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神经外科学高级职称

脑囊虫病是通过哪种途径感染的()。
A:内在自身感染
B:外在自身感染
C:外来感染
D:呼吸感染
E:内在自身感染,外在自身感染及外来感染

患者男性,因“突发头痛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小时”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发病时情绪激动,血压200/120mmHg(1mmHg=0.133kPa)。查体:意识清,精神差,入院血压170/11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抵抗感不明显,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右侧巴宾斯基征(+)。入院CT:左侧基底核区出血,血肿大小约为3cm×4cm×4cm。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血肿形成最可能的原因是()
A:动脉瘤破裂出血
B: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C:高血压脑出血
D: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肿瘤出血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责任动脉可能是()
A:左侧豆纹动脉
B:右侧豆纹动脉
C:基底动脉
D:左侧眼动脉
E:左侧后交通动脉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不宜采取的诊疗行为是()
A:给予脱水药降颅内压,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甚至发生脑疝
B:行心电监护,积极控制血压
C:完善病史及相关检查,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
D:卧床、吸氧,保持情绪稳定及大、小便通畅,对症处理
E:立即急诊行血肿清除术
从高空坠落右枕部着地,患者伤后进性意识障碍,左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A:左侧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B:右侧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右侧额颞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D:左侧额颞极挫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E:右侧后颅窝小脑血肿
关于颅内压增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喷射性呕吐多见
B:后期带伴视力障碍
C:在婴幼儿头痛出现较早且较重
D:持续性头痛是主要症状之一
E:某些病例可始终不出现“三主症”
小脑幕裂孔疝时,出现意识障碍的损害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丘脑
C:中脑
D:桥脑
E:延髓
弥散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有()
A:大脑半球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直径<2mm
B:胼胝体出血
C:脑室内出血
D:基底核区出血
E:大脑皮质出血
颈内动脉的分支中跨越视交叉后上方的是()。
A:脉络膜前动脉
B:脉络膜后动脉
C:大脑前动脉
D:大脑中动脉
E:眼动脉
舒张期颅内压略有增高。( )
关于脑膜瘤,叙述正确的是()
A:多为良性肿瘤
B:男性较女性多见
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脑膜瘤EMA多为阴性
D:是颅内发生率最高的肿瘤
E:最常发生于颅窝
关于脉络丛肿瘤,描述正确的是()
A:脉络丛乳头状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多见,主要见于10岁以下儿童
B:手术切除肿瘤前注意阻断供血动脉以利于手术中减少出血,对于未能完全切除肿瘤而不能缓解脑积水者,应当作分流手术,如为脉络丛乳头状癌术后应予以放射治疗
C:肿瘤生长在侧脑室者半数有对侧轻度锥体束征;位于3脑室后部者表现为双眼上视困难;位于颅后窝者表现为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及共济运动障碍等
D:脉络丛乳头状瘤组织学相当于WHOⅠ级,脉络丛癌相当于WHOⅢ级
E:脉络丛乳头状癌是脉络丛乳头状肿瘤的恶性亚型,显示间变特征,常侵及周围脑组织,CSF转移比较少见
帽状腱膜下血肿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均需用切开引流
B:若血肿巨大需用穿刺抽除积血加压包扎
C:均需抗生素预防感染
D:巨大血肿易引起中线移位故脱水治疗
E:均需静脉输血抢救休克
动脉瘤破裂形成血肿的发生率,下列哪种动脉瘤最高()。
A:前交通动脉瘤
B:后交通动脉瘤
C: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D: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E:基底动脉动脉瘤
硬脊膜动静脉瘘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椎管内静脉高压
B:动脉“盗血”
C:自发性出血
D:占位效应
E:相应脊髓节段水肿
下述关于颅内肿瘤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胶质瘤很少起源自星形胶质细胞
B:儿童期颅内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
C:成人颅内肿瘤多发生于大脑半球
D:女性发病占优势的颅内肿瘤多为脑膜瘤、泌乳素腺瘤
E:胶质母细胞瘤及转移瘤在老年人常见
男性,34岁,上厕所时向后摔倒,枕部着地,昏迷40分钟。醒后对伤情记忆不清,呕吐3次。急诊检查:神清,嗜睡,枕部皮肤裂伤,出血已停止,余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头部CT见双额极少许混杂密度影。X线片示枕骨纵向线状骨折。此时病人呼唤可睁眼,回答问题错误,压眶可定位,CCS为()。
A:5分
B:8分
C:10分
D:12分
E:15分
关于弥漫性轴索损伤,叙述错误的是()
A:造成广泛的大脑皮质损伤
B:意识好转后,可因继发脑损伤而再次昏迷
C: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的昏迷时间较长
D:昏迷原因主要是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失去联系
E:CT可见皮髓质交界处、胼胝体等区域有多个点状出血灶

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致右额颞部着地受伤,伤后意识不清,30分钟后清醒,醒后头痛、呕吐,伤后3小时出现意识障碍”来诊。颅脑正、侧位X线片示右颞部线状骨折,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颅脑CT示右颞梭形高密度影,脑室中线受压移位。入院时右侧瞳孔散大。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颞硬膜下血肿,脑疝
B:右颞硬膜外血肿,脑疝
C:右颞脑挫伤,脑疝
D:右颞脑内血肿,脑疝
E: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急诊首先应该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静脉输注止血药
B:20%甘露醇静脉输注
C:冬眠物理降温
D:气管切开
E:血肿清除术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治疗的根本措施是()
A:静脉输注止血药
B:20%甘露醇静脉输注
C:冬眠物理降温
D:气管切开
E:血肿清除术
Chamberlain线
脑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中最主要的处理原则是()
A:清除颅内金属异物
B:充分修剪创缘皮肤
C:严密缝合或修补硬脑膜
D:及时使用广谱搞生素
E:伤口皮下放置引流条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哪项正确()
A:大部分生长活跃,病程较短
B:最常见症状为癫痫
C:颅内压增高一般出现较早
D:X线平片钙化较其他神经上皮性肿瘤少见
E:CT平扫多为高密度病变
位居延髓的神经核团是( )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面神经核
C:展神经核
D:上泌涎核
E:疑核
脑脊液快速流出后病人突然昏迷,双瞳散大,光反应迟钝。首先考虑的原因可能为()。
A:肿瘤卒中
B:穿刺损伤
C:小脑幕切迹上疝
D:休克
E:低颅压
头部外伤后昏迷半小时,患者醒后即发现右侧肢体轻瘫,腰穿呈血性脑脊液,以后逐渐好转。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脑震荡
B:脑挫伤
C: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D: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E:脑内血肿
以下手术入路不适合治疗颅内脊索瘤的是()
A:经额底入路
B:额颞经海绵窦入路
C:经纵裂经胼胝体入路
D:内镜下经鼻入路
E:远外侧经髁入路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指()
A: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上缘平面
B: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
C: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下缘平面
D: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下缘平面以下
E: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5mm以下
听神经瘤的供血动脉主要来源于()
A:小脑上动脉
B:小脑前下动脉
C:小脑后下动脉
D:基底动脉
E:椎动脉
关于MRI在颅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多用于急性颅内血肿的诊断
B:可用于非急性颅内血肿的诊断
C:急性期:T加权像为等信号,T加权像为较高信号
D:亚急性期:T和T加权像为高信号,血肿中心可显示为低信号
E:慢性期:T加权像为等信号,T加权像周边低信号,中间高信号
患者男性,45岁。因“头部外伤后意识不清4小时”来诊。患者骑电动车与汽车相撞后后枕部着地,当时即意识不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失,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6分,双侧上肢刺痛屈曲,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无脑脊液鼻漏、耳瘘。颅脑CT提示:双侧额叶不规则高信号区,周围水肿明显,双侧脑室额角受压明显,考虑脑内血肿形成,量约50ml。 关于该患者的手术治疗,不正确的是()
A:手术应采用骨窗或骨瓣开颅术
B:仅行去骨瓣减压术,不必清除硬脑膜下血肿及挫碎糜烂脑组织
C:若手术清除血肿后颅内压缓解不明显,扪之有波动时,应行穿刺
D:对疑有血肿破入脑室者,应行脑室穿刺引流
E:必要时术中需采用超声波探测,以排除深部血肿
F:颅内压监测容易诱发感染,尽量不予以放置
对硬脊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椎间孔处与脊神经外膜相续
B:与椎管内面骨膜间的间隙称硬脊膜外隙
C:于第2骶椎向下逐渐变细并包裹终丝,末端附于尾骨
D:硬脊膜外隙内仅有脊神经根
E: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并与颅内硬脑膜相续
患者,男性,40岁。因言语不利、颈肩痛并双手肌肉萎缩4年收入院。体检:神清,吟诗样语言,面部不对称,后发际低,双侧C4-T3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双手鱼际肌萎缩。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开颅术后半年,再次出现头痛伴呕吐,瞳孔不等大,考虑可能发生了()。
A:颅内肿瘤
B:颅内出血
C:颅内感染
D:颅高压
E:以上均可能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例首先考虑诊断为()。
A:颈段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
B:颈胸段脊髓空洞症
C:颈椎管狭窄
D: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E:颈胸段脊髓髓内肿瘤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的首选检查是()。
A:头颅平片
B:脊髓碘水造影
C:腰穿+动力试验
D:头、颈部MRI
E:颈椎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