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
A:干扰素
B:拉米夫定
C:阿德福韦
D:替比夫定
E:恩替卡韦
脑型疟为___严重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___、___和___。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发生于( )
A:夏季
B:秋季
C:冬春季
D:雨季
E:无明显季节分布
女,26岁,家禽饲养者,2013年3月20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及胸痛等症状,持续加重。患者检测H7N9核酸阳性,抗病毒药物可以考虑()
A:板蓝根
B:连花清瘟胶囊
C:奥司他韦
D:利巴韦林
E:支原体感染
男,33岁,为AIDS患者,因"头痛、发热3周"来诊,脑脊液墨汁涂片见周围有厚壁荚膜的圆形菌体,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巩固治疗方案是()
A:氟胞嘧啶100mg/(kg·天),长期口服
B:氟胞嘧啶100mg/(kg·天)长期静滴
C:氟康唑200mg/天,长期口服
D:氟康唑200mg/天,长期静脉滴注
E:以上都不对
需要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有()
A:急性期患者
B:有艾滋病相关的临床症状患者
C:CD4+T淋巴细胞<350/μl的患者
D:合并HBV/HCV感染的患者
E:合并HIV相关肾疾病的患者

女,30岁,以发热、多汗伴关节疼痛1月入院。该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呈间歇热,热后大汗,伴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半月后疼痛固定,主要集中在膝关节。曾用头孢类抗菌药物间断治疗,无效。查体:T38.7℃,神清语利、颈、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触痛。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淋巴细胞45%,血红蛋白110g/L;肝功:ALT:350U/L,AST:140U/L,余正常。提示:以收集动物皮革(牛、羊为主)为职业。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迅速明确诊断,立即进行的检查是()
A:布鲁菌凝聚试验
B:血培养+药敏
C:血沉
D:PPD试验
E:生化检查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例患者应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联合抗菌足疗程
B:脱敏疗法
C:镇痛剂
D:物理降温
E:激素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病
B:伤寒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败血症
E:布鲁菌病
关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下列哪项不正确()
A:种类较多,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
B: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葡菌为较常见
C:ICU患者中可见MRSA:MRSE
D:危重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见真菌
E: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患者往往比较容易控制,预后并不严重
检查者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患者腓肠肌,如反应为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为()
A:Babinski征阳性
B:Hoffmann征阳性
C:Oppenheim征阳性
D:Gordon征阳性
E:Brudzinski征阳性
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 )
A:腰穿检测脑压
B:脑脊液化验检查
C:头颅CT检查
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IgG抗体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
当棘球蚴内容物外泄到组织中,会发生()
A:继发感染和变态反应
B:压迫周围组织
C:无不良后果
D:胆道梗阻
E:大出血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最重要的是()
A:卧床休息
B:床边隔离
C:可暂禁食
D:口服或静脉给抗生素
E:对症治疗
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 )
A:症状明显的患者
B:受感染的动物
C:恢复期患者
D:无症状包囊携带者
E:慢性患者
胆道蛔虫的治疗原则包括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抗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A:淋巴结肿大
B:咽痛
C:肝脾大
D:胸骨压痛
E:发热
败血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主要表现有( )
A:寒战、高热、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B:皮疹以出血点多见,亦可有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
C:关节红肿热痛
D:均有肝脾大、黄疸
E:迁徙性病灶以肝脓肿最常见
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 )
A:H抗体
B:O抗体
C:E抗体
D:M抗体
E:Vi抗体
到疟疾流行区旅游的人,可采用的预防措施有()
A:应用驱避剂或蚊帐防蚊虫叮咬
B:常规疫苗预防接种
C:口服氯喹或乙胺嘧啶
D:不与当地疟疾患者接触
E:不在疟疾高发区居住
女性,15岁。因持续发热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起发热,T38℃左右,3天后升至40℃,持续高热,曾自服“消炎药”2~3天未退热。查体:T40℃,P102次/min,R20次/min,神清,精神差,未见皮疹、出血点,心肺无特殊,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各及1cm,质软。抗菌治疗疗程为()
A:14天
B:2~3周
C:体温正常后3天
D:体温正常并便培养阴性
E:体温正常并血培养阴性
HIV变异主要发生在env基因,根据其变异,HIV可分为多个基因型和亚型。有关其基因型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HIV-1分为M、N、O三群
B:HIV-Ⅱ有7个亚型
C:M群包括6个亚型
D:各亚型env基因序列差异约为30%
E:我国有少数HIV-2型感染者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皮肤无瘀点、瘀斑,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0×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中毒性菌痢(脑型)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散发性脑炎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应尽快完成的检查包括()
A:头颅CT检查
B:腰穿测脑压,检查脑脊液
C:肛指检查,取大便化验
D:血气分析
E:抽血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E:未分型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治疗措施哪项不合理( )
A:吸氧
B:下胃管给予一定量的食物
C:20%甘露醇脱水
D:亚冬眠疗法
E: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病变的主要部位是( )
A:脑皮质
B:大脑皮质及基底节、丘脑
C:大脑灰质
D:软脑膜
E:小脑

男,32岁,江西赣州人,曾于海南省打工,因高热3天回江西治疗。检查见全身斑丘疹,以躯干为主。同事也有同样症状出现,当地有登革热流行。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如需确诊,还要做什么检查( )
A:血清抗体检测
B:X线胸片
C:血液培养
D:病毒培养
E:荧光免疫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应该采取什么治疗( )
A:对症处理
B:抗病毒治疗
C: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D:疫苗注射
E:免疫抑制剂
在进行败血症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哪些问题( )
A:详细询问病史,尤其要注意阳性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
B:尽早做血或骨髓培养
C:全面系统地体格检查
D:当发现局部感染病灶时,应注意区分该病灶是原发病灶还是迁徙性灶
E:三大常规、肝功能、胸部X线等为必做的检查项目
霍乱患者的粪便可呈多种性状,但不包括( )
A:黄水样便
B:清水样便
C:洗肉水样便
D:米泔水样便
E:脓血便
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均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关于瑞氏综合征(Reye Syndrome),叙述正确的有()
A:又称急性脑病-肝脂肪变性综合征
B:患者常有先天性代谢紊乱
C:常在发热后3~5d急性起病
D:是流感患儿的常见并发症
E:常发生肝衰竭而死亡

张××,男,46岁,因疲乏、发热2天后行为异常1天入院。
病人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未测体温),无畏寒,伴头晕、头痛,能忍受,未予重视。1天前发热停止,病人出现咽部不适,随处吐口水,不愿进食,害怕与人见面,且不听家人的劝阻,遂来院就诊。病人起病以来无咳嗽、腹痛,大小便基本正常。2个月前曾被野犬咬伤过而未做特殊处理。既往及家族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T37℃,P86次/分,R20次/分,BP136/80mmHg;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颈稍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正常,克、布氏征(-),未引出病理征。病人一直在不停地吐口水。
血常规:WBC10.8×10/L,N0.78,L0.22。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人还需做哪些检查以帮助诊断?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人如何处理?
关于布鲁菌病病理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病理变化极为广泛,许多组织器官均被累及
B: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为化脓性改变
C: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骨关节
D:羊型布鲁菌病肝损伤为非特异性肝炎或肉芽肿
E: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型( )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型( )
A:大滋养体
B:小滋养体
C:包囊
D:裂殖体
E:配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