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

根据《合同法》,所谓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数据库特殊权利包括数据库制作者的()。
A:传播权
B:摘录权
C:获得报酬权
D:再利用权
利用数字化网络传递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帐户的电子付款方式叫()。
A:电子现金
B:电子支票
C:信用卡系统
D:数字货币
电子商务只对传统商务产生冲击,并不对传统法律规范产生影响。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电子商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数据库的合法用户就可以不经数据库制作者的同意,实施以下行为()。
A:为任何目的,复制或传播数据库内容的实质性部分
B:为私人目的,复制或传播数据库内容的实质性部分
C:为教学科研目的,复制数据库内容的实质性部分,但要标明材料的来源,使用的内容也不能超过实现非商业性目的所需的程度
D:为公共安全、行政管理或司法程序的目的,复制或传播数据库内容的实质性部分
域名的注册也与商标注册一样,实行“先申请原则”。
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标准,是在数据库内容的收集、组合、证明、组织或表现上有数量的或质量的实质性的()投入。
A:人力
B:技术
C:财力
D:其他资源的
一般认为,认证机构应该适用过错归责原则。认证机构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则认证机构不承担责任。
下列不能作为数据电文的法定合同成立地点的是()。
A:收件人的主营业地
B:收件人的经常居住地
C:收件人的经常工作地
D:当事人的约定地点
分析各国的法律,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除传统的保护方式以外,一般都有特别的规定,即()。
A: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B:法律规定的“冷却期”
C:消费者当面挑选商品的权利
D:合同成立后双方不得擅自解除合同
电子商务法是通过电子信息进行的,电子信息作为交易的一种形式;同时,电子信息也是电子信息交易的标的物,被称为信息产品。
域名抢注或恶意注册行为必然是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
发端人设计的程序或他人代为设计程序的一个自动运作系统,为()
A:发端人
B:代理人
C:电子代理人
D:设计人
在电子环境中,不属于引起信息欺诈可能性的主要原因的是()
A:信息的原件与复印件是没有区别的,两者都不存在于纸上,也不要求手写签名
B:由于信息以电子形式拦截和篡改信息极为容易,而且无迹可寻
C:信息处理巨量交易要求有极高的速度
D:信息的传输是通过电子形式完成的
SET中的交易参与人包括基本参与人和间接参与人两类。
在法律上,如何将数据电文的无形与书面形式的有形结合起来,是赋予其法律地位的关键。
当认证证书签发以后,在整个有效期内有效,认证机构不得撤销原有的证书。
发件人不得以其支付指令有误或支付的原因不合法为由要求银行撤销已经完成的支付行为。
《著作权法》根据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需要,采纳的一个全新的法律术语是()。
A:信息网络使用权
B:信息网络收益权
C:信息网络复制权
D:信息网络传播权
电子认证法律关系一般涉及三方当事人:认证机构、银行、证书持有人。
《电子商务示范法》中利用()的方法,比较恰当地解决了电子签名合法性的基础问题,从而扫除了传统民商事法律在签名问题上规定的桎梏,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可执行力和证据力。
A:“功能等同”和“技术中立”
B:数字签名和电文标记
C: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D:电子签名合法化
随着网络的商业化应用,国际贸易组织制定了()两部重要法律制度。
A:《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议(草案)》和《电子签名法》
B:《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名示范法》
C:《数字电讯法规》和《数字签名法规》
D:《电子商务交易条例》和《数字签名法(草案)》
利用功能等同原则既可以解决电子签名的合法性问题,也可以解决电子签名的安全性问题。
电子商务在商务活动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交易无纸化
B:在很多环境下表现为“机对机”的交易
C:信息本身成为交易标的物
D:在很多环境下表现为“面对面”的交易
从合同法的角度,点击合同不属于格式合同。
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于1996年通过,在这份法律文件中,规定的内容包括().
A:电子商务的形式及其法律承认
B:书面形式的要求
C:数据电文的可接受性和证据力
D:数据电文的归属
简述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的主要内容、目的和作用。
电子商务中的认证,是指特定认证机构对()所作的认证。
A:传输方式的可靠性
B:电子签名的真实性
C:信息生成、储存方法的可靠性
D:签署文件的合法性
为了随时认证公共密码和其相应的持有者,证书可以通过储藏或其他可以查取的途径来向公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