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公路桥涵设计采用的偶然作用包括地震作用、船舶或漂流物的撞击作用和( )。
A:温度变化作用
B:基础变位作用
C:汽车撞击作用
D: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水泥混凝土施工方法有( )。
A:小型机具铺筑
B:轨道摊铺机铺筑
C:滑模机械铺筑
D:三轴机组铺筑
E:碾压混凝土
以下不属于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是( )。
A:项目建议书
B: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
C: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
D:工程量计算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不应低于()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级砂。
A:III
B:IIIII
C:IIII
视线诱导设施不包括( )。
A:分合流标志
B:指示标志
C:线形诱导标
D:轮廓标
在施工实施阶段成本管理中,可以运用( )等方法,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A: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
B:以施工方案控制资源消耗
C:用净值法进行工期成本的同步控制
D:计划成本偏差控制法
E:运用目标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下列关于检查井设置,正确的是()。
A:每隔30~50m
B:平面转折处
C:由陡变缓处
D:由缓变陡处
规范采用马歇尔设计试验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符合规定外,混合料要有良好的()。
A:坍落度
B:施工性能
C:和易性
“投标阶段合同价的确定”案例答案分析题: 1.背景 某山区公路工程,业主在招标时给出了工程量清单,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法进行报价,给出的工程细目共七部分。投标时,承包商在核算工程数量时发现桩基的设计数量比清单数量少,承包商为了降低报价,就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了更改,按更改后的数量进行报价;在某桥梁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发现没有模板和脚手架细目,认为业主有漏项,以后工程施工时再进行增项,在报价时未考虑此费用。各细目的单价确定后,承包商进行了汇总,得出了投标总价,写入了投标书。 2.问题 (1)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的工程细目包括哪七部分? (2)据上述材料,说出承包商投标时有无不妥之处,如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高速公路施工,K8+126处有一座主跨为9×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该桥为旱桥,中间桥墩位于低洼地带,地下水较低,地质条件为硬土。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吊装,梁体采用后张法施工。
事件1:施工单位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制度1: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项目生产副总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制度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如果书写错误,必须用涂改液进行涂改。制度3: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A"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事件2: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
事件3:施工单位在第2片梁的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的断丝现象.据统计,断丝数量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数量。
事件4:施工单位购买了定型钢模、脚手架等,并按周转材料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使用和管理。对于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施工单位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1.改正制度1、制度2中的错误之处。2.写出制度3中的“A”原则是什么原则?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1.写出事件2中双控的具体做法。 2.事件3中施工单位应该如何处理? 3.事件3对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是否正确?为什么?除了背景中采用的摊销方法,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还有哪些?
开工前,工地试验室应对计划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优选,监理应对原材料()和配合比试验(),报请业主正式()。
公路桥梁中的基本可变荷载包括车辆荷载和()。
A:人群荷载
B:支座摩阻力
C:风力
D:温度影响力
隧道工程水电作业包括()。
A:供热
B:供水
C:供暖
D:供电
E:供气
某桥梁工程,为主跨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跨越河流。该工程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由于预制场设置在工地附近的空地上,因此基岩裸露。 【问题】1.该桥板梁预制的模板有何技术要求? 2.对板梁应开展哪些主要内容的检验? 3.预应力筋张拉后,施工人员冲洗孔道后立即压浆,从一个梁端的高孔位到低孔位依次压浆,当压浆泵油表显示最大压力时立即停止压浆,转入下一个孔道的施工。请指出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4.在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中主要侧重什么方面的检验?
矿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网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称为()。
A: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B: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D: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在路面沥青稳定基层施工中,热拌沥青混合料分层压实时每层厚度为()。
A:不大于5cm
B:不大于10cm
C:不大于15cm
D:不大于20cm
石灰稳定料结构层应用()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A:12
B:15
C:10
下列材料中,可作换填法垫层的是()。
A:级配碎石
B:杂填土
C:中砂
D:片石
安全“三宝”不包括()。
A:安全帽
B:安全带
C:防滑鞋
D:安全网
下列关于施工现场照明电器的安全技术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隧道工程、有高温等场所,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B:户外零星照明线不允许使用花线
C:在坑洞内作业,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
D:正常湿度(<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普通开启式照明器
E: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可以用插销连接
桩帽施工中,平面尺寸允许偏差为()mm。
A:±10
B:±20
C:±30

某一级公路,K2+200~K6+800为干燥路段,路面结构是底基层为30Cm厚填隙碎石,基层为25Cm厚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2Cm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法进行拌合。路面底基层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于法施工,其部分施工方法如下:
(1)初压: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4遍,使粗碎石平整。
(2)撒铺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将干填隙料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约2.5~3.0Cm。必要时,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3)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间的孔隙中。
(4)再次撒布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将干填隙料再次撒铺在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约2.0~2.5Cm。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路的填隙碎石宜按( )层铺筑。
A:1
B:2
C:3
D:4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填隙碎石底基层铺筑时应该分(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路面基层的水泥最小剂量为( )。
A:3%
B:4%
C:5%
D:6%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施工方法的四个步骤中,错误的是( )一步。
A:初压
B:撒铺填隙料
C:碾压
D:再次撒布填隙料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路面等级为( )。
A:一级路面
B:次高级路面
C:高级路面
D:特级路面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竣工文件已按交通部规定的内容编制完成 
B:同城试运营已满2年 
C:工程决算已按交通部规定的办法编制完成,竣工结算已经审核主管部门或授权单位认定 
D: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已完成 
E: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已完成本合同段的工作总结
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的重点包括()等处,应对图像进行选择与监视,并能进行实时存贮录像、回放、检索等功能,实现视频的多级监控。
A:全省特大桥、长隧道、特长隧道
B:高接高枢纽立交、事故易发地点
C:省(市)界主线收费站
D:收费车道
在土方路堤施工中,原地面纵坡大于( )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成,逐层填压密实。
A:8%
B:10%
C:12%
D:14%
单层横挖法
关于超载预压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提高地基强度
B:含水量基本不变
C:提高固结度
D:饱和度基本不变
高强螺栓
预应力锚索钻孔应按照设计的孔位、孔径、孔深、方向及倾角施工,其允许偏差为().
A:孔位+10cm、孔深0~+20cm,方向及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0%。
B:孔位+15cm、孔深0~+20cm,方向及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5%。
C:孔位+10cm、孔深0~+25cm,方向及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0%。
简述基层施工试验段应确定的主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