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药学高级职称

包衣过程中常用的肠溶衣材料为()
A:丙二醇
B:甘油三醋酸酯
C:丙烯酸树脂EuS100
D:聚山梨醇80(吐温80)
E:HPMC
案例摘要:患者,男性,18岁,农民。因脓性指头炎没有及时治疗,伴弛张性高热,39~40℃,来院确诊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该药物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下列哪项()
A:胆汁阻塞性肝炎
B:听力下降
C:假膜性肠炎
D:肝功能严重损害
E:肾功能严重损害
患者男性,27岁,因“多次发作心悸不适3年,无明显诱因,发作突发突止,频繁发作1个月”来诊。查体: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脉率172次/分,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该患者治疗应选用的药物是()
A:维拉帕米
B:阿司匹林
C:强心药
D:普罗帕酮
E:他汀类
F:硝酸酯类
G:胺碘酮
H:抗生素
以下药物属于第二类头孢菌素的是()
A:头孢呋辛
B:头孢噻肟
C:头孢替唑
D:头孢匹胺
下列有关浸出方法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
A:渗漉法适用于新鲜及无组织性药材的浸出
B:浸渍法适用于黏性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出
C:浸渍法不适于需制成较高浓度制剂的药材浸出
D:渗漉法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浸出
E:欲制制剂浓度高低是确定渗漉速度的依据之一
关于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资料收集,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无论采用何种经济学方法,都要收集全部数据
B:可以从并行的研究中获取资料
C:可以用预计的价格代替研制中药物的价格
D:不能引用文献报道的资料
E:既要收集成本资料也要收集用药结果资料
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
A:叶酸
B:二氢叶酸
C:甲酰叶酸
D:5-甲基四氢叶酸
E:5-甲酰四氢叶酸
癫痫患者使用抗癫痫药物后出现牙龈增生,可能引起该反应的抗癫痫药物是()
A:卡马西平
B:苯巴比妥
C:丙戊酸钠
D:水合氯醛
E:苯妥英钠
下列抗菌药物在肾功能减退时,不宜应用的是()
A:四环素
B:万古霉素
C:庆大霉素
D:氨苄西林/舒巴坦
E:美罗培南
药物用于人体后,发生结构转化或生物转化的过程是()
A:吸收
B:分布
C:排泄
D:代谢
E:消除
下列联合用药属于合理配伍的是()
A: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B: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C: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D:异烟肼+维生素B
E:氯丙嗪+甲氧氯普胺
双膦酸盐药物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高钙血症等的治疗。近年来欧美部分国家药品管理当局、国外相关医学杂志相继发布双膦酸盐药物的安全性信息以及修改相关药品说明书的建议。国际上重点关注的双膦酸盐药物的不良反应为()
A:心房颤动
B:食管损害
C:肾损害
D:下颌骨损害
E:股骨损伤
下列药物中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是()
A:可乐定
B:氯沙坦
C:尼非地平
D:依那普利
E:氢氯噻嗪
对降压有效,同时可以减少尿蛋白的药物为()
A:硝苯地平
B:哌唑嗪
C:卡托普利
D:氯沙坦
E:普萘洛尔
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必须肌内注射给药的主要理由是()
A:口服吸收缓慢
B:口服后在消化道和肝内迅速破坏
C:口服用药排泄快
D:肌内注射吸收迅速
E:注射用药能维持较高浓度
肝功能严重受损者,为减轻患者的中毒症状,防止肝性脑病,应严格限制摄入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脂溶性维生素
E:电解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最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是()
A:丙基硫氧嘧啶
B:他巴唑
C:放射性131I治疗
D:手术次全切除甲状腺
E:复方碘溶液
以下药物属于青霉素类的是()
A:头孢硫脒
B:苯唑西林
C:红霉素
D:奥硝唑
关于色谱学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交换色谱通常是用带电的官能团柱填料,能滞留住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正相色谱的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
C:尺寸排阻色谱是用带有一定孔径的惰性填料,利用分子大小不同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D:反相色谱通常用非极性柱填料作为固定相,水/有机溶剂做流动相
E:离子对色谱类似于离子色谱,不同之处是在流动相中增加一种离子对试剂
环孢素用于器官移植抗排异反应时,与其联用会增加肾毒性的药物是()
A:吲哚美辛
B:阿米卡星
C:洛伐他丁
D:碘普罗胺
E:维生素E
属妊娠期毒性分级B级的抗寄生虫药物是()
A:哌嗪、甲硝唑、吡喹酮
B:双碘喹啉、甲紫
C:噻嘧啶、恩波吡维铵
D:伯氨喹、奎宁
E:甲氟喹、甲苯咪唑
下列哪些属于肝肠循环的特点()
A: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B:使药物的作用时间明显缩短
C:使药物的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D:药时曲线表现出双峰现象
E:药物由胆汁排泄到肠道,在肠道被再吸收形成的循环
下列哪种药物会引起红人综合征()
A:庆大霉素
B:万古霉素
C:头孢噻吩
D:阿奇霉素
E:林可霉素

患者男性,77岁,身高177cm,体重61kg,退休工人。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加重20日”来诊。患者30余年前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因劳累、着凉感冒后出现。此次住院因感冒后,精神欠佳,呼吸困难,活动明显受限,夜间有憋醒现象,常被迫取端坐体位。既往高血压病史16年,血压最高可达175/110mmHg(1mmHg=0.133kPa),不规律服用氨氯地平。数年前因反酸、胃灼热行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平时服用法莫替丁等治疗。既往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吸烟史50年(20支/日);否认饮酒史。查体:体温:38.4℃,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轻度桶状胸,双侧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布满啰音,未闻及水泡音,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8×109/L,中性粒细胞0.82;尿便未见异常;血气分析示pH7.36,血氧分压43mmHg(1mmHg=0.133kPa),二氧化碳分压86mmHg,HCO-357.1mmol/L,血氧饱和度6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高密度阴影。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高血压病3级、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用药医嘱:
①注射用甲强龙4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
②特布他林片5mg,口服,每日2次;
③茶碱缓释片0.1g,口服,每日1次;
④氨茶碱注射液0.5g,静脉注射,每日1次;
⑤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注射,每日3次;
⑥氨曲南注射液2.0g,静脉注射,每日2次;
⑦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诊断标准是()
A: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B:PaO2<50mmHg或PaCO2>60mmHg
C:PaO2<50mmHg及PaCO2>60mmHg
D:PaO2<60mmHg或PaCO2>50mmHg
E:PaO2>60mmHg及PaCO2<50mmHg
F:PaO2>50mmHg或PaCO2<60mmHg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支原体、衣原体
F:分枝杆菌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提示输液小壶加入氨溴索注射液后,患者发现小壶内出现絮状不溶性白色沉淀。关于此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可能为氨溴索与其他药物发生了配伍禁忌
B:属于氨溴索的药品不良反应
C:与氨溴索小壶给药后局部浓度过高有关
D:应立即停止给药,用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冲管后在给予氨溴索为宜
E:药物可能由于保存不当导致
F:不影响药物使用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氨曲南抗感染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氨曲南抗感染不合理
B:未覆盖革兰阳性菌
C:氨曲南为单环类抗菌药物,抗菌谱窄,仅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有效
D:选用氨曲南合理
E:未覆盖非典型病原菌
F:选用氨曲南可预防革兰阴性菌的感染
某类化学新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并剂量探索多中心临床试验,比较类型为非劣效试验。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试验方案所对应的试验分期为()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生物等效性试验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试验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最低临床试验病例数(试验组)应不少于()
A:20例
B:100例
C:300例
D:500例
E:2000例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用于该试验的新药药品检验报告应()
A:由药品生产单位出具
B:由药品生产单位所在地的市级药品检验所出具
C:由药品生产单位所在地的省级药品检验所出具
D:由中国生物制品药品检验所出具
E: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若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报告有关部门的时间是()
A:8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2小时内
E:立即
指南推荐感染性休克患者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为()
A:地塞米松
B:氢化可的松
C:泼尼松龙
D:泼尼松
E:甲泼尼龙
患者女性,58岁,因“食欲缺乏、腹部不适1周,咳嗽5日;双下肺炎、双侧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原发性高血压(1级中危)、精神分裂症”来诊。诊断: ①肺炎; ②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并多发淋巴结转移。 入院第5日患者因自服过量多塞平片,呼吸、心搏骤停,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锁骨下静脉穿刺、持续导尿及硫酸依替米星预防感染;同时给予肠内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第11日患者脱机,但出现持续发热,最高体温39.2℃,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经验选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第16日尿液培养出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第18日患者仍发热,体温38℃以上,加用万古霉素0.5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第21日2次痰培养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第23日患者体温无下降,停用亚胺培南后仍然持续发热,体温38℃以上。第27日停用万古霉素,换用利奈唑胺0.6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第28日患者仍发热,体温在39℃以上,痰培养见光滑球拟酵母菌,对氟胞嘧啶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均耐药。根据痰培养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加用卡泊芬净50mg抗真菌治疗,每日1次,静脉滴注。第32日患者仍发热,行纤维支气管镜保护毛刷刷检。第35日痰培养见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敏感;保护性毛刷刷检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敏感。遂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3g,每8小时1次及左氧氟沙星0.5g,每日1次,联合抗感染治疗4日,患者体温下降至37℃以下,继续应用10余日,病情稳定出院。出院诊断: 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②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并多发淋巴结转移。 关于该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用卡泊芬净后,患者体温仍未见下降,提示不存在真菌感染
B: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C:属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
D:应在1小时内经静脉缓慢滴注
E:首日给予70mg负荷剂量,之后给予每日50mg维持剂量
在四川省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中,下列不属于特殊级管理的是()。
A:头孢匹胺
B:万古霉素
C: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D:氨曲南
药学信息的整理包括()
A:分类、制作索引、贮存
B:分类、编目、贮存、阅览
C:分类、编目、贮存、查阅
D:分类、编目与索引和管理
E:分类、制作索引、贮存与借阅
药品应按质量、性能要求分类储存。使用药品码垛时,应注意垛间距不小于()
A:5cm
B:10cm
C:30cm
D:50cm
E:2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