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日,他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要坚持唯心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
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
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
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经过改造,符合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人物左右肩膀之间的动态点连线和臀部的左右动态点的连线称为()。
A:方向线
B:动态线
C:动向线
D:重心线
“城市”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实际上,今天人们眼中的“城市”与古人眼中的“城市”并不完全相同。《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这表明,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A:政治经济地位不同
B:占地范围与规模不同
C:古今城市功能不同
D:城市的繁荣程度不同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人体在空间的位移。
A:动作的速率
B:动作的速度
C:动作的时间
D:动作的位移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
A:“石头的史书”
B:“凝固的音乐”
C:“巅峰性的艺术成就”
D:“具有双成性的造型艺术”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的实验研究中运用的一种方法。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
A: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B:实施素质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在课程导入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扮演“编剧”“导演”和“剧务”的角色,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受和积累的情感很快会化为对知识的探究动力,之后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下列哪项比较符合以上的描述?()
A:温故导入
B:设疑导入
C:机变导入
D:创境导入
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石拱桥》《桥之美》等文章后,对各式各样的桥的姿态、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兴趣,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设置了一堂有关桥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下列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适合本课的是()。
A:全面了解桥,掌握桥的名称由来,领略丰富的桥文化
B: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注明索引资料的出处
C: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现象的习惯,并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
D:培养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中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得是香喷喷的稻米饭
C:下午边看《窦娥冤》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的瓦舍听书
Excel工作表中,B4:E6单元区域内包含的行数和列数分别是()。
A:3,4
B:4,6
C:6,4
D:4,3
下列哪项是肌肉痉挛后不可用的处理方法?()
A:牵引痉挛肌肉
B:保暖
C:可配合局部按摩
D:用力收缩痉挛肌肉
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叫()。
教师渊博而深广的专业知识以及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体现在()
A:忠诚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C:言传身教、以理服人
D:结合实际谈古论今
E: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运动性腹痛的是()。
A:胃肠痉挛
B:肝脾淤血
C:呼吸肌痉挛
D:阑尾炎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哪位画家被誉为是新古典主义的先驱()。
A:普桑
B:大卫
C:安格尔
D:米勒
“体谅模式”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
A: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的纠纷
B: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C:用法律维护市容市貌
D:用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这要求公民()①都应成为税款的征收者,维护国家利益②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③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④消费时应索要发票,为国家的税收作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方案》规定,学生每完成18个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察评价,可获得1学分,并且每个高中学生需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在高中音乐课程的6个模块中,“音乐鉴赏”为2学分,那么针对这门课,学生应该上够几个学时才算完成呢?()
A:18
B:24
C:36
D:48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郦道元《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单元导语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课文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课文导语三峡风光,关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课后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色。3.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比较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八年级,48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1.回答课后练习中的第3题。2.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990年8月,在通往莫斯科红场的一条主要大街上,挂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标语上写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苏共的威信降低
B:国家权力应从党的系统转移到苏维埃
C:借鉴西方分权致使权力转移到民主派
D:标语显示思想混乱派系纷呈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