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四川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法规的制定有着同一套制定程序。( )
关于行政赔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B、 由两个以上共同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侵权行为,其赔偿义务机关为主要实施该行为的机关。 C、 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应当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D、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17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下列情形中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是( )。 A、因相对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B、行政机关违反规定征收财物的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D、违法的行政拘留 E、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造成的损害
16 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有(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银行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大常委会 E、国务院各部委
依据国家赔偿法,下列哪些违法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国家应予以赔偿( )。 A、征收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措施 D、与职权有关的事实行为 E、行政不作为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行政法法源的是( )。 A、宪法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命令 D、部门规章 E、自治条例
下列关于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别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 A、抽象行政行为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和事,具体行政行为仅针对特定的对象。 B、抽象行政行为针对未来发生的事,具体行政行为针对已经发生的事。 C、抽象行政行为可以反复适用,具体行政行为只能适用一次。 D、抽象行政行为不产生直接的执行力。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直接的执行力。
下列行政处罚中属于行为罚的有( ) A、责令停产停业 B、行政拘留 C、吊销营业执照 D、暂扣驾驶执照 E、劳动教养
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其任用的方式主要有( )。 A、考试 B、考任 C、选任 D、调任 E、委任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 A、行政处罚 B、行政立法 C、行政许可 D、行政征收 E、行政奖励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 )。 A、 一般地方行政机关 B、 政府内部机构 C、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 D、 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
8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中( )有权提起上诉。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共同诉讼人 E、委托代理人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E、地方规章
6 行政合同的缔结方式主要采取( )。 A、直接磋商 B、邀请发价 C、拍卖 D、招标 E、由行政主体单方决定
5 按不同的标准划分,行政许可行为可以是( )。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依申请行政行为 D、单方行政行为 E、双方行政行为
4 关于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B、 行政首长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C、 行政首长出庭的,可以委托1-2名诉讼代理人。 D、 确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有利于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3 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存在的例外情况包括下列( )。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 C、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D、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2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 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C、街道办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的行为 D、公安机关对卖淫、嫖娼作出处罚的行为
行政诉讼中,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有权提起上诉的是( )。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共同诉讼人 E、委托代理人
3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的非制定法法渊源的是( )。 A、立法解释 B、宪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30 下列制度中,属于行政机关解决民事争议制度的是( ) A、行政复议制度 B、行政诉讼制度 C、民事诉讼制度 D、行政裁决制度
以下关于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行政诉讼案件一律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B、行政诉讼案件一律不适用调解 C、行政诉讼期间原则上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D、行政诉讼一审期间被告可以申请撤诉
28 不服海关征税决定的案件,管辖法院是( )。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27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 A、可以申请复议 B、不得申请复议 C、法院判决后再申请复议 D、被法院驳回起诉后再申请复议
行政处理中的听证程序是( )。 A、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 B、听取相关国家机关的意见 C、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D、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 A、 行政审判庭 B、 合议庭 C、 独任法官 D、 审判委员会
对于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原则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诉讼的审查对象与行政复议的审查对象相同。 B、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C、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并可判决被告重作。 D、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并可判决被告重作。
23 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酒后滋事的人使用警具,属于( )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执行 C、执行罚 D、行政强制措施
关于行政诉讼地域管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就是“原告就被告”。 B、 行政诉讼地域管辖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C、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是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D、 特殊地域管辖包括经过复议的案件、跨区域管辖案件、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案件和不动产案件。
下列行为中,不能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行政拘留 B、行政指导 C、劳动教养 D、吊销营业执照
1 对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和安置费属于( )。 A、行政许可 B、行政确认 C、行政给付 D、行政奖励
2 以下选项中,不可能成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是( )。 A、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C、行政复议机关 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3 关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法诉讼法体系中,明确规定了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B、 证明标准是每一个案件中诉讼证明必须达到的程度。 C、 在设定证明标准上,只需要考虑法律程序的价值取向。 D、 我国的行政诉讼可以适用单一的证明标准。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 A、四川大学校长 B、国务院总理 C、桂林市工商局长 D、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局长
5 我国在下列哪一部法律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听证制度。( ) A、 《行政复议法》 B、 《行政诉讼法》 C、 《行政许可法》 D、 《行政处罚法》
6 行政优先权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依法享有的种种优先资格,如( )。 A、进行行政处罚权 B、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 D、作为债权人时的优先受偿权
某税务局的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租用办公用房 B、征收税款 C、购买办公用品 D、分配内部公用车辆
8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裁定主要用于解决( )。 A、实体问题 B、程序问题 C、管辖问题 D、特殊事项问题
9 在我国,对行政行为实施司法审查的主体是( )。 A、行政审判庭 B、人民法院 C、审判委员会 D、审判员
所在地为甲区的城市规划局,对所在地为乙区的工厂在丙区和丁区的两幢楼房作出限期拆除决定。工厂不服而起诉,该案应由( )。 A、甲区法院管辖 B、乙区法院管辖 C、甲区和乙区法院共同管辖 D、丙区和丁区法院共同管辖
在我国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12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特点的是( )。 A、行政性 B、监督性 C、强制性 D、救济性
13 关于行政补偿与赔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因行政撤回、变更、废止致使相对人权益受损的,应当给予行政赔偿。 B、 行政赔偿针对的是违法的行政行为,行政补偿针对的是合法的行政行为。 C、 行政补偿要求行政机关补偿行政相对人所受全部损失。 D、 某政府为建设工程项目占用郊区农民土地,其对被用地农民给予的补偿费用和安置费用属于行政补偿。
以下情形中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的是( ) A、行政机关的合并、分立 B、行政机关行政职能的增加 C、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被吊销 D、税种、税率改变
下列行政许可中,属于排他性行政许可的是( ) A、开业经营许可 B、生产许可 C、专利许可 D、持枪许可
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简单的行政案件的审判组织是( ) A、合议庭 B、独任审判员 C、行政审判庭 D、派出法庭
17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 A、不得申请复议 B、可以申请复议 C、法院判决后再申请复议 D、撤诉后再申请复议
18 抽象行政行为区别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特点在于抽象行政行为的( )。 A、裁量性 B、可诉性 C、普遍性 D、执行性
以下各项行政行为中,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是( )。 A、行政奖励 B、行政复议 C、行政征收 D、行政处罚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政机关的立法行为包括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 B、 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结合 C、 全国人大常委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D、 乡政府不能作出抽象行政行为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