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消毒技术
关于一般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接到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值班人员或责任部门人员为责任汇报人
B:在执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按不同情况分为不同的个人防护
C: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是指集体单位或某个局部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生多例同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D:呼吸道暴发疫情采集样本主要是患者早期的鼻咽拭子、漱口液、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E:现场工作人员应使用N95口罩
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的致泄性大肠埃希菌是()
A: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B: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
对于《食品卫生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定义,下列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B:卫生部或省政府规定禁止出售的食品
C:凡属卫生行政部门禁止出售的食品
D:加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外药品的食品
E: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食品
28岁女性,两天前左眼充血,有分泌物和流泪。今天右眼边出现同样症状。体检发现结膜充血,但无出血,角膜无基质浸润,抗生素、磺胺治疗无效,由此诊断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下列最可能是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微生物是()
A:肠道病毒70型
B:腺病毒
C:沙眼衣原体
D:麻疹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下列的组合条件中,均能增强过氧乙酸杀菌能力的是()
A:温度升高,浓度增加,湿度卞降
B:温度下降,浓度增加,湿度下降
C:温度升高,浓度增加,湿度增加
D:温度升高,浓度下降,湿度增加
E:温度下降,浓度下降,湿度下降
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证"应由()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B:各级卫生防疫机构颁发
C: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颁发
D:省(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O1群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菌,自患者新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的形态特征为()
A:革兰阳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无荚膜,有周身鞭毛
B:革兰阳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有荚膜,有一根单端鞭毛
C:革兰阴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无荚膜,有一根单端鞭毛
D:革兰阴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有荚膜,有一根单端鞭毛
E:革兰阴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无荚膜,无单端鞭毛
双氧水又称()
A:过氧乙酸
B:过氧化氢
C:臭氧
D:二氧化氯
E:次氯酸钠
下列消毒剂中稳定性最好的是()
A:聚维酮碘(碘伏)
B:次氯酸钠
C:过氧化氢
D: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
E:过氧乙酸
生物监测法监测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使用的指标菌是()
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
B:短小杆菌芽胞(E601)
C: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
D:大肠杆菌(8099)
E:白念珠菌
压力蒸汽灭菌时为了保证灭菌效果,首先要注意的是()
A:直接升至所需压力即可
B:排除压力锅内全部冷空气后,再升压
C:稍排压力锅内冷空气即可
D:排出压力锅内1/2冷空气就行
E:排出压力锅内2/3冷空气
在进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标本核酸检测时,应采用的防护措施是()
A:戴N95口罩、穿专用防护服、戴双层手套
B:戴医用口罩、穿隔离服、戴手套
C:穿普通工作服、戴手套
D:戴N95口罩、穿普通工作服、戴手套
E:戴医用口罩、穿专用防护服、戴双层手套
有关预防性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B: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场所等及时进行的消毒
C: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等进行的消毒
D:传染源离开后,对其居室环境进行的彻底消毒
E:在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等进行的消毒
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的依据是()
A:传染病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
B: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
C:疾病的致病性
D:疾病的传染性
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水的温度至少达到()
A:80~90℃
B:85~90℃
C:70~90℃
D:75~90℃
E:85~95℃
下列对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限制事项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禁止标注广谱、速效、无毒、抗炎、消炎、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预防性病、杀精子、避孕
B:禁止标注抗生素、激素等禁用成分内容
C:禁止标注无检验依据的使用范围、剂量及方法,无检验依据的杀灭微生物类别和有效期
D:禁止标注用于人体手、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肛肠等特定部位等内容
E:禁止标注无效批准文号或许可证号
医院消毒主要是消毒()
A:医务人员的手
B:空气
C:器械
D:水
E:以上均是
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是检验方法具有()
A:稳定性
B:文件化
C:标准化
D:重复性
E:灵敏性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
A: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B: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C: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D: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E:以上都是
下列理化因素能增强戊二醛的杀菌作用的是()
A:超声波、远红外线、亚硝酸钠
B:超声波、远红外线、碳酸氢钠
C:超声波、远红外线、亚硫酸钠
D:超声波、碳酸氢钠、亚硝酸钠
E:超声波、亚硫酸钠、亚硝酸钠
下列消毒剂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是()
A:戊二醛
B:过氧化氢
C:过氧乙酸
D:次氯酸钠
E:碘伏
关于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凡是消毒剂,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B: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
C: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
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影响
E: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二氯异氰尿酸钠和甲醛()
A:均属高效消毒剂
B:均属中效消毒剂
C:均属低效消毒剂
D:一个是高效消毒剂、一个是中效消毒剂
E:一个是高效消毒剂,一个是低效消毒剂
如果疑似鼠疫病人拒绝隔离治疗,医疗机构应报告的机构是()
A:公安机关
B:卫生监督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
E:医疗机构
进行稳定性试验时,产品经过下列几种方式贮存后,其杀菌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15%,可将产品贮存有效期定为2年的是()
A:取包装完好的消毒剂,置37℃恒温箱内3个月
B:取包装完好的消毒剂,置54℃恒温箱内14天
C:取包装完好的消毒剂,置25℃±2℃恒温箱内12个月
D:取包装完好的消毒剂,置25℃±2℃恒温箱内6个月
E:以上全不是
下列传染病可由病人陪伴人员开展疫源地的消毒工作的是()
A:肺炭疽
B:艾滋病
C:鼠疫
D:霍乱
E:流行性出血热
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力要大,其原因是()
A:可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迅速破坏细菌酶类
D:促使糖类分解
E:使细菌迅速失活
在消毒试验中,可用杀灭对数值(KL)表示消毒效果。当KL=2时,相应杀灭的微生物的百分率为()
A:99.999%
B:99.99%
C:99.9%
D:99%
E:90%
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清洗步骤包括()
A:水洗、消毒、干燥
B:水洗、酶洗、清洗
C:消毒、水洗、酶洗
D:酶洗、水洗、清洗
E:清洗、消毒、清洗
消毒剂鉴定试验中,悬液法,黑曲霉菌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
A:1×10
7
~5×10
7
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5.00
B:1×10
7
~5×10
7
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
C:1×10
6
~5×10
6
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4.00
D:1×10
6
~5×10
6
CFU/ml,各次杀灭对数值≥3.00
E:5×10
5
~5×10
6
CFU/片,各次杀灭对数值≥3.00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