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免疫渗滤试验衍生于()
A:免疫扩散试验
B:免疫层析试验
C:免疫印迹试验
D:dot-ELISA
E:RIA
哪项因素有利于溶液中蛋白质的稳定性()
A:蛋白质溶液浓度低
B:蛋白质溶液中有“布朗运动”
C:反复冻融
D: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
E:调节溶液pH到等电点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下列哪项不属正常骨髓象特征()
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B:见到少量的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等骨髓成分
C:全片(1.5cm×3.0cm)有30个巨核细胞
D:粒红比值为10:1
E:幼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早期缺铁的特点有()
A:红细胞形态正常
B: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
C:血清铁减低
D:血清铁蛋白降低
E:血红蛋白含量正常
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A:急粒变
B:急淋变
C:急单变
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
E:合并病毒性感染
采取血清学检查方法诊断的真菌感染是()
A:白假丝酵母菌
B:荚膜组织胞浆菌
C:申克孢子丝菌
D:新生隐球菌
E:曲霉
最低药物浓度能杀死99.9%原始种入的细菌即为该菌的()
A:MIC
B:MBC
C:IC
D:MPC
E:BC
积液一级检查内容包括()。
A:比密
B:Rivalta试验
C:细胞计数
D:细菌学检查
E:以上都是
关于耳垂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获多量血液
B:痛感较轻
C:检查结果恒定
D:适合婴幼儿
E:检测结果与静脉血差异小
患者,男,45岁,突然感觉胸痛,4小时后到医院就诊,以下哪项检查对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最有帮助()
A:CK
B:LDH
C:CK-MB亚型
D:cTn
E:MB
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反应的细胞有( )
A:M3型白血病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
B:M5型白血病的幼单核细胞
C:M6型白血病的原始红细胞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淋巴细胞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化差的原粒细胞
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有( )
A:AST
B:ALP
C:ALT
D:CK
E:TP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常用调查方法分为( )
A:普查、抽样调查、病例调查
B:普查、典型调查、队列调查
C:普查、抽样调查、案例调查
D: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E:普查、抽样调查、队列调查
关于荚膜染色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强很容易着色
B: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
C:荚膜含水量高低与染色有关
D:荚膜的厚度与染色有关
E:荚膜容易着色可用革兰染色
人胚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平均分裂次数是()
A:40
B:25
C:22
D:50
E:120
患儿男,4岁,不明原因呕吐、性情改变、头痛2周,持续发热1周,经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查体:鼻唇沟消失、眼睑下垂,心、肺听诊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微混,细胞数0.5×10/L,蛋白高,糖及氯化物降低。镜检可采用()
A:革兰染色
B:墨汁染色
C:抗酸染色
D:金胺O染色
E:鞭毛染色
F:荚膜染色
在诱发同种免疫反应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富含HLA-DR抗原细胞
C:多形核细胞
D:肥大细胞
E:红细胞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可能是()
A: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B: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C: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D:NA复制与转录
E:紫外线干扰细菌
不能用于检测病毒蛋白成分的方法是()
A:Southem印迹法
B:DNA-DNA探针杂交
C:RNA-DNA探针杂交
D:蛋白印迹分析
E:RT-PCR
某患者,女,29岁,停经40天就诊,考虑为妊娠,HCG检查的最佳标本是()。
A:12小时尿
B:3小时尿
C:晨尿
D:中段尿
E:餐后尿
白喉棒状杆菌具有鉴别意义的主要特征是()
A:R质粒
B:β-棒状杆菌噬菌体
C:异染颗粒
D:包涵体
E:F质粒
简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胸腺和脾
B:骨髓和淋巴结
C:胸腺和淋巴结
D:骨髓和黏膜淋巴组织
E:骨髓和胸腺
下列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阴沟肠杆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结核分枝杆菌
五种免疫球蛋白中既能激活补体又能与SPA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D
C:IgE
D:IgM
E:IgG
所谓直接胆红素是( )
A: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B: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C:与重氮试剂直接发生红色反应的胆红素
D:用加速剂(如咖啡因)催化后发生重氮反应的胆红素
E: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在已知的尿结石形成的学说中,不包括( )
A:肾钙斑学说
B:地域学说
C:过饱合学说
D:抑制物缺乏学说
E:基质学说
真核细胞的核外DNA分子存在于()
A:过氧化物酶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E:高尔基复合体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