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分析与检验
皮蛋中总碱度的测定过程中,样品的处理方法为:( )
A.灰化处理
B.样品捣碎搅匀即可
C.样品捣碎搅匀后加水稀释
D.样品捣碎搅匀后加水至刻度,过滤
乳房炎乳属于( )。
A.生理性异常乳
B.化学异常乳
C.微生物污染乳
D.病理异常乳
测定蛋白质前,样品消化加入硫酸钾是作为( )。
A.增温剂
B.催化剂
C.氧化剂
D.指示剂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酸性食品( )。
A.猪肝
B.萝卜
C.苹果
D.黄豆
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而将样品中有关成分进行分离或净化的方法称为( )。
A.提取法
B.萃取法
C.蒸馏法
D.皂化法
把许多份从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采集的物质综合在一起称为( ) 。
A.检样
B.原始样
C.平均样
D.采样
我国的国家标准代号是( )
A.QB
B.GB
C.SB
D.BS
我国食盐以( )为主。
A.加碘食盐
B.海盐
C.湖盐
D.井盐
嗅觉检查时,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 )。
A.60℃
B.20℃
C.40℃
D.30℃
滴定法测定乳的酸度时,达到滴定终点的颜色为:( )
A.红色
B.粉红色
C.橙色
D.黄色
鲜乳的酸度范围是:( )
A.16-18°T
B.14-16°T
C.18-20°T
D. 20-22°T
测定食品滴定酸度的过程中,通常选用( )作为指示剂。
A.甲基红
B.甲基橙
C.酚酞
D.溴甲酚绿
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不需要进行样品处理的食品为:( )
A.白砂糖;
B.糕点;
C.茶叶
D.饮料
对于汞的测定下列样品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流消化法;
B.五氧化二钒消化法;
C.压力消解法;
D.敞口消化法
对于不定比例采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大批物料堆垛或车皮中,分别从上、中、下层的中央或四周或四边各取一定数量的样品;
B.随便采样;
C.随机采样;
D.无规律采样
对大批罐头中的个别变形罐头采样通常采用:( )
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指定代表性抽样;
D.两级采样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样品量要求一式( )份。
A.三
B.二
C.四
D.一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 )。
A.0.5kg
B.250g
C.1kg
D.100g
对于感官检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感官检查是食品卫生检验必须首先进行的重要环节;
B.通过感官检查,可以初步判断食品的质量,决定食品有无食用价值;
C.感官检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
D.感官正常的食品,一定符合营养和卫生要求。
味觉检查时应保持食品的温度为:( )
A.20-40℃
B.15-20℃
C.20-30℃
D.30-40℃
感官检查的局限性表现为( )。
A.感官正常的食品不能得出其绝对可以食用的结论;
B.感官检查易受检验者的好恶影响;
C.不能使感官检查的结果数据化
D.对于要求很高的感官检查如食品的风味检查等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进行
E.感官检查不正常时,可以否定食品的食用价值
样品保存的原则为:( )
A.防止污染
B.稳定水分
C.固定待测成分
D.防止腐败变质
E.样品要十分均匀
食品的酸度通常包括:( )
A.总酸度
B.有效酸度
C.挥发酸
D.发酵酸度
E.固有酸度
pH计法测定pH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试电极为玻璃电极
B.测试电极为甘汞电极
C.玻璃电极的电位随溶液氢离子浓度而改变
D.甘汞电极的电位保持不变
E.pH计法测定pH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脂肪时对溶剂的要求是:( )
A.无水
B.无醇
C.无过氧化物
D.挥发残渣含量低
E.无严格要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乙酸丁酯法测镉过程中加入二硫腙的作用是:( )
A.掩蔽剂
B.显色剂
C.络合剂
D.提取剂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无效碳水化合物( )。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果胶
下列不属于食品中挥发性酸的是( )。
A.甲酸
B.乙酸
C.碳酸
D.丁酸
下列哪种方法是用来消除方法误差( )。
A.绘制标准曲线
B.做试剂空白试验
C.标准品对照试验
D. 重复试验
食品理化检验所需的试剂和标准品以( )为主。
A. C.P
B. C.P 或A.R
C. G.R 或C.P
D.G.R 或A.R
测定牛奶的相对密度,属于( )。
A.物理检测方法
B.化学分析法
C.仪器方法
D.生物分析法
下列哪项不属于食品理化检验的任务( )
A.控制和管理生产
B.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C.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D.确定有毒化合物最低致死量
薄层色谱法测定糖精钠时,样品提取过程中加入的脱水剂为:( )
A.无水氯化钙
B.变色硅胶
C.生石灰
D.无水硫酸钠
有效酸度是指样品的( )。
A.总酸度
B.挥发酸
C.滴定酸度
D.pH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过程中加入4-甲基戊酮-2的作用是:( )
A.提取剂
B.显色剂
C.络合剂
D.掩蔽剂
砷斑法测总砷过程中所用的氯化亚锡容易被氧化而失去还原作用。为了保持试剂具有稳定的还原性,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 )。
A.锌粒
B.铅粉
C.锡粒
D.盐酸
砷斑法测总砷过程中为了吸收可能产生的硫化氢,用( )棉花。
A.硫化铅
B.乙酸铅
C.乙酸钠
D.氯化钠
银盐法测总砷过程中对锌粒的要求是:( )
A.无砷
B.分析纯
C.优级纯
D.化学纯
直接滴定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过程中,达到终点时,次甲基蓝为( )色。
A.红
B.蓝
C.绿
D.无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时用( )进行水解。
A.硫酸
B.磷酸
C.硝酸
D.盐酸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过程中,碱化蒸馏时所用的碱是:( )
A.氨水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过程中,用( )进行样品的消化处理。
A.过氧化氢
B.盐酸
C.硼酸
D.硫酸
测定食品中灰分含量时,灰化完全后,坩埚必须冷至( )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A.200℃
B.100℃
C.50℃
D.300℃
灼烧称量法测定食品中灰分含量时,达到恒量的条件是指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
A.0.5mg
B.0.2mg
C.2mg
D.5mg
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时,达到恒量的条件是指两次烘烤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规定的毫克数,一般不超过( )。
A.0.5mg
B.0.2mg
C.2mg
D.5mg
使样品发生变化的因素为:( )
A.水分
B.微生物
C.空气
D.样品中酶
E.挥发性成分
薄层色谱酶抑制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时对所用酶的要求是:( )
A.酶源要新鲜
B.酶溶液喷量要适宜
C.使用前测定酶源的灵敏度
D.不能用大、小白鼠肝
E.酶源喷雾要均匀,直到薄层板面均匀湿润
微柱筛选法测定黄曲霉毒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得的结果为黄曲霉毒素总量
B..测得的结果为单一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C.硅镁型吸附剂层出现蓝紫色荧光,样品为阴性
D.适合于阳性率较低的样品
E.此法不适于酱油、乳制品、醋等样品,因为这些样品会产生荧光杂质而干扰结果判定
关于黄曲霉毒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热的稳定性较高
B.易被强碱破坏
C.易被强氧化剂破坏
D.在紫外光照射下能产生荧光
E.难溶于水
关于苯并(a)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并(a)芘化学性质稳定
B.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C.易溶于环己烷、苯等有机溶剂
D.对卤族元素的化学亲和力强
E.是强致癌物质之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