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儿内科学高级职称

扁桃体炎常见于婴幼儿。( )
男孩,4岁。自2岁起发现患儿行走无力、上楼困难、智力发育稍差。检查发现其步行呈鸭步状态,从仰卧位起立困难,腓肠肌有肥大。初期诊断最可能为()
A:DMD/BMD
B:线粒体疾病
C:脊髓肌萎缩症
D:脑性瘫痪
E: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治疗期间,患儿在应激情况下或青春期,糖皮质激素的剂量与平时相比()
A:不变
B:减少1/3
C:增加1倍
D:增加1.5~2倍
E:停用
关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性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B:主要诊断依据是特殊面容
C:没有贫血可以排除本病
D:基因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E:根治本病的方法是对所有病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胎龄28周的早产儿,出生体重1140g,生后2h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胸部X线片:双肺透亮度下降,可见颗粒网状影。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但病情反复,在第31天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反应较差,呼吸暂停,出现腹胀,黄疸。腹部X线片:肠腔不规则充气,肠道动力改变,腹腔有液平。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应立即做的检查有()
A:腹部X线片
B:腹部B型超声
C:钡餐造影
D:钡灌肠造影
E:血气分析
F:血细菌培养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应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A:外科会诊
B:外科立即手术
C:第3代头孢菌素
D:血细菌培养
E:随访腹部X线片
F:视网膜病检查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目前可能的诊断为()
A:败血症
B: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C:感染性肺炎
D:巨结肠
E:肠闭锁
F:腹膜炎
关于病毒性脑膜炎以下哪项不正确()
A:起病急
B:轻者可自行缓解
C:患儿均留有后遗症
D: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轻度升高
E: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
下列哪种元素不是微量元素()
A:铁
B:锌
C:氟
D:钙
E:铜
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表现为“神经性”综合征的患儿下列哪项不符合( )
A: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
B:智能低下,聋哑
C:共济失调
D:身材矮小
E:痉挛性瘫痪
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重1600克,生后5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时呼吸不规则,经皮氧饱合度为75%。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初步诊断,应先做哪一项检查()
A:血气分析
B:胸部X线检查
C:血常规
D:心脏超声检查
E:查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应先进行哪一项紧急治疗()
A:肺表面活性物质
B:抗生素
C: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D:纠正酸中毒
E:关闭动脉导管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为()
A:湿肺
B:胎粪吸入综合征
C: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衣原体肺炎
E: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临床上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个月婴儿,腹泻3天,大便每天10多次,呈蛋花样,伴病初呕吐2次,尿少,精神萎靡,拒奶,面色苍白,前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温,脉有力。除诊断婴儿腹泻、中度脱水外,还应考虑( )
A:低血容量休克
B:代谢性碱中毒
C:低镁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低钙血症
一小儿已会说话、翻书、跑跳,尚不能单足跳以及分辨颜色,其年龄约为()
A:1岁
B:1岁6个月
C:2岁
D:4岁
E:6岁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以下哪种疾病需常规定期多次输血()
A: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
B:轻型地中海贫血
C:地中海贫血(重型)
D:镰状细胞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重型)
临床上将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类型分为,除了( )
A:胃肠炎型
B:伤寒型
C:败血症型
D:局部感染型
E:全身播散型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临床特点是()
A:易呼吸道感染
B:水冲脉
C:胸骨左缘上方有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D: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E:蹲踞现象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室管膜炎的临床特点是()
A: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且诊断治疗不彻底的婴儿
B:发热持续不退、惊厥频繁
C:前囟饱满
D:头颅CT示脑室稍扩大
E:侧脑室穿刺CSF异常
男,10岁,全身水肿、血尿10天,少尿1天。心率16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正常。双肺布满湿啰音,肝右肋下3cm,有压痛。尿RBC10~15/HP,尿蛋白(+),血尿素氮3.5mmol/L。该病人经随访1年,尿中仍有少量红细胞,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帮助()
A: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B:尿常规
C:肾功能测定
D:肾穿刺活检
E:静脉肾盂造影
男孩,5岁,浮肿半月,尿蛋白(++++),诊断为单纯性肾病,治疗应选用()
A:激素治疗6~9个月
B:激素治疗1.5~2年
C:激素+口服环磷酰胺
D:激素+环磷酰胺冲击
E:环胞霉素A口服
关于胎儿血液循环下列哪项正确()
A:胎儿左右心室均向全身供血
B:下腔静脉血全部流向右室
C:胎儿有2根脐静脉1根脐动脉
D:脐动脉血氧含量最高
E:肺循环建立
患儿男,7岁,因“不规则发热伴颈部肿物1月余,活动后气促,偶伴双膝关节痛1周”来诊。既往史无特殊,家中无结核病患者。查体:T37.8℃,P106次/min,R35次/min,BP95/60mmHg;无皮疹及水肿,结膜不充血;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或较硬,部分融合成块,边界不清;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脏无杂音,双肺底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啰音;肝、脾不大。

第1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下一步处理包括(提示活检物最终确定诊断为T淋巴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经上述治疗后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呼吸困难症状消除。)()
A:有条件时活检物做细胞遗传学检查
B:有条件时活检物做分子遗传学检查
C:有条件时做全身PET检查
D:制定详细的分期化疗方案
E:立即做胸部放射治疗
F:手术切除仍然肿大的颈淋巴结
G:考虑手术切除肿大的纵隔肿物

第2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为尽快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应考虑(提示胸部CT:纵隔巨大肿物;胸腔积液未见明显增多而不宜做胸腔穿刺;颈淋巴结穿刺活检仍为增生性淋巴结炎;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未实施。)()
A:微创性纵隔肿块穿刺活检
B: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C:再次颈淋巴结穿刺活检
D:胸部MRI
E:复查血常规
F:颈淋巴结摘除活检

第3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应做检查包括()
A:血常规
B:胸部X线片
C:PPD试验
D: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试验)、血C-反应蛋白等
E:颈淋巴结穿刺,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F:EB病毒相关检查

第4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处理包括(提示纵隔淋巴结活检:非霍奇金淋巴瘤;再次颈淋巴结穿刺活检:增生性淋巴节炎。此时患儿呼吸困难加重,出现端坐呼吸,不能平卧,肺无啰音。)()
A: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B:快速放胸腔积液
C:紧急放射治疗
D:纵隔活检标本做免疫分析
E:颈淋巴结活检物深层切片做进一步检查
F:吸氧
G:充分补充液体或充分水化
H:充分碱化尿液,补充碳酸氢钠

第5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最紧迫的检查包括(提示结果回报:EBV(+);少量胸腔积液,纵隔稍增宽;淋巴结穿刺活检显示增生性淋巴结炎。抗病毒治疗1周效果不佳,胸闷及活动后气促加剧。)()
A:胸部CT
B:B型超声定位下胸腔穿刺做胸腔积液检查
C:颅脑CT
D:血生化
E:结核抗体
F:换部位颈淋巴结穿刺,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G:手术取颈淋巴结,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6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目前应主要考虑的疾病有( )
A:急性白血病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
C:霍奇金淋巴瘤
D:淋巴结核
E:非霍奇金淋巴瘤
F:块状巨大淋巴结病
无甲状腺组织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出现症状的时间是( )
A:新生儿期
B:婴儿早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关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正确的是( )
A:血清雌二醇和FSH基础值轻度升高
B:伴有生长加快
C:为部分性性早熟
D:乳房轻度发育且呈周期性变化
E:GnRH刺激试验中FSH峰值明显增高
新生儿保健的重点在()
A:出生后1小时内
B:出生后1天内
C:出生后1周内
D:出生后2周内
E:出生后4周内
对可疑肠套叠者,选用以下哪些检查( )
A:空气灌肠
B:腹部平片
C:钡剂灌肠
D:腹部B超
E:腹部CT
重症肺炎小儿常存在()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1岁男孩,因左下肢不能站立5个月来就诊。查体:体温正常,神志清,心肺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轻度肌萎缩,跟腱反射阳性,膝反射末引出,诊断为脊髓灰质炎。此病的临床经过应为( )
A:潜伏期,前驱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B: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C: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后遗症期
D:潜伏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E: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患者,男,7岁,乏力、腹胀半年。查体:贫血貌,肝在右肋下2cm,脾于左肋下7cm触及,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21×10 9/L,分类可见中、晚幼粒为主,PLT400×10 9/L.NAP积分降低。可能的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骨髓纤维化
E:黑热病
患儿女,4岁,因“发热4d,发现颈部包块1d”来诊。查体:咽红,卡介苗接种处发红;左侧颈部可触及2cm×2cm包块,活动好,无粘连,轻压痛;HR96次/min,律齐。该患儿入院后可能出现的最具诊断价值的表现是()
A:血C-反应蛋白增高
B:黄疸和氨基转移酶增高
C:皮疹
D:指趾端脱屑
E:肝、脾进行性肿大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