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方法

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 A.文献检索 B.理论构思 C.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D.形成研究计划
下列不符合问题设计要求的是 ( ) A.必须语义清楚 B.必须语句简洁 C.必须面向对象 D.带有主观价值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调查手段是( ) A.问卷调查 B.访谈调查 C.测量调查 D.调查表法
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 A.指导语 B.答案格式 C.问题 D.结束语
按照调查手段来划分的教育调查研究类型有( ) A.普遍调查、抽样调查 B.现状调查、预测调查 C.个案调查、发展调查 D.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间接观察( ) A.是以一定的仪器为中介进行的 B.是对他人观察结果的研究 C.一定是非参与性观察 D.不及直接观察所获资料客观
教育观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要探讨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B.搜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C.使研究者体验教育活动的情境 D.缩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
教育观察研究是( ) A.要对观察对象进行控制 B.随意的 C.观察对象无需明确 D.有计划的
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A.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 B.揭示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 C.整理、排比史料 D.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关注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研究,对教育科学学科发展通史、专题史、教育理论、学派史进行研究,是历史研究法的( ) A.基础层次 B.最高层次 C.第一层次 D.第二层次
历史研究方法是以( ) A.时政分析为主 B.逻辑分析为主 C.比较分析为主 D.社会学分析为主
形成教育研究的理论构思,首先要( ) A.建立指标体系 B.理论探讨 C.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D.借鉴国外经验
抽签法是属于( )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问卷的回收率必须达到多少才能根据资料作出结论 ( ) A.50 % B.60 % C.70 % D.80 %
简单随机取样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层次或类别,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容量和各层、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这是( )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叫做( ) A.样本 B.总体 C.分组 D.群体
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方法叫做(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起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叫做(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先将总体各个观察单位按照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是( )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属于(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属于(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种研究水平属于( ) A.直觉观察水平 B.探究原因水平 C.迁移推广水平 D.理论研究水平
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这种研究水平属于( ) A.直觉观察水平 B.探究原因水平 C.迁移推广水平 D.理论研究水平
最早提出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其所遵循的方法的哲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B.归纳法、演绎法 C.实证研究、思辨研究 D.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对教育实验效益的价值判断的评价属于 ( ) A.目标评价 B.诊断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对教育科研的应用性成果的评价应侧重于( ) A.学术价值 B.社会价值 C.经济价值 D.文化价值
下列属于非参数检验的统计检验为( ) A.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X2检验
标准分数是哪一种数据特征值( )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最常用的集中量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B.中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 ) A.统计分析 B.归纳分析 C.逻辑分析 D.比较分析
定性研究中的推广度是( ) A.内在信度 B.外在信度 C.内部效度 D.外部效度
研究某一现象的原因时,如果该现象分别在若干不同场合出现,在每个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相同,其他情况都不同,那么,这一相同的情况就可能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这是哪一种归纳方法(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从具体事实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完全归纳法 B.科学归纳法 C.简单枚举法 D.因果联系归纳法
教育定义的联接项必须用( )联接词 A.否定的 B.肯定的 C.摹态的 D.以上三种都可
教育命题中的事实命题是对客观事物所做的( ) A.直接陈述 B.评价性陈述 C.肯定性陈述 D.否定性陈述
有一项名为“不同教育方法对提高中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影响”的实验课题,实验对象是某中学二年级的两个班,两个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三个月后对两班进行道德认识试卷问答测试,通过比较得出实验结果,这个实验设计属于( ) A.单组后测设计 B.单组前后测设计 C.不等控制组设计 D.固定组比较设计
自变量是( ) A.需要实验人员进行操作的变量 B.无需实验人员进行操作的变量 C.干扰实验进行的变量 D.与实验无关的变量
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充和完善理论,这种研究属于( ) A.发展性研究 B.应用研究 C.基础研究 D.预测研究
实验设计中的“o”表示( ) A.表示一种实验处理 B.表示控制的变量 C.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 D.表示随机选择分配和控制
反应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结果的真实程度的是 ( )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生态效度 D.推广效度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是按哪种分类方式对教育实验研究进行分类的? ( ) A.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 B.按实验研究的对象划分 C.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 D.按实验研究范围划分
1879年,(   )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心理实验室 A.冯特 B.弗兰西斯•培根 C.伽利略 D.罗吉尔•培根
第一个将实验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必要方法的人是( ) A.达•芬奇 B.弗兰西斯•培根 C.伽利略 D.罗吉尔•培根
用数值来表示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属于测量调查中的 (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单位距离相等,但没有绝对零点的测量层次为(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是指( ) A.测验的信度 B.测验的效度 C.测验的难度 D.测验的区分度
下列哪项是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 A.教育调查法 B.教育实验法 C.教育访谈法 D.教育观察法
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记录法( ) A.轶事记录法 B.取样记录法 C.日记描述法 D.连续记录法
教育观察借助的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 ) A.眼 B.耳 C.鼻 D.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