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口腔颌面外科高级职称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
A:V1出现异常Q波,V呈QS
B:V1-V3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
C:V3、V2的ST段斜型上抬,T波高耸呈帐篷
D:V1-V3ST段弓背型上抬伴倒置T波
E:V1-V’呈QS
局部麻醉药物普鲁卡因中加入肾上腺素的浓度是()
A:1/200
B:1/2000
C:1/20000
D:1/200000
E:1/2000000
拔牙时最容易损伤下牙槽神经的是()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近中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D:低位或埋伏阻生、且牙根靠近下颌管的第三磨牙
E:远中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氯乙烷麻醉适用于()
A:浅表的黏膜下脓肿切开
B:阻生牙的拔除
C:松动乳牙的拔除
D:浅表的皮下脓肿切开
E:牙槽外科手术
头颈部淋巴结检查的一般顺序应为下列哪项正确()
A:颏下、下颌下、颊部、腮腺、耳前、耳后、枕部
B: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颊部、下颌下、颏下
C:枕部、下颌下、颏下、耳后、耳前、腮腺、颊部
D:下颌下、颏下、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颊部
E:耳后、耳前、腮腺、颊部、下颌下、颏下、枕部
有关心电图各波段的含义错误的是()
A:P波为心房除极波
B: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
C:ST段和T波为心室复极波
D:QT间期为心室复极时间
E:Ta波为心房复极波
腭裂成形术后若发生穿孔,则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发现后立即手术修补
B:术后1~3个月行二期手术
C:术后3~6个月行二期手术
D:术后6~8个月行二期手术
E:术后8~12个月行二期手术
女性,30岁,身高164cm,体重75kg,BMI27.9,该患者属于以下哪种()
A:消瘦
B:1级肥胖
C:2级肥胖
D:超重
E:正常
边缘性骨髓炎最常见病因()
A:下磨牙根尖感染
B:上磨牙根尖感染
C:颌下间隙感染
D:智齿冠周炎
E:医源性
涎石摘除术的适应证为()
A:涎石在导管内,腺体有纤维化者
B:涎石在腺体内,腺体未纤维化者
C:涎石在导管内,腺体未纤维化者
D:涎石在导管与腺体交接处
E:涎石在腺体内,进食有明显肿胀者
普鲁卡因被逐渐弃用的原因是()
A:毒性大
B:易引起血肿
C:麻醉持续时间短
D:偶能产生过敏反应
E:血管收缩作用较明显
患者,女性,60岁。平素体健。因修复需要,要求拔除口内多个残根。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上颌尖牙残根拔除时常选用的麻醉方法是()
A:唇侧局部浸润麻醉
B: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C: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D: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E: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残根时常选用的麻醉方法是()
A: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B:上牙槽前神经阻滞麻醉
C: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D:颊侧局部浸润麻醉
E:舌侧局部浸润麻醉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拔除下前牙残根时常选用的麻醉方法是( )
A: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B:舌神经阻滞麻醉
C:颊神经阻滞麻醉
D:唇侧局部浸润麻醉
E:舌侧局部浸润麻醉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拔除下颌前磨牙残根时常选用的麻醉方法是( )
A: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B:舌神经阻滞麻醉
C:颊神经阻滞麻醉
D:唇侧局部浸润麻醉
E:舌侧局部浸润麻醉
女,45岁,劳累性呼吸困难、心悸1年余。体检:心尖区1S亢进及二尖瓣开放拍击声,并有舒张中晚期隆隆样递增型杂音,P2亢进,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前后叶同向运动,开放受限,瓣口面积为0.8cm2。如患者心律不规则,考虑心房颤动时,应注意是否出现( )
A:随呼吸改变的心律
B: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C: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
D:二联律
E:奔马律
我国最早有口腔生理、病理记载的医术是()
A:《圣济总录》
B:《内经》
C:《千金方》
D:《牙科学》
E:《太平圣惠方》
对于超声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
B: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C:可动态观察
D:容易穿透含气器官
E:难以穿透骨质
患者,男,19岁,面下1/3明显前突,∠SNA81°,∠SNB87°。牙科模型显示严重反牙合,前牙反覆盖12mm,后牙为近中咬合关系。颅颌面左右基本对称。初步诊断为下颌前突。该患者已行术前正畸。通常颌面部畸形的患者在术前需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如果该患者采用升支矢状劈开术,术中为防止损伤下牙槽血管神经束需采取的措施包括()
A:升支内侧水平截骨线应尽量远离下颌小舌和下牙槽神经血管束
B:内斜嵴较厚,有碍视野,术中可予磨低。
C:宜用裂钻做水平骨切口,尽量不用来复锯作水平切口
D:劈开骨时,多使用楔力,少用旋转力
E:升支内外侧所附着的肌肉软组织要充分分离,以保证术野的清晰
F:下颌体颊侧骨切开的部位应位于外侧骨板的内侧面,不宜过深进入松质骨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术前正畸的作用为()
A:参与牙颌面畸形的治疗
B:为牙颌面畸形患者制定出综合的治疗方案
C:术前排齐牙列、调整上下牙弓关系、矫正代偿性唇向或舌向倾斜的异常牙轴方向,为手术打下良好基础
D:减少分块截骨,减少手术风险和复杂性
E:减少手术后的复发
F:改善术前的容貌,为手术的调整奠定基础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根据术前的诊断分析,已确定该患者进行正颌治疗。该患者正颌治疗可选的术式有()
A: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
B:下颌前牙根尖下截骨术
C:颏成形术
D: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
E:上颌LefortⅠ型截骨
F:下颌体部截骨术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该患者通过下颌骨手术,术中左侧创口活动性渗血和血肿,这通常是由于损伤了以下哪些血管()
A:下牙槽动脉
B:面总静脉
C:腭降动脉
D:面后静脉
E:翼丛
F:舌动脉
下列不属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窦性停搏
E:房性逸搏心律
三叉神经周围支切除撕脱术主要适用于()
A: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
B:三叉神经第Ⅰ、Ⅱ支
C:三叉神经第Ⅱ、Ⅲ支
D:眶下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E:眶下神经和腭大神经
女性患者38岁,近5年多次于情绪激动或生气后出现四肢抽搐,伴颈后仰,两眼紧闭,过度换气,每次抽搐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患者无头外伤史,抽搐发作时未出现过舌咬伤和大小便失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CT及脑电图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癫痫大发作
B:晕厥
C:癔症
D:癫痫小发作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无张力的颈部整形手术切口拆线时间可提前至()
A:术后3天
B:术后4天
C:术后5天
D:术后6天
E:术后7天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牙牙合关系特点()
A:牙弓变宽
B:上、下颌间距离变短
C:牙合关系紊乱
D:下颌磨牙向颊侧倾斜
E:下颌切牙呈扇形散开
伴有骨质缺损的下颌骨骨折病例,应采用何种固定方法()
A:钛板固定
B:石膏帽
C:颌间结扎
D:骨间固定
E:颅颌弹性绷带加橡皮垫
以下关于“根管口”的解释哪个是正确的()
A:根管末端的开口处
B:髓腔的开口处
C:髓腔中根分叉的位置
D:髓室和根管交界的部分
E:根管最细的地方
早期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法宜选用()
A:包膜外摘除肿瘤+面神经解剖术
B:放疗
C:化疗加放疗
D:肿瘤及腮腺全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
E:肿瘤及腮腺摘除不保留面神经
直接盖髓术的禁忌证是()
A:根尖孔尚未形成的恒牙
B:外伤性因素露髓的年轻恒牙
C:有自发痛史的恒牙
D:意外穿髓、穿髓直径不超过0.5mm的恒牙
E:根尖孔已形成、机械性露髓范围较小的恒牙
关于咬肌间隙感染,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咬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
B:为临床不常见的颌面间隙感染
C:感染来源可来自下颌智牙冠周炎
D:临床特点为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的张口受限
E:若穿刺有脓液可及时切开引流
关于面弓转移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只用于可调节牙合架
B:可将下颌相对于TMJ的位置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
C:可将上颌相对于TMJ的位置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
D:制作的全口义齿易于达到牙合平衡
E:是确定并转移髁突铰链轴与上颌的位置关系
外伤时表皮破损,少量渗血,创面少许砂粒正确的诊断是()
A:擦伤
B:挫伤
C:挫裂伤
D:刺伤
E:切割伤
局麻出现并发症注射区水肿时的处理措施是()
A:局部热敷
B:理疗
C:封闭
D:给予消炎止痛药
E:按压人中
患者,男,11岁,下颌呈相对后退位,口唇闭合呈现口唇肌肉紧张,覆牙合5mm,覆盖9mm,四颗第一磨牙为Ⅱ类关系,上前牙拥挤明显,ANB角为10°,SNB角为84.5°,X线显示四颗第三磨牙存在,下颌Spee曲线明显。

第1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上颌前牙舌向内收,关闭间隙时,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A:Ⅲ类牵引
B:上尖牙近中放置扩大螺旋簧
C:在尖牙近中弯制垂直关闭曲
D:颌间垂直牵引
E:上颌磨牙近中移动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此患者远中移动尖牙的有效方法()
A:Ⅲ类牵引
B:尖牙的远中部弯制垂直关闭曲
C:颌间垂直牵引
D:扩大螺旋簧推尖牙远中移动
E:每个托槽单纯结扎

第3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按病因机制可分为()
A:牙源性错牙合
B:骨性错牙合
C:功能性错牙合
D:暂时性错牙合
E:以上都不是

第4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在排齐阶段,不可采用下列哪项措施()
A:弓丝末端紧靠颊面管的远中处给予回弯
B:摇椅性唇弓
C:口外力牵引装置
D:初始弓丝选用0.014英寸镍钛丝
E:使用扩大螺旋簧推尖牙远中移动

第5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促进下颌发育
B:促进上颌发育
C:抑制下颌发育
D:抑制上颌发育
E:抑制上颌发育,促进下颌发育

第6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矫正结束后,需保持的时间为()
A:1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以上
E:不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