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血细胞分析过程中不属于技术误差的原因是()
A:血液发生凝固
B:每次充液后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完全相同
C:使用器材不符合要求
D:采血部位不当
E:稀释倍数不准
常可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有()
A:白喉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百日咳鲍特菌
E:肉毒梭菌
前列腺液的作用,哪项是不正确的()
A:维持精浆的pH
B:参与精子的能量代谢
C:抑制细菌生长
D:促进精液的液化
E:E.可分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
有关谷氨酸的代谢与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可能有3种受体
B:PA病人CSF中谷氨酸含量减少
C:脑内谷氨酸来源于自身的合成
D: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E:谷氨酸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尿渗透量主要与下列物质有关的是()
A:尿液中溶质颗粒数
B:尿液中蛋白质、糖等大分子物质
C:尿液中溶质分子所带正电荷
D:尿液中溶质颗粒大小
E:尿液中溶质分子所带负电荷
属于纤溶活性测定的是()
A: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B: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
C:血浆D-二聚体
D:血浆蛋白C测定
E:束臂试验
关于羊水泡沫试验,错误的说法是()
A:方法简单,一般采用双管法,可进行床旁试验
B:羊水采集后一般应立即检查,否则置室温保存
C:振荡后两管液面均有完整的泡沫环为阳性
D:振荡后若第一管有泡沫环,而第二管无泡沫环为临界值
E:振荡后两管均无泡沫环为阴性
关于浆细胞白血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临床上呈现白血病的表现
B:外周血浆细胞增多
C:骨髓浆细胞明显增生
D:尿中可检出凝溶蛋白
E:不可继发于淋巴瘤等疾病
下列氨基酸混合液通过pH=10阳离子交换层析时,最后一个被洗脱下来()
A:天冬氨酸(pI2.77)
B:酪氨酸(pI5.66)
C:缬氨酸(pI5.96)
D:赖氨酸(pI9.74)
E:精氨酸(pI10.76)
皮组织的恶变称为()
A:癌
B:肉瘤
C:母细胞瘤
D:瘤
E:病
下列有关性激素性质和生物合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中孕酮主要由雌激素在卵巢中转化生成
B:DHEA及雄烯二酮为女性的主要雄性激素
C:E2主要由卵巢滤泡、黄体及妊娠时胎盘产生
D:E2为男性雌激素的主要来源
E:E3除孕期胎盘可直接分泌外,均为E2代谢产物
代谢性酸中毒,部分代偿的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
A:pH、[HCO-3]及BE均明显降低,PaCO2明显降低
B:pH、[HCO-3]及BE均明显降低,PaCO2增高
C:pH、[HCO-3]及BE均明显降低,PaCO2降低不明显
D:pH正常,[HCO-3]及BE均明显降低,PaCO2,明显降低
E:pH降低,HCO-3及BE正常,PaCO2增高
能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物质是()
A:胃泌素
B:ACTH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抑制素
E:甲状腺素
在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开始共同起作用的因子是()。
A:PF3
B:因子Ⅹ
C:因子Ⅺ
D:因子Ⅷ
E:因子Ⅱ
男,70岁,体检发现总胆红素、ALP、GGT明显增高,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病毒性肝炎
B:胆石症
C:肝硬化
D:溶血性黄疸
E:梗阻性黄疸
A群链球菌的主要鉴定试验是()
A:杆菌肽敏感试验
B:CAMP试验
C:马尿酸钠水解试验
D:Optochin试验
E: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
不是卟啉代谢产物的是()
A:尿卟啉
B:粪卟啉
C:δ-氨基-γ-酮戊酸
D:卟胆原
E:尿胆原
用于筛选MRSA的M-H琼脂中的抗生素含量为()
A:苯唑西林6μg/ml
B:苯唑西林8μg/ml
C:苯唑西林10μg/ml
D:甲氧西林6μg/ml
E:甲氧西林8μg/ml
下列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A仅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B:能转变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称维生素A原
C:维生素A有两种形式即A1和A2,二者仅来源不同,但化学结构相同
D:肝脏是维生素A含量最丰富的器官
E: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
大肠埃希菌中致病特点、生化反应等与志贺菌相似的是()
A:ETEC
B:EIEC
C:EHEC
D:EPEC
E:EAEC
以下染色法观察荚膜效果好的是()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美蓝染色
D:墨汁染色
E:吉姆萨染色
住院病人尿液常规检测推荐的标本是()
A:随机尿
B:晨尿
C:餐后尿
D:12h尿
E:24h尿
用于细胞培养的小牛血清()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干热灭菌法
D:滤过除菌法
E:紫外线照射
可能与龋齿有关的病原菌是()
A:艰难梭菌
B:大肠埃希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白色念珠菌
E:变异链球菌
应接种于血琼脂斜面保存的菌种是()
A:肠道杆菌
B: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沙门菌
在补体系统中既参与经典激活途径也参与替代激活途径的组分是()
A:C1
B:C2
C:C3
D:C4
E:B因子
颗粒常覆盖在细胞核上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一期止血筛选试验()
A:束臂试验
B:凝血酶时间测定
C:KPTT试验
D:BT
E:CT
弥散性血管内溶血易见()
A:嗜多色性红细胞
B:碱性点彩红细胞
C:靶形红细胞
D:巨红细胞
E:裂片细胞
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原理的基础是()
A: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电阻的变化
B: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存在大小的差异
C: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存在结构差异
D: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的性质不同
E: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可以通过计数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