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血液病学高级职称

男性,18岁,发热鼻出血2周入院。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下瘀点、瘀斑,肝脾未触及,HGB56g/L,WBC2.2×109/L,PLT22×109/L,网织红细胞0.0013,胸片提示右下肺炎积极治疗应考虑使用()
A:糖皮质激素
B: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C: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D:EPO
E:输注丙种球蛋白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
A: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使局部血管收缩的物质 
B:在损伤处血小板粘聚 
C:形成止血血栓 
D:促进血液凝血 
E: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
A:有天然凝集素 
B:极少天然凝集素 
C:有天然D凝集素 
D:有抗D凝集素 
E:有天然H凝集素
女性,32岁,低热,发作性酱油色尿3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贫血面容,肝、脾不肿大,RBC2.5×1012/L,HGB50g/L,PLT100×109/L,WBC4.5×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尿隐血试验阳性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如需治疗,应输注下列哪项血制品为宜()
A:全血
B:洗涤红细胞悬液
C:白蛋白
D:丙种球蛋白
E:血小板悬液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考虑诊断应为()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PNH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如需明确诊断应做下列的检查是()
A:血红蛋白电泳
B: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C:Ham试验
D:Coombs试验
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女性,24岁,发热腰痛3天,体温38℃,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脾肋下4cm,尿胆原(++),血清胆红素25μmol/L,HGB80g/L,WBC13.0×109/L,血象可见晚幼红细胞,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红比0.8:1,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黄疸性肝炎
B:慢性肝炎急性发作
C:急性红白血病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
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中,白血病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居()
A:第1位
B:第6位
C:第2位
D:第5位
E:第4位
下面关于DIC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许多疾病的并发症
B: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C:也称去纤维蛋白综合征
D:微血栓形成是其基本病理改变
E: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A:因子Ⅰ
B:因子Ⅱ
C:因子Ⅹ
D:因子Ⅳ
E:因子Ⅷ
正常骨髓中粒系和红系的比例是()
A:1:1 
B:1:4 
C:1:2 
D:2~4:1 
E:2:3
指出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治疗()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糖皮质激素
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所致的重度贫血采用输浓缩红细胞治疗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采用脾切除术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
E:脾功能亢进采用脾切除术
使用环孢素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注意()
A:药物不良反应
B:个体化
C:同一剂量
D:参照患者造血功能
E:T细胞恢复情况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吞噬作用 
B:变形运动 
C:产生抗体 
D:凝血作用 
E:黏附作用
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肾和肝
B:脾和肝
C:胸腺
D:淋巴结
E:骨髓
作为判定肺泡弥散功能指标的是()
A:弥散量
B:气体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
C:通气/血流比值
D:肺泡毛细血管血流速
E:CO与O之比
血管内溶血时,下述检查指标中哪一项最敏感()
A: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B: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血症 
C:尿胆原排出增多 
D:血红蛋白尿阳性 
E: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严重出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危急的症状是哪一项()
A:眩晕、耳鸣
B:突然腹痛
C:头痛、呕吐
D:视物模糊
E:肉眼血尿
男性,56岁。腰痛半年伴面色苍白就诊。化验:Hb?65?g/L,尿蛋白(+++),BUN?ll?mmol/L,肌酐200μmol/L,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占0.42(42%),骨髓穿刺原浆加幼浆细胞占0.40(40%),成熟浆细胞0.115(11.5%)。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下列哪项不符合其实验室检查()
A:血沉增快 
B:血钙升高 
C:血尿酸升高 
D:碱性磷酸酶升高 
E:球蛋白升高 
男性,45岁,诉周期性高热2个月,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检:左颈、两侧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可触及数个黄豆和蚕豆大小淋巴结,肝未及,脾肋下3cm,RBC4.0×1012/L,HCB95g/L,WBC5.6×109/L,PLT70×109/L,ESR80mm/h;骨髓涂片查见淋巴肉瘤细胞5%患者下一步首先需要做的检查是()
A:肝功能
B:骨髓检查
C:磁共振
D:淋巴结活检
E:B超
男性,36岁。诊为慢粒1年后出现发热、出血,贫血加重,脾肋下5cm,骨髓检查:原淋占90%,POX染色阴性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粒急粒变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慢粒并急淋
D:慢粒并骨髓纤维化
E:慢粒急淋变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正确的治疗是()
A:治疗缓解后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B:如采用化疗则选用DA方案
C:1年前保存病人骨髓,此时做自体移植成功机会很大
D:此时化疗效果与急性白血病疗效相似
E:Ph染色体阳性比阴性治疗效果差
患者女性,18岁,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黄.20天前开始反复畏寒发热,体温波动于38~41℃之间,无咽痛,咳嗽,腹痛,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减低.胸片示"支气管周围炎".胸骨,髂骨两次骨髓穿刺均为"干抽",给予"先锋必","万古霉素"及激素治疗后体温曾恢复正常,血三系细胞也有所回升,停用激素及抗生素减量后体温再升高,并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体检:T37.5℃.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肝肋下未触及,质中无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皮温正常,但双膝关节活动受限。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此患者应完善下列哪些化验以及检查()
A:血常规
B:肝肾功化验
C:胸片
D:双膝关节X线
E:腹部B超
F:骨髓涂片

第2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急性骨髓纤维化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鉴别诊断中,以下哪些是急性骨髓纤维化的特点()
A:临床急进凶险
B:年轻人多见
C:巨脾多见
D:外周血易见泪滴样红细胞
E:骨髓主要以网硬蛋白纤维增生为主,有时有少量的胶原纤维沉积
F:晚期伴新骨质形成

第3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患者治疗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化疗
B:脾切除
C:脾区照射
D:干扰素
E:骨髓移植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提示:血常规:Hb51g/L,WBC2.6×109/L,PLT30×109/L.幼稚粒细胞10%.肝功:TP59g/L,Alb30g/L,A/G://1.0;肾功,电解质正常;双膝关节摄片未见异常,腹超:脾肿大,厚度4.8cm;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极度减低,仅见少量成熟淋巴细胞.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骨髓活检:脂肪组织几乎消失,原纤维细胞与纤维组织广泛增殖,粒细胞增生低下,成熟粒细胞可见,红细胞增生低下,幼红细胞簇少见,巨核细胞可见.Gomori染色+++.根据病史及上述化验检查结果,患者诊断考虑为( )
A:急性再障
B: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C:急性骨髓纤维化
D:纤维增生型MDS
E:AML-M7

第5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纤维增生型MDS与急性骨髓纤维化鉴别诊断中,以下哪些是纤维增生型MDS的骨髓特点()
A:骨髓切片内正常的组织结构丧失
B:增生异常活跃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
C:三系细胞病态发育
D:造血前体细胞显著减少
E:脂肪组织减少甚或消失
男性,23岁,不规则发热4个月左右,右颈部淋巴结肿大,质韧,穿刺涂片见镜影状细胞。该患者应首先考虑为()
A:非霍奇金淋巴瘤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淋巴结结核
D:霍奇金病
E:肿瘤淋巴转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晚期白细胞()
A:100乘以十的九次方/L以上
B:20乘以十的九次方/L以上
C:80乘以十的九次方/L以上
D:50乘以十的九次方/L以上
E:90乘以十的九次方/L以上
患者,男,20岁,主因皮肤黄染、贫血2天入院,血象:HGB62g/L,Ret10%,球形红细胞25%。提问:该患者最佳治疗()
A:糖皮质激素
B:切脾
C:雄激素
D:环磷酰胺
E:维甲酸
一青年男性,突然右下肢疼痛,水肿,患肢皮肤颜色发暗但无皮损,皮温略高,足背动脉有搏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都正常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病人表现,可认为病人发生了()
A:右下肢动脉堵塞
B:右下肢静脉堵塞
C:右下肢动、静脉都有堵塞
D:双下肢静脉堵塞
E:右下肢有炎症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经探查,其右侧大隐静脉有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血浆β-TG都正常,Fg1.8g/L,APTT43s(正常对照45s),PT9s(正常对照13s),因子Ⅱ、Ⅴ、Ⅶ、Ⅹ的促凝活性正常,病人指标异常的是()
A:血小板异常活化
B:凝血因子异常活化
C:肝素
D:ATⅢ缺乏
E:PC或田缺乏-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经检测,病人PLG及PAI活性正常,PS含量正常,但其血浆中加入富含正常APC的血浆后,其APTT为49s(正常对照45s),由此可判断病人血栓形成的原因为()
A:PC
B:PS
C:纤溶酶原缺陷
D:纤溶抑制活性增强
E:APCR现象
男性,15岁,自幼反复鼻出血,近来因跌伤后右髋部肿块来诊,查:BT正常,APTT80秒(对照43秒),PT11秒(对照13秒),纠正试验如下:患者血浆+正常血清纠正;患者血浆+钡吸附正常血浆不能纠正。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先天性Ⅴ因子缺乏 
B:先天性Ⅶ因子缺乏 
C:血友病A 
D:血友病B 
E:先天性Ⅻ因子缺乏
女,26岁,5年来反复巩膜轻度黄染。脾脏肋下两指。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15%,血片球形红细胞达15%。血清总胆红素36μmol/L,间接胆红素30μmol/L、肝功能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盐水浓度0.68%时开始溶血,0.32%时完全溶血(对照0.48%~0.28%)。Coombs试验阴性。本例可诊断为()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慢性肝炎
C:早期肝硬化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
E:地中海贫血
原位溶血(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是指溶血的场所在()
A:肝脏
B:脾脏
C:血管内
D:组织内
E:骨髓内
男,22岁,发热伴皮肤出血2周。肝脾轻度肿大,牙龈肿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幼细胞92%,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应诊断为()
A:红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符合缺铁潜伏期的是()
A:MCV80fl
B:血清铁少于50μg/dl
C:血红蛋白降低
D:骨髓铁染色阴性
E:毛发干枯,反甲等
霍奇金病的临床表现有()
A:常有周期性发热
B:可合并溶血性贫血
C:脾大
D:病人常有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E:骨髓象可见R-S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