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工业大学-超硬材料电镀制品

六面顶压机温度、压力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以下哪种控制规律( )(本题5.0分) A、 比例控制 B、 积分控制 C、 微分控制 D、 PID控制
六面顶压机温度、压力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以下哪种控制系统( )(本题5.0分) A、 开环控制系统 B、 闭环控制系统 C、 双位控制系统 D、 多位控制系统
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使用温度范围是( )(本题5.0分) A、 0 oC B、 0 oC 以上 C、 0—100o D、 100 oC以上
热电偶是一种将温度信号转换为以下哪种信号的感温元件( )(本题5.0分) A、 电流信号 B、 电阻信号 C、 电容信号 D、 电压信号
电气式压力表的压力变换元件是( )。(本题5.0分) A、 弹簧管 B、 压力传感器 C、 齿轮 D、 指针
电接点压力表的压力变换元件是( )。(本题5.0分) A、 弹簧管 B、 压力传感器 C、 齿轮 D、 指针
微分调节规律的主要特点是( )。(本题5.0分) A、 稳定 B、 快速 C、 准确 D、 既稳定又快速又准确
积分调节规律的主要特点是( )。(本题5.0分) A、 稳定 B、 快速 C、 准确 D、 既稳定又快速又准确
比例调节规律的主要特点是( )。(本题5.0分) A、 稳定 B、 快速 C、 准确 D、 既稳定又快速又准确
箱式电阻炉电路中XCT-101仪表的作用是( )(本题5.0分) A、 仅显示温度 B、 仅调节温度 C、 显示和自动调节温度 D、 显示和手动调节温度
热电偶分度表中的数值是在热电偶冷端温度为以下哪个值时测出的( )(本题5.0分) A、 -5 oC B、 0 oC C、 5 oC D、 20 oC
弹性式压力表的压力变换元件是( )。(本题5.0分) A、 弹簧管 B、 压力传感器 C、 齿轮 D、 指针
PID调节器中的字母“D”表示以下调节方式( )。(本题5.0分) A、 比例调节 B、 积分调节 C、 微分调节 D、 双位调节
PID调节器用在以下哪种控制系统中( )。(本题5.0分) A、 闭环控制系统 B、 开环控制系统 C、 双位控制系统 D、 多位控制系统
恒量一个工艺参数闭环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的好坏,主要从以下哪个方面来恒量( )。(本题5.0分) A、 输入量 B、 输出量 C、 硬件组成 D、 过渡过程
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关系是( )。(本题5.0分) A、 相同 B、 输出量影响输入量 C、 输出量不影响输入量 D、 大于
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关系是( )。(本题5.0分) A、 相同 B、 输出量影响输入量 C、 输出量不影响输入量 D、 大于
接触器静铁芯端面安装短路环的作用是( )。(本题5.0分) A、 防止短路 B、 加固铁芯 C、 消除震动 D、 节电
继电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低压电器( )。(本题5.0分) A、 控制电器 B、 配电电器 C、 保护电器 D、 主令电器
接触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低压电器( )。(本题5.0分) A、 控制电器 B、 配电电器 C、 保护电器 D、 主令电器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与被保护对象的额定电压的关系应为( )。(本题5.0分) A、 完全相同 B、 小于 C、 略小于 D、 大于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与被保护对象的额定电流的关系应为( )。(本题5.0分) A、 完全相同 B、 大于 C、 略大于 D、 小于
电化学除油时,可以选用阴极除油或者阳极除油,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阴极除油时,除油速度快而且不腐蚀基体; B、 阴极除油容易渗氢使基体产生氢脆以及使电镀层鼓泡,同时碱液中的某些杂质可能在阴极上析出而造成挂灰; C、 阳极除油时,不会产生渗氢现象,也不会有杂质金属析出而挂灰,并且还能除去零件表面上的浸蚀残渣; D、 阳极除油的乳化能力较差,除油速度较慢,而且不易使基体腐蚀;
电镀时,电流密度与结晶特征之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电流密度和过电位较小时,表面扩散成控制步骤,晶粒长得较为完整和粗大; B、 电流密度和过电位较小时,金属结晶表现为只生长而不形核,这是多晶沉积层生长过程的初期阶段的特征; C、 电流密度和过电位较大时,金属结晶表现为晶体即生长又形核,晶粒不够完整,内应力较大; D、 在电镀时,往往使用较小的电流密度和较低的过电位。
超硬材料电镀制品的工作层中只有单层磨料时,电镀的主要步骤为( )(本题5.0分) A、 镀底层 → 加厚镀 → 上砂镀 → 光亮镀 B、 上砂镀 → 镀底层 → 加厚镀 → 光亮镀 C、 镀底层 → 上砂镀 → 光亮镀 → 加厚镀 D、 镀底层 → 上砂镀 → 加厚镀 → 光亮镀
超硬材料复合镀镀底层时,常采用的镀镍液为( )(本题5.0分) A、 光亮镀液 B、 氯化物镀液 C、 氨基磺酸盐镀液 D、 氯化铵镀液 E、 瓦特镀液
适用于电镀制品的超硬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描述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晶形和强度:晶形应规则完整,起码是等积形块状结构;强度可以是RV B、 粒度组成: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增大基本粒的百分比,减少粗粒和细粒,尤其尽可能减少最粗粒和最细粒。 C、 表面状态:最好表面粗糙化,镀前可以不经过表面净化和亲水化处理。 D、 类的品种。
要获得高精度复杂型面的修整滚轮必须采用 制造。(本题5.0分) A、 粉末冶金法 B、 外镀法 C、 内镀法
常用的上砂方法有落砂法和埋沙法,其中埋沙法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所用磨料的粗细和使用对象为(本题5.0分) A、 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较大;多用于细粒度磨粒上砂;比较适用于多种形状的制品 B、 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较大;多用于粗粒度磨粒上砂;比较适用于多种形状的制品 C、 允许较大的电流密度;多用于粗细磨粒上砂;适于小规格和圆柱形及各种复杂型面的制品 D、 允许较小的电流密度;多用于粗粒磨粒上砂;适于小规格和圆柱形及各种复杂型面的制品
交换电流与电极极化程度的关系:()(本题5.0分) A、 交换电流越小的电极越易极化,而且极化程度也越小,越易从配合物盐电镀溶液中得到合格的镀层。 B、 交换电流越小的电极越易极化,而且极化程度也越大,越易从配合物电镀溶液中得到合格的镀层。 C、 交换电流越小的电极越易极化,而且极化程度也越大,越易从简单盐电镀溶液中得到合格的镀层。 D、 交换电流越大的电极越易极化,而且极化程度也越大,越易从简单盐电镀溶液中得到合格的镀层
在相同的电镀液中,磨料颗粒大小与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为()(本题5.0分) A、 所用磨料的颗粒越大则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越大; B、 所用磨料的颗粒越小则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越大; C、 所用磨料的颗粒越大则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越小;
内圆切割刀片的基体在电镀之前进行电解抛光处理相当于 处理。(本题5.0分) A、 强浸蚀 B、 弱浸蚀 C、 活化 D、 除氧化膜
电镀溶液中的Fe、Cu、Pb等金属阳离子杂质一般均可采用 电解法除去。(本题5.0分) A、 高电流密度 B、 一般电流密度 C、 低电流密度
有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都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团。一种是非极性基,另一种是极性基,关于基团的描述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非极性基,即碳氢链部分,是亲水基,具有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的作用; B、 极性基,是憎水基,具有与水分子互相吸引的作用; C、 非极性基,即碳氢链部分,是憎水基,具有排斥水的作用; D、 极性基,是憎水基,具有与水分子互相排斥的作用;
析氢过程的难易程度与氢过电位和金属的过电位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氢过电位越大同时金属过电位越大时,越不易析氢。 B、 氢过电位越小同时金属过电位越小时,越不易析氢 C、 氢过电位越大同时金属过电位越小时,越不易析氢 D、 氢过电位越小同时金属过电位越大时,越不易析氢
结晶形态与过电位的关系:随着从小到大,晶面形态转变次序是()(本题5.0分) A、 层状屋脊状 块状细致的多晶状。 B、 屋脊状块状层状 细致的多晶状。 C、 层状块状屋脊状 细致的多晶状。 D、 屋脊状层状块状细致的多晶状。
复合镀层按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本题5.0分) A、 简单镀层和功能镀层 B、 简单镀层和复合镀层 C、 防护性或防护装饰性镀层和功能镀层 D、 防护性或防护装饰性镀层和复合镀层
电镀时,电流密度要控制在 。(本题5.0分) A、 线性极化阶段 B、 强极化阶段 C、 混合极化阶段
电镀套料刀时,其不镀部位的绝缘处理采用的是 。(本题5.0分) A、 包扎法 B、 涂覆法 C、 夹装法 D、 浸渍法
作为缓蚀剂,在硫酸溶液中加入 ,在盐酸溶液中加入 ,效果都不错。(本题5.0分) A、 若丁 硫脲 B、 硫脲 乌洛托品 C、 乌洛托品 若丁
镀镍时温度由10℃升到35℃时,镀层内应力显著 ,同时可以使用较 的电流密度。(本题5.0分) A、 增大 低 B、 减少 低 C、 减少 高 D、 增大 低
在电极过程的一系列基本步骤中,由于 迟缓所引起的极化成为浓差极化。(本题5.0分) A、 液相中的传质步骤 B、 前置表面转化步骤 C、 电子转移步骤 D、 后置表面转化步骤 E、 新相生成步骤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i0越大,其电极在平衡条件下的反应能力小,电极平衡不易破坏,电极不易极化。 B、 i0越小,其电极在平衡条件下的反应能力大,电极平衡不易破坏,电极容易极化。 C、 i0越大,其电极在平衡条件下的反应能力小,电极平衡容易破坏,电极容易极化。 D、 i0越大,其电极在平衡条件下的反应能力大,电极平衡不易破坏,电极不易极化。
用Ni70Co30镍钴合金电镀一圆锥磨头,镍和钴的电化当量分别为1.095和1.099gA-1h-1,磨料为170/200,假设η=95%,γ=8.9g/cm3,已知:空镀时ic=1.6A/dm2, 时间为8分钟;上砂时 ic=0.8A/dm2,时间为30分钟;加厚时ic=1.6A/dm2,时间为90分钟;光亮镀时ic=1.6A/dm2,时间为10分钟。下面的计算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 A、 9.36μm B、 56.15μm C、 6.23μm D、 4.99μm E、 埋入率=(是磨料的平均粒径)
超硬材料复合镀镀底层时应注意的事项为( )。(本题5.0分) A、 镀液要加光亮剂、带电入槽、电流密度不宜过大、必须使用冲击电流 B、 镀液不加光亮剂、带电入槽、电流密度不宜过大、必须使用冲击电流 C、 镀液要加光亮剂、带电入槽、电流密度不宜过大、必要时使用冲击电流 D、 镀液不加光亮剂、带电入槽、电流密度不宜过大、必要时使用冲击电流
电镀内圆切割片的工艺流程中的反电处理相当于 。(本题5.0分) A、 强浸蚀 B、 弱浸蚀 C、 除油 D、 除锈
基体表面的 是指疏松的金属氧化物,具有肉眼可以觉察的厚度;而 是指厚度在0.3以下的氧化物薄膜。(本题5.0分) A、 氧化皮、氧化膜 B、 氧化膜、绣 C、 锈、氧化皮 D、 锈、氧化膜
合金共沉积的必要条件是 。(本题5.0分) A、 标准电极电位相等 B、 放电电位相等 C、 平衡电极电位相等 D、 过电位相等
在电极过程的一系列基本步骤中,由于 迟缓所引起的极化成为电化学极化。(本题5.0分) A、 液相中的传质步骤 B、 前置表面转化步骤 C、 电子转移步骤 D、 后置表面转化步骤
内圆切割片和外圆切割片采用的绝缘处理方法是 。(本题5.0分) A、 包扎法 B、 涂覆法 C、 夹装法 D、 浸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