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神经内科高级职称
38岁女性,复视2天来诊,查体:右眼内收位,外展不能,除此以外,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其病变部位最可能是()
A:右动眼神经
B:右展神经
C:左展神经
D:左动眼神经
E:右脑干
下列哪种是帕金森病的典型步态()
A:痉挛步态
B:慌张步态
C:阔基步态
D:剪刀步态
E:鸭步
下列何种疾病是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异型()
A: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B:Milier-Fishersyndrome
C:周期性瘫痪
D:重症肌无力
E:脊髓灰质炎
诊断重症肌无力通常主要依靠如下检查,但除外()
A: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B:神经系统体检有疲劳试验阳性
C:服用抗胆碱酯酶有效
D: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阳性
E:脑脊液检查
诊断颅底凹陷症的颅颈侧位X线片的腭枕线是()
A:腭上缘到枕大孔后上缘连线
B:腭后缘到枕大孔后上缘连线
C:腭后缘到枕大孔后下缘连线
D:腭下缘到枕大孔后上缘连线
E:腭下缘到枕大孔后下缘连线
复杂部分性发作不应该包括下面哪项()
A:可以无意识障碍
B:仅有意识障碍
C:先有单纯部分性发作,继之出现意识障碍
D:先有单纯部分性发作,后出现自动症
E:自动症
帕金森病的典型的肌张力改变为()
A: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和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B:肌强直和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C:肌强直和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D: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和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E: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和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用电筒光从侧面照射右眼,仅左侧瞳孔缩小;再用电筒从侧面照射左眼,双侧瞳孔均无反应。病损在()
A:右侧视神经,左侧动眼神经
B:双侧动眼神经
C:双侧视神经
D:右侧动眼神经,左侧视神经
E:右侧动眼神经,内侧纵束
患者男,18岁,因“进行性行走不稳和肢体协调困难6年”来诊。家族史:父母为近亲结婚,同胞3人,长兄走路不稳,于16岁死亡,死因不详,家族中无其他患者。查体:构音障碍,肢体和躯干共济失调,双下肢振动觉和定位觉障碍,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反射阳性,弓形足。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治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口服维生素A100U·kg
-1
·d
-1
,维生素E14400U/d,维生素K5mg/d
B:口服维生素E600~2400mg/d,根据临床表现调整剂量
C:口服维生素E600~2400mg/d,根据血清维生素E浓度调整剂量
D:口服辅酶Q10300~3000mg/d
E: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实验室检查:血VitE0.7g/L。为鉴别诊断,还应检查()
A:甲胎蛋白
B:血脂和脂蛋白
C:血液和肌肉辅酶Q10
D:肌酶谱
E:肌肉活检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病史和检查未发现获得性共济失调的病因,该患者最可能的遗传模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性连锁显性遗传
D:性连锁隐性遗传
E:线粒体遗传
最常见的真菌性脑炎是()
A:曲霉菌
B:假丝酵母菌
C:毛霉菌
D:隐球菌
E:根霉菌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
A:四肢弛缓性瘫痪
B:末梢型感觉障碍
C:一侧周围性面瘫
D: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E:呼吸肌麻痹
转移性肿瘤在脊髓内最易发生的部位是()
A:蛛网膜下腔
B:蛛网膜
C:软脊膜
D:硬膜外腔中的静脉丛
E:硬脊膜
关于瞳孔对光反射错误的是()
A:传入神经是视神经
B:传出神经是三叉神经眼支
C:反射中枢在中脑
D:包括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
E:枕叶视觉中枢也参与反射弧
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的病灶多位于()
A:额中回大脑皮质
B:顶、枕、颞交界区
C:大脑深部白质、壳核、尾状核
D:小脑皮质
E:脑干
肌萎缩侧索硬化首先侵犯()
A:双侧下肢诸肌
B:眼外肌
C:双侧上肢诸肌
D:肋间肌、膈肌
E:四肢远端肌肉
以下癫儿发作类型中属无意识障碍的是()
A:单纯部分性发作
B:复杂部分性发作
C:部分性发作继发泛化
D:失神发作
E:强直-阵挛发作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常选用何种治疗()
A:针灸
B:面神经减压手术
C:红外线照射
D:面-舌下神经吻合术
E:面-副神经吻合术
关于自发性颅内出血(ICH)的风险,叙述正确的有()
A:治疗慢性高血压会使ICH的风险下降
B:慢性高血压比脑淀粉样血管病再发出血的风险更高
C:脑淀粉样血管病再出血的风险增高可能与apoE基因的ε2及ε4等位基因的表达增加有关
D:过度饮酒不会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
E:血清总胆固醇>4.16mmol/L(160mg/dl)增加出血风险
关于同心圆硬化除哪项以外都是正确的()
A:同心圆硬化又称Balo病,病灶内髓鞘脱失带与髓鞘保存带呈同心圆层状交互排列,形成树木年轮状改变
B:病变分布及临床特点与多发性硬化完全不同,但认为本病是MS的变异型
C:临床上患者多为青壮年,急性起病,多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之后出现轻偏瘫、失语、眼外肌麻痹、眼球浮动和假性延髓麻痹等
D:体征包括轻偏瘫、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征等
E:MRI显示额、顶、枕和颞叶白质洋葱头样或树木年轮样黑白相间类圆形病灶
腹后内侧核接受()
A:三叉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投射
B:内侧丘系和外侧丘系纤维投射
C: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投射
D: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投射
E:外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投射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可选用()
A:维生素B
12
B:维生素E
C:泼尼松
D:卡马西平
E:左旋多巴
临床上构音障碍与失语不同的是,后者是()
A:延髓麻痹
B:语音含糊,言语正确
C:对语言的认识和表达受损
D:咽喉肌肉瘫痪
E:心理障碍
颅神经检查时,下列叙述不恰当是哪项()
A:检查眼底时,必须先散瞳,以便能清楚观察
B:手动法检查视野时,患者不应注视检查者的手
C:手动法检查视野时,患者与检查者相距60~100cm
D:检查左侧胸锁乳突肌时,令患者向右侧转头
E:检查角膜时,用棉签轻触角膜的周边部,观察闭眼动作
关于癫痫发作间期的药物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有痫样发作的患者,就应用药
B:年龄>60岁的患者,应该用药
C:半年之内发作2次以上者,一经诊断明确,就应用药
D:年龄<10岁的患者,应该用药
E:一年之内发作3次以上者,一经诊断明确,就应用药
男,40岁,突然头痛、恶心、呕吐、昏迷3h。体检:T36.5℃,BP21.9/13.3kPa(165/100mmHg),鼾声呼吸,深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颈抵抗,腱反射左<右,左侧Babinski征阳性。引起该病最常见的原因为()
A:糖尿病
B: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
C:吸烟
D:饮酒
E:突然用力
79岁男性患者,急性起病,出现两眼向右侧凝视,右侧上下肢中枢性瘫,病变部位是()
A:左侧额叶
B:右侧额叶
C:左侧内囊
D:左侧脑桥
E:右侧脑桥
伸舌偏右,右侧舌肌萎缩伴肌束颤动,左侧中枢性偏瘫,病变位于()
A:右侧延髓
B:左侧延髓
C:双侧延髓
D:右侧中脑
E:右侧脑桥
新纹状体是指()
A:豆状核的壳和苍白球
B:尾状核和丘脑
C: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
D:豆状核的壳和尾状核
E:豆状核和尾状核
女性,22岁。因双肩酸痛伴四肢乏力、发麻,小便费劲1天来院急诊,病前有上感史。体检:颅神经(-),四肢腱反射(++),肌力Ⅲ级,肩及锁骨以下感觉障碍,两侧巴氏征(-)若第3天病人呼吸快而浅,鼻翼扇动,口唇轻度发紫,肺部少量啰音闻及,腹式呼吸明显减弱,神经体征无变化。此时首先处理是()
A:气管切开,人工呼吸
B:加强抗感染治疗
C: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
D:低流量吸氧
E:静滴碳酸氢钠
患者,男,60岁,于一天内逐渐出现右侧上下肢无力及讲话不能。神经系统检查:右侧偏瘫,右偏身感觉减退,右侧偏盲,失语。临床诊断为脑血栓形成。闭塞的血管是()
A: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
B:左侧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
C:左侧椎动脉
D:左侧颈外动脉
E:右侧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