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许昌学院-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 (单选题) 在上题中图形D的正视图是( )(本题1.0分)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1.0分) A、 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短25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2a -25)米 B、 6h表示底为6、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 10a+b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a,十位数是b D、 甲、乙两人分别以3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3x+5x=40
发散思维又称( )(本题1.0分) A、 求同思维 B、 求异思维 C、 集中思维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自然数和正整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本题1.0分) A、 包含关系 B、 并列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同一关系
"1、2、3、4、5……叫做自然数”是( )(本题1.0分) A、 属差式定义 B、 发生式定义 C、 规定外延式定义 D、 描述性定义
在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本题1.0分) A、 教学评价 B、 教学内容 C、 教师 D、 学生
数学操作技能的基本学习方法是( )(本题1.0分) A、 范例学习 B、 尝试学习 C、 范例学习和尝试学习 D、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是( )(本题1.0分) A、 单一式 B、 综合式 C、 直线式 D、 螺旋式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是( )(本题1.0分)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D、 经验评价法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来引入圆的特征,体现了( )的要求(本题1.0分) A、 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原则 B、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C、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D、 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原则
数学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 )(本题1.0分) A、 对具体事物的抽象 B、 对认知结构的改组 C、 新旧知识的联系 D、 对规则的学习和理解
单选题) 将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违背了哪一条分类标准( )(本题1.0分) A、 分类必须以同一个标准为依据 B、 分类应详尽无遗 C、 各个属概念应互相排斥 D、 分类应当按级进行
一般来讲,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本题1.0分) A、 都适合于每个年级 B、 概念的形成适合低年级,概念同化适合中高年级 C、 概念的形成适合中高年级,概念同化适合低年级 D、 都适合低年级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 )(本题1.0分) A、 教学方法 B、 教学策略 C、 教学态度 D、 确定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本题1.0分) A、 以形象思维为主 B、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C、 以直觉思维为主 D、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中较容易理解的应用题叙述形式是( )(本题1.0分) A、 逆向、倒叙 B、 逆向、正叙 C、 顺向、倒叙 D、 顺向、正叙
皮亚杰将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其中,小学生是处于( )阶段?(本题1.0分)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生记忆力的特点?( )(本题1.0分) A、 从无意记忆占优向有意记忆占优过度; B、 记忆容量增大 C、 记忆保持记忆的时间增长 D、 形象记忆能力下降,逻辑记忆的能力逐渐增强 E、 第二课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观察力的品质?( )(本题1.0分) A、 刻意性 B、 精确性 C、 顺序性 D、 深刻性
以下哪项属于注意的特点( )(本题1.0分) A、 指向性 B、 集合性 C、 排他性 D、 顺序性
小学生注意力形成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本题1.0分) A、 家庭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学校因素 D、 天生遗传
判断:针对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越有趣的内容就越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兴趣。( )(本题1.0分) A、 对 B、 错 C、 第四课 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将识记下来的信息,短期或长期地留在脑子里,使其暂时不遗忘或者许久不遗忘,这是记忆的( )阶段。(本题1.0分) A、 识记 B、 保持 C、 提取 D、 重现
事先有一定识记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所进行的识记,这是( )?(本题1.0分) A、 有意识记 B、 无意识记 C、 目的识记 D、 重现识记
判断:中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 )(本题1.0分) A、 对 B、 错
想象力是人对( )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本题1.0分) A、 形象 B、 表象 C、 印象 D、 事物
( )是在客观事物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节下,人脑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产生的新表像的心理过程。(本题1.0分) A、 想象 B、 思维 C、 情绪 D、 意象
判断: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讲,错误的想法可以纠正,但想象的积极性一旦消失,则无法换回。( )(本题1.0分) A、 对 B、 错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 )(本题1.0分) A、 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B、 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C、 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D、 思维发展过程相对平衡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分类能力的特点?( )(本题1.0分) A、 最初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而且也很简单 B、 逐渐能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 C、 开始能够对陌生事物进行逻辑化、统一化分类 D、 向以概念为材料的理性过程较全面、深入且范围广泛地进行 E、 第七课 小学低年级语言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 )发展速度惊人,同时他们开始认识符号、声音与意义的关联性。(本题1.0分) A、 口头语言 B、 文字语言 C、 书面语言 D、 书写语言
判断:游戏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乐土,在游戏中可以尽情的表现自我,吐露心声。因此,可以借助游戏发展小学生的语言。( )(本题1.0分) A、 对 B、 错
( )是指由他人情绪引起的、并与他人情绪相匹配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情绪传递的过程。(本题1.0分) A、 情绪传染 B、 情绪感染 C、 情感传染 D、 情感感染
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 )(本题1.0分) A、 学校活动的丰富,体验增多,小学生情感也随之丰富 B、 认知水平逐渐提升,小学生情感也随之逐渐深刻 C、 青春发育的开始,使小学生的情绪情感更加绚烂多姿 D、 遵守学校规则的要求使小学生的情感自控力达到一定的提升
( )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本题1.0分) A、 意识力 B、 意志力 C、 意志品质 D、 意识品质
( )表现为一个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动的意志品质。(本题1.0分) A、 自觉 B、 果断 C、 自制 D、 坚持
( )表现为是否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不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本题1.0分) A、 自觉 B、 果断 C、 自制 D、 坚持
在视唱练耳课上,孩子们想弹一首流行歌曲,对枯燥、单调的音节练习缺乏热情。当老师领着大家练过几遍之后,有的学生不耐烦了,抗议说:“行了,别再练了!”这时,教师说:“大家如果能一遍准确地弹好这一小节,我们就弹一首流行歌曲。”同学们齐呼:“好,我们练!”这位老师是在运用( )。(本题1.0分) A、 皮格马利翁效应 B、 教师期望效应 C、 普雷马克原理 D、 罗森塔尔效应
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 )。(本题1.0分) A、 最近可能区 B、 最佳教育区 C、 最佳教学区 D、 最近发展区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本题3.0分) A、 抽象性 B、 逻辑性 C、 发展性 D、 思想性 E、 应用的广泛性
根据数学思维活动的形式可把数学思维分为( )(本题3.0分) A、 逻辑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形象思维 D、 直觉思维 E、 集中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 )四个领域(本题3.0分) A、 数与代数 B、 空间与图形 C、 应用题 D、 统计与概率 E、 实践与综合应用
一个比较完整的教案应包括( )(本题3.0分) A、 课题和目的要求 B、 重点难点 C、 教具学具 D、 教学过程 E、 板书设计
一般认为,数学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 )四个时期(本题3.0分) A、 远古时期 B、 萌芽时期 C、 常量数学时期 D、 变量数学时期 E、 近现代数学时期
记忆是大脑系统活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本题3.0分) A、 识记 B、 保持 C、 提取 D、 重现 E、 BD
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本题3.0分) A、 数学游戏 B、 数学谜语 C、 数学相声 D、 数学讲座 E、 数学医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包括( )(本题3.0分) A、 教学目标 B、 教学过程 C、 教材质量 D、 教师素质 E、 教学方法
按考评的作用可将其划分为( )(本题3.0分) A、 形成性考评 B、 诊断性考评 C、 总结性考评 D、 显示性考评 E、 预示性考评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性有( )(本题3.0分) A、 概括性 B、 批判性 C、 问题性 D、 逻辑性 E、 深刻性
51. (问答题) 请简述促使学生情感发展的途径。(本题15.0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