手一套。同时,他向学生家长暗示或明要礼物、礼品或礼金,特别是在各种节日的时候。 此外,他还私下到本市“求实家教辅导中心”等处兼课。在学校讲课时他会“留有一手”,只讲基本内容,对课程的重点也往往一带而过,并直接或间接地介绍同学去“求实家教辅导中心”等民办课外辅导机构或家教中心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 当然,同学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是要交高额学费的,“求实家教辅导中心”等处给李老师讲课费和介绍费也是不菲的。 问题: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就比原数()
A:大
B:小
C:大小不变
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张。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爸爸去年买了一种股票,该股票去年跌了20%,今年应上涨(),才能保持原值。
A:20%
B:25%
C:30%
D:40%
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D: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王安石
D:苏东坡
在教材呈现上,专家老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在上课之前往往说:“记得我们已经学过……”。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谁的同意?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A:1—3岁
B:2—3岁
C:4岁
D:5岁以前
某版教科书《敬业与乐业》课后有一段补白,介绍了“因果类复句”的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科书的()。
A:练习系统
B:知识系统
C:助读系统
D:选文系统
电视新闻经常播放表彰各种见义勇为的好市民的现场报道.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网络信息技术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地方课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转化和_____三个过程。
多位数大小比较的法则适用于无限小数吗?()
A:适用
B:不适用
C:无法确定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科幻小说中的人物是()的产物。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对于“坐不住”、“喜欢变化”的高中生而言,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是()。
A:重点预先式学习
B:小组式学习
C:进攻式学习
D:时间回转式学习
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的接受学习。
从历史上各民族的图腾崇拜来看,图腾是某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象征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图腾制度,是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正如英国学者里弗斯所说,图腾制度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拉德克利夫也认为图腾制度为有关社会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组织原则。图腾制度是图腾文化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而且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 这段文字接下来可能介绍的是()。
A:图腾制度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
B:图腾文化的产生
C:图腾制度的发展
D:图腾制度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的原因

2015年的春天,幸福小学的马老师正给一年级三班的学生上课。
片段一
教师:“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
学生1:“九只。”
教师:“不对,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乌听到枪声后吓飞了。”
学生2:“还有两只!有一只聋哑的小鸟听不到枪声仍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
教师:“你这孩子,总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鸟怎么会有聋哑的呢!”
片段二
教师:“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学生1:“还有三个角。”
教师:“错!应该还有五个角。”
学生2:“是还有三个角!如果沿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
教师:“你这孩子别往歪处想。哪有这样锯的。”
那个孩子发誓:将来一定要当老师,给那些答“树上有两只小乌”的学生,答“还有三个角”的学生,打上一个大大的对号。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请你对本案例中马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谈谈导致上述教学片段的主要原因,在你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