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

有关对地役权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他人的动产来提高自己动产的效益,是地役权设立的主要目的所谓利用他人的动产不以实际占有他人动产为要件,而是对他人的不动产设置一定的负担
B:具有从属性即地役权从属于需役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C:地役权的不可分性地役权与需役地、供役地不可分离,既使供役地与需役地被分割,地役权仍在分割后的需役地、供役地的各部分上存在
D:当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移转时,地役权随之移转;地役权也不能与需役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分割而单独移转
()是土地权属争议的类型。
A:国有土地所有者与集体土地所有者之间
B:集体土地所有者之间
C:国有土地使用者与集体土地使用者之间
D:国有土地使用者之间及集体土地使用者之间
E:国有土地所有者与集体土地使用者之间
土地使用权租期不可限定于()年。
A:十
B:十五
C:二十
D:二十五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行使权利应受的限制,农、林、牧、渔之间土地用途的改变应依有关法律规定,并应经()同意。
A:国有土地所有者
B:集体土地所有者
C: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
D: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
()是保护土地权利交易的法定形式。
A:登记
B:土地管理
C:土地审批
D:合同
有关对物权和债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债权反映的是财产的流转关系,物权反映的是物的归属关系
B:物权是财产流转的前提和结果,债权是财产流转的法律表现
C:债权的客体是行为,物权的客体是物
D:债权关系是绝对法律关系,物权关系是相对法律关系
E:产生物权的法律事实可以是合法行为,而债权关系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不合法行为
根据《物权法》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清偿,不正确的是()。
A: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
B: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C: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D: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关于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授权经营的区别,正确的是()。
A:获得权利的主体不完全相同
B:权利大部分相同
C:内容相互补充
D:获得权利的主体相同
在土地灭失发生的不可抗力中,不属于不可抗力事故现象的是()。
A: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地震
B:发生在国家间的战争
C:在土地上焚烧于枯农作物
D:政府颁发的相关禁令
集体之间土地所有权的界限遵循以下()原则确定。
A: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目前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所有权
B:乡(镇)或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应该属于乡(镇)集体所有
C:乡(镇)或村办企事业单位使用的集体土地,应该属于该乡(镇)集体所有
D:1982《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时止,乡(镇)或村办企事业单位违反规定使用的集体土地按照有关规定清查处理后,乡(镇)或村集体单位继续使用的,可确定为该乡(镇)或村集体分别所有
E:乡(镇)企业使用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和安置的,土地所有权转为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在进行土地征收的补偿安置时,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倍。
A:4~6
B:6~10
C:10
D:15
宅基地使用权是经依法审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成员用于建造住宅的()限制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A:50年使用年期
B:60年使用年期
C:没有使用期限
D:70年使用年期
国家行使最终土地处分权的表现有()。
A:国家可以依法收回已经划拨的土地使用权
B:国家可以将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出典
C:国家可以将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再次划拨
D:国家可以将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再次出让
E:国家可以依法收回已经出让的土地使用权
违反《电力保护条例》、《石油天然气保护条例》等,在石油、天然气、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种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则构成对()的侵犯。
A:集体土地权利
B:其他土地权利
C:国有土地权利
D:私有土地权利
土地所有权的(),包含着一条重要的立法原则,就是避免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耕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的流失。
A:不可分割性
B:整体性
C:不可交易性
D:从属性
有关对乡村公益事业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及限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权利人可以改变土地用途
B: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具体用途
C:用于办学校的,就不能随意转为办医院
D:可以将土地用于经营性活动,这是由该项权利的公益性质所决定的
E:不得将权利转让、出租、抵押或用于其他形式的交易
根据《物权法》规定,除了对我国现行担保物权制度中担保物的范围予以确定之外,主要增加的几类担保物包括()。
A:以招标、转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B: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C: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D:依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
E:应收账款
作为农民的安身之本,且是一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权利的是()。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土地所有权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因国家、农民集体是土地所有权人,地表上下的空间所有权必然属于()享有。
A:国家
B:城市
C:农民
D:国家、农民集体
关于宅基地的处分限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转让、出租住宅的,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B:权利人转让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的,应当将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集体经济组织内符合建房申请宅基地条件的成员
C:宅基地使用权人对宅基地的占有、使用并不限于居住之用途
D:关于宅基地的面积限制及用途
属于确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一般情况的是()。
A:土地使用者经国家依法划拨、出让或新中国成立初期接收、沿用,或通过依法转让、继承、接受地上建筑物等方式使用国有土地的,可确定其国有土地使用权
B:土地公有制之前,通过购买房屋或土地及租赁土地方式使用私有的土地;土地转为国有后迄今仍继续使用的,可确定现使用者国有土地使用权
C:因房屋拆除、改建或自然坍塌等原因,已经变更了实际土地使用者的,经依法审核批准,可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实际使用者
D:空地及房屋坍塌或拆除后三年以上仍未恢复使用的土地,由当地县级以上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
E: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收回并重新安排使用,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确定使用权
地役权通常具有()特征,各国立法分别作出详细规定。
A:层次性
B:容纳性
C:可分性
D:不可分性、附从性
根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
A:通过有偿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B: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C:通过租赁、作价出资(入股)和授权经营等方式设立的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D:通过转让出资(入股)和授权经营等方式设立的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E:通过转让出资(入股)和授权经营等方式设立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有关对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意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要求
B: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C:当事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
D: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等依据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集体可以收回集体使用权的情形不包括()。
A: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用地的
B: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C: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D:承包经营农、林、牧、渔等生产经营活动
甲以其自有房屋作抵押向乙借款,并办理抵押登记。在抵押期间,甲未通知乙,便将该房屋转让给知情的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仍可以就该房屋行使抵押权
B:乙不得就该房屋行使抵押权
C:丙不能取得该房屋所有权
D:丙可以取得该房屋所有权
E:甲转移房屋产权无效
不仅是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确权、土地登记、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土地权属案件的依据是()。
A:《宪法》
B:《土地管理法》
C:《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D:《关于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意见》
我国国有土地完善阶段在1996年颁布了一部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它是()。
A:《担保法》
B:《合同法》
C:《拍卖法》
D:《公司法》
农地使用权一般通过()的方式取得。
A:承包经营
B:行政划拨
C:有偿转让
D:低价取得
与所有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等一同构成了物权制度的完整体系地,并且是物权法律制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
A:用益物权制度
B:担保物权制度
C:他物权制度
D:地上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