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可以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鼻病毒
D:冠状病毒
E:副流感病毒
配对设计t检验的统计假设为()。
A:两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B:差数的均数来自μ=0的总体
C:差数的均数来自μ≠0的总体
D:差数的均数来自μ≥0的总体
E:差数的均数来自μ≤0的总体
对早期发现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应采取哪种控制措施()。
A:及时服药
B:去医院看病
C:住院治疗
D:请医生来家诊治
E:隔离并防止家庭成员、群体间接触传播
中世纪后期,最早的监测活动主要是下列哪一种监测?()
A:疾病监测
B:公共卫生监测
C:疫情监测
D:气候监测
E:大气监测
狂犬病的临床诊断除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表现外,还需要注意()。
A:有无外出史
B:有无伤口
C:有无与动物接触史
D:有无被动物咬舐接触史
E:有无其他感染
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反映筛检试验效益的指标是()。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阳性似然比
E:符合率
乙型脑炎疫苗在流行区主要免疫对象是()。
A:新生儿
B:儿童
C:青年
D:中年
E:旅游者
深色蔬菜较浅色蔬菜富含()。
A:碳水化合物
B:胡萝卜素和VC
C:维生素B1
D:蛋白质
E:纤维素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A: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
B:获得免疫,疾病已恢复
C:病毒变异,仅查出抗-HBs
D: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E:血清中可同时检出HBsg
关于卫生检疫,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卫生检疫分国内、国境和疫区检疫三类
B:国际卫生检疫分海港、航空和陆地边境检疫三类
C:国境卫生检疫分出入境检疫、传染病检测和卫生监督
D:疫区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传染病的传入
E: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中采用的基本方法
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
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
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
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100人,8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150人,10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设计类型与资料类型分别为()。
A:成组,定量
B:配对,定量
C:成组,定性
D:配对,定性
E:区组,定性
经过调查证明,燃煤污染型和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砷的主要摄入途径为()。
A:呼吸道
B:胎盘
C:皮肤
D:直接接触
E:消化道

男,25岁,8月2日始周身不适,头疼、厌食、轻度发热,5天体温升达40℃,腹胀、口苦、尿黄、表情淡漠。8月7日入院时,体温40.5℃,脉搏90次/分,胸腹出现淡红色丘疹,肝脾轻度肿大,白细胞5.0×109/L,黄疸指数25单位。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是()。
A:持续高热1周以上
B:相对缓脉
C: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D:白细胞总数相对低下
E:全都是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进一步确诊依据主要为()。
A:分析整理出典型特点
B:了解流行病学资料
C:肥达反应阳性
D: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E:氯霉素试治有效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预防伤寒哪项最重要()。
A:隔离治疗患者
B:做好三管一灭,切断传播途径
C:注射疫苗
D:搞好个人卫生
E:注射免疫球蛋白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首先考虑为何病()。
A:急性黄疸性肝炎
B:重症感冒
C:伤寒副伤寒
D:流行性脑膜炎
E:流行性出血热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治疗药为()。
A:氟喹诺酮类
B:红霉素
C:氨苄青霉素
D:痢特灵
E:链霉素
男性,18岁。昨天腹泻,大便5~6次,稀便,今天转为黏液脓性便,约2小时1次,量少,伴里急后重,来院诊治。体检:腹软,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亢进。化验:WBC14.6×109/L,N0.86(86%),大便光镜检RBC20/HP,WBC满视野,巨噬细胞0~1/HP,近1周班级有同样腹泻病人多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肠道病理改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回肠末端
B:降结肠
C:升结肠
D:盲肠
E:直肠和乙状结肠
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天,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C,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9/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肺出血型的诱发因素()。
A:治疗不及时
B:病原体是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
C:赫氏反应诱发
D:患者未接种菌苗,免疫力低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作为病原治疗下列哪种药物为首选()。
A:头孢拉定
B:喹诺酮类
C:青霉素
D:氨基糖苷类
E:大环内酯类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病人为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机制是()。
A:血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B: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害
C:肺内微血管弥漫性血栓形成
D:血小板减少
E: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毒物质的超敏反应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类型有()。
A:河水型
B:丘陵地型
C:洪水型
D:稻田型
E:雨水型
罹患率是指()。
A: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
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下列组合中均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是()。
A:芥子油苷、类胡萝卜素、多酚
B:植物固醇、硫化物、皂苷
C:植物血凝素、蛋白酶抑制剂、植酸
D:植物雌激素、植物固醇、皂苷
E:硫化物、多酚、蛋白酶抑制剂
某地调查了新生儿身高均数为58.1cm,标准差为2.2cm;6岁儿童的身高均数为119.5cm,标准差为3.4cm。若对比新生儿与6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极差
C:标准差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宣布疫区,其决定经()。
A:报国务院决定
B: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C:乡级人民政府即可决定
D: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E: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有关克山病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A:属于地方性心肌病
B:急性型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
C:发病与环境因素硒有关
D:预后较差
E:急性型治疗应用大剂量维生素
在回归直线方程=a+bx中,若a>0,下述正确的是()。
A:b>0
B:b<0
C:b=0
D:b=1
E:α的符号和b无关
对所有疑似霍乱的病人需要采集的标本是()。
A:尿
B:血液
C:大便
D:痰
E:脓汁
宫颈癌可能因()。
A:淋病感染
B:梅毒感染
C:艾滋病病毒感染
D: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E:沙眼衣原体感染
某年8月,某村在一周的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例畏寒、发热、腹痛、腹泻病例,区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立即组织调查处理。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概率抽样的方法有()。
A:单纯随机抽样
B:方便抽样
C:机械抽样
D:多阶段抽样
E:分层抽样
F:整群抽样
在高血压检出方案中,血压筛选水平甲假定在高压160mmHg,乙定在高压140mmHg,这意味着()。
A:甲试验的灵敏度比乙试验高
B:甲试验的特异度比乙试验高
C:甲试验的假阳性数比乙试验多
D: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E:甲试验的假阴性数比乙试验少
下边关于HBsAg的描述中,哪些不正确()。
A:HBsAg是感染HBV后出现最早的一种抗原
B:HBsAg在血清中检出,表示机体己受感染
C:HBsAg在急性肝炎病人血清中检出,可诊断其为急性乙肝
D:HBsAg相应的抗体是抗-HBc
E:我国汉族的HBsAg亚型,以adw为主
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狂犬病毒
C: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D:登革病毒
E:黄热病毒
计算相对数应注意()。
A: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B: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比可以反映率的变化趋势
C:率和构成比可以互相替代
D:计算相对数时分子分母必须是绝对数
E: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进行假设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