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世界上规模最大、洞窟最多的佛教艺术圣地是(    )。 A . 卢浮宫 B . 故宫 C . 云冈石窟 D . 敦煌莫高窟 参考答案:
徐渭是(    )艺术家的典范。 A . 反叛的 B . 墨守成规的 C . 保守的 D . 创新的
以下对郑板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中国绘画历史上第一次把画看作明码标价的商品 B . “扬州八怪”之一 C . 作品表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
《清明上河图》开创中国风俗人物画顶峰的原因是(    )。 A . 在绘画的题材上出现了重大的突破 B . 在表现人物的神形兼备上出现了突破 C . 在艺术的真实上出现了新的突破 D . 以上都是
以下对齐白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使中国传统艺术焕发新的青春 B . 强调绘画要不似似之,介于似与不似之间 C . 既反对媚俗,又反对欺世 D . ABC
《清明上河图》使用的构图法是(    )。 A . 焦点透视构图法 B . 散点透视构图法 C . 散点构图法 D . 焦点构图法
徐悲鸿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    )。 A . 国画 B . 油画 C . 素描 D . AC
中国绘画明代时期发展的是(    )。 A . 人物画 B . 水墨山水画 C . 写意花鸟画 D . 工笔花鸟画
宗炳的《画山水序》为山水画奠定的理论基础是(    )。 A . 注重在山水画中体现人物的重要性 B . 对于山水的画法做出来标准 C . 将山水与情操品德、圣人哲理联系起来 D . 所见即所得
敦煌石窟佛教艺术兴盛的原因有(    )。 A . 世界文明发展融合的结果 B . 中原汉族艺术风格对敦煌石窟艺术的影响 C . 敦煌佛教艺术的发展是佛教东渐的结果 D . 敦煌佛教艺术的发展是丝绸之路的结果
下列吴昌硕的作品是(    )。 A . 《墨葡萄》 B . 《石榴图》 C . 《风雨竹图》 D . 《牡丹图》
中国绘画属于按照作者分类的是(    )。 A . 院体画 B . 水墨山水画 C . 写意花鸟画 D . 工笔花鸟画
人物画成为中国绘画的第一高峰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美术理论强调美术的“劝善戒恶”德育教育功能 B . 佛教的传入 C . 道教的发展 D . A和B和C
吴昌硕的绘画特点有(    )。 A . 善于画红牡丹 B . 善于画竹 C . 雅俗共赏 D . A和C
不是石涛的花鸟画作品有(    )。 A . 《芳兰图》 B . 《蔷薇图》 C . 《花卉图》 D . 《金山龙寺游》
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可以区分为(    )。 A . 工笔花鸟画 B . 写意花鸟画 C . 水墨花鸟画 D . 青墨花鸟画
不属于倪瓒的艺术作品(    )。 A . 《六君子图》 B . 《富春山居图》 C . 《江岸望山图》 D . 《修竹图》
最能代表黄公望水平的艺术作品是(    )。 A . 《富春山居图》 B . 《千字文》 C . 《六君子图》 D . 《江岸望山图》
吴道子被称为(    )。 A . “诗圣” B . “书圣” C . “画圣” D . “文圣”
关于吴昌硕的描述对的一项是(    )。 A . 处于绘画史的新旧交接时代 B . 旧时代最后一人 C . 新时代的第一人 D . A、B、C
下列不是吴昌硕的作品有(    )。 A . 《墨菊》 B . 《兰竹荆棘图》 C . 《瓜果》 D . 《墨荷》
郑板桥的作品有(    )。 A . 《竹石兰花图》 B . 《兰竹荆棘图》 C . 《风雨竹图》 D . 《幽兰图》
王维的水墨山水画有(    )。 A . 《明皇幸蜀图》 B . 《江干雪霁图》 C . 《江帆楼阁图》 D . 《游春图》
以下属于阎立本的绘画作品是(    )。 A . 《步辇图》 B . 《写生珍禽图卷》 C . 《芙蓉锦鸡图》 D . 《萧翼赚兰亭图》
唐末五代山水画繁荣的原因是(    )。 A . 文人雅士的喜好导向 B . 经济繁荣,人们亲近自然 C . 山水画与乱世结缘,由当时社会生活决定 D . 当时的自然环境优美
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 )(1936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A.
格物与致知

B.
常规与习得

C.
社会与自然

D.
测量与科学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 )时期。

A.
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B.
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C.
综合课程

D.
科学的大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2012年10月颁布,该《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 )

A.
科学认知

B.
数学认知

C.
常识认知

D.
心理认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
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B.
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

C.
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

D.
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
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 )

A.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

B.
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

C.
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

D.
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 )

A.
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B.
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C.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

D.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 )

A.
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B.
科学是探究过程

C.
科学是态度价值观

D.
科学是知识体系
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 )国的科学教育体系。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挪威
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 )

A.
清朝末年

B.
民国初年

C.
解放初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 )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C.
杨贤江

D.
张宗麟
日本2018年出台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新纲要延续了原有大纲对教育内容所做的划分,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领域是( )

A.
人际关系

B.
健康

C.
表现

D.
环境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其中( )方面的兴趣与儿童科学教育密切相关。

A.
谈话或交际方面的兴趣

B.
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

C.
制造东西或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

D.
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 )

A.
工程科学

B.
社会科学

C.
现代科学

D.
自然科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 )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

A.
已有科学认识

B.
自我观察

C.
成人指导

D.
核心经验
( )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A.
马卡连科

B.
维果茨基

C.
皮亚杰

D.
布鲁纳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此纲要规定幼儿园继续采用分科教育模式,设置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六科。( )
2007年7月8日至12日,在澳大利亚帕斯市召开的有世界50个国家1000多名科学与技术教育工作者参加的“世界科学与技术大会”并发表了《科学与技术教育帕斯宣言》 ( )
201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列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进入“科学领域”课程阶段。( )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又称为“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 )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仅可以跟随发展,不仅可以和发展齐步并进,而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前进,并在发展中引起新的形成物”( )
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基于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理论的“概念转变”的策略,是围绕“日常概念”与“利学概念”之间的差异展开的。(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自主性,不需要成人的引导、支持和帮助( )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通过感官的观察来摄取外界信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 )
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进行的科学学习比较浅显,科学探究比较简单,就不能苛求他们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具备应有的态度、品质等价值观。( )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