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阜阳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
《学记》
B、
《论语》
C、
《大学》
D、
《孟子》
0
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
格斯纳
B、
培根
C、
克伯屈
D、
洛克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
杨贤江
B、
蔡元培
C、
李大钊
D、
陶行知
0
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
学记
B、
论语
C、
教育漫话
D、
大教学论
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 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昆体良
不属于小学学校管理内容的是
A、
教学工作管理
B、
总务管理
C、
教学行政管理
D、
家庭教育指导
、
0
把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的学制是
A、
壬戌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癸卯学制
D、
壬寅学制
0
现代社会质量的核心制约因素是
A、
自然资源
B、
生产力水平
C、
政治制度
D、
人口质量
0
教育的三大要素不包括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教育影响
D、
教育目的
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A、
物质文化
B、
观念文化
C、
制度文化
D、
校园文化
0
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下面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
A、
高等教育制度
B、
特殊教育制度
C、
奖惩作息制度
D、
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
下列哪个不属于制度文化的表达方式
A、
学校环境
B、
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C、
规章制度
D、
角色规范
0
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
A、
1949年10月
B、
1950年10月
C、
1951年10月
D、
1958年9月
0
不属于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的是
A、
明确的学校章程
B、
学校设施要先进
C、
合格的教师
D、
稳定的经费来源
0
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
A、
文化传统
B、
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C、
人口状况
D、
社会制度
智力的发展的前提是 。
A、
形成技能技巧
B、
发展能力
C、
提高认识
D、
掌握知识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A、
导向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0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过程
A、
个体与环境
B、
个体与社会
C、
个体与教育
D、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
基础
B、
途径
C、
出发点
D、
重要环节
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
道德品质教育
B、
政治教育
C、
宗教教育
D、
思想教育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0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A、
感受美
B、
鉴赏美
C、
表现美
D、
创造美
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道德教育模式的是 ?
A、
涂尔干
B、
马卡连柯
C、
班杜拉
D、
柯尔伯格
0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
道德情感
B、
道德知识@道德意志
C、
道德行为
0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
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0
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中国共产党的 。
A、
14大
B、
13大
C、
12大
D、
11大
10
终身教育是 。
A、
古代教育的特点
B、
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C、
近代教育的特点
D、
现代教育的特点
、
10
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A、
生物遗传
B、
选择经验
C、
社会实践
D、
教育
10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
A、
洛克
B、
格赛尔
C、
孟子
D、
威尔逊
古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
A、
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B、
内容丰富
C、
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鲜明
D、
方法单一
0
教育起源于
A、
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
人类的生产劳动
C、
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
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0
教育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
A、
重要形式
B、
最有效形式
C、
惟一形式
D、
辅助形式
0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 的官学体系
A、
官学合一
B、
官师合一
C、
政教合一
D、
科举制
最早系统地研究教育负功能的社会学家是
A、
迪尔凯姆
B、
默顿
C、
英格尔
D、
派克
10
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
A、
舒尔茨
B、
恩格斯
C、
列宁
D、
马克思
10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学习的
A、
主体
B、
客体
C、
个体
D、
群体
参考答案: A
0
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A、
机能期
B、
发展期
C、
差异期
D、
关键期
0
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特别的保护
B、
正常的保护
C、
热心的保护
D、
一般的保护
0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
无歧视原则
D、
无差别原则
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A、
可塑性
B、
向师性
C、
定向性@依赖性
0
下列的描述中,与学生的本质属性不符合的是 。
A、
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B、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为:自觉性、独立性、向师性
C、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其具有可塑性的特点
D、
.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
0
心理学家提出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0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0
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A、
思想政治素质
B、
教育理论素质
C、
职业道德素质
D、
职业技能素质
0
教育教学中只是追求“齐步走”,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0
班主任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哪些工作
A、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
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
C、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
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0
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
A、
集体舆论
B、
共同目标
C、
干部队伍
D、
活动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建立学生档案
C、
了解学生
D、
操行评定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
教务处
B、
政教处
C、
班级
D、
团委
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
A、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
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
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
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