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以下关于中枢兴奋药的使用中哪项正确()
A:周末不需用药
B:需要终生服药
C:应在晚上服用
D:可以用于合并抽动障碍者
E:6岁以上患者适用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 )
当面临“两难”或“两可”的选择时,可采用()、逃避、()和()策略。
临床上影响妄想的精神状态
不包括
()
A:意识障碍
B:情感状态
C:智能障碍
D:昏迷状态
E:生理缺陷
有关苯丙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B:长期使用能导致幻觉、妄想
C:滥用者常出现瞳孔缩小
D:苯丙胺较难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
E:长期使用可出现明显的暴力、伤害和杀人犯罪
关于团体咨询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咨询者由1~2人组成
B: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
C:求助者组成的团体人员越多越能起到团体的助长作用
D:团体成员应有共同的发展课题或心理问题
E:由有经验的咨询者进行指导
儿童大脑发育的第一个快速期是在( )
A:2~3岁
B:3~4岁
C:3~5岁
D:4~5岁
E:5~6岁
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哪项正确()
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
B:心理、社会因素不会引起躯体疾病
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E: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设法直接抑制应激引起的生理唤起及相关症状,这种应对方式称为( )
A:防御机制
B:重新评价
C:减轻紧张
D:松弛反应
E:事先应对
()中,机体几乎调动了所有的能量,全神贯注地去实现目标。若压力源在此期间消失,机体可迅速恢复体内平衡。
A:意识期
B:警戒期
C:抵抗期
D:衰竭期
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相冲突的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青少年期
E:成年早期
精神分析学说关于性欲发展阶段第三期是指( )
A:口欲期
B:肛欲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E:生殖期
在心理治疗中用以明确心理障碍有无及其性质的技术是()
A:人际交往技术
B:心理诊断技术
C:心理治疗技术
D:心理护理技术
E:心理测量技术
患者男,9岁3个月,小学三年级学生,第1胎。母孕期胎儿胎动较多,动作幅度较大。由于“胎盘老化”,于预产期前1周出生,顺产,Apgar评分为10分。1岁会讲话、走路,明显较其他婴儿“费神”,学步期间不断摔伤膝部、下颌等部位。3岁入幼儿园,活动明显较多,喜欢参加幼儿园中的各种游戏,是班上的“活跃分子”。6岁入小学,很快熟悉班级及学校情况,上课时不断与同学讲话,当同学不与之说话时则自言自语,或学小狗叫。不断撕纸屑、将橡皮切成小块放在同学衣领中,做事情丢三落四。经常将“b”写成“d”,“p”、“q”不分。做功课拖拖拉拉,一边做作业一边玩,不断去喝水、插话、吃东西。二年级以后上课时不能集中听课达10min,坐在教室中看似在听课,实际上在走神。下课后与同学追逐,过马路时不管来往车辆而直冲过去。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平均每门功课由一年级时的90分降到现在的70分。可能的诊断是()
A:学习困难
B: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C:广泛性发育障碍
D:抽动障碍
E:童年广泛性焦虑障碍
学会解释消极情绪、认知曲解以及发现唤起应激的因素,帮助认知调整,达到降低应激反应的方法称为( )
A:自我压抑
B:自我调节
C:自我支配
D:自我意识
E:自我理解
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特征()。
A:情绪易起伏波动
B:情绪的心境化
C:情绪的文饰现象
D: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
心理生理症状是指当一个人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时,经常伴随有一些生理症状。如食欲不振、睡眠功能紊乱、失眠、头部不适感等。
强制性觅药行为是指使用者冲动性使用药物,不顾一切后果,是自我失去控制的表现,是患者本身意志薄弱、道德败坏的结果。( )
下列药物可用来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替代治疗的是()
A:可乐定
B:纳洛酮
C:美沙酮
D:纳曲酮
E:吗啡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 )
A:女性15~25岁,男性20~30岁
B:男性15~25岁,女性20~30岁
C:女性55~65岁,男性60岁以上
D:男性55~65岁,女性60岁以上
E:女性45~55岁,男性50~55岁
关于易性症,以下正确的是( )
A: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4
B:易性症患者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
C:易性症患者有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
D:易性症患者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E:易性症是一种性身份障碍
患者男,26岁。诉每次在电梯里或在飞机上,就出现心慌、多汗、紧张、烦躁不安,有时甚至胸闷,恶心。因而常回避坐电梯和飞机。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焦虑症
B:恐怖症
C:神经衰弱
D:躯体形式障碍
E:强迫症
患者女,4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服氯氮平维持治疗,病情稳定,有自知力,一直能坚持工作。此次患者前来门诊诉受到周围人的歧视,自己觉得得了精神病低人一等,没有前途,难以根治,因而不愿继续服药,也不愿去单位上班,不愿与人交往。此时患者的主要症状是()
A:关系妄想
B:牵连观念
C:抑郁
D:社交障碍
E:情感淡漠
不符合谵妄的一般临床特点是()
A:起病急、发展快
B:持续时间长
C:起病慢,进行性发展
D:病情波动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E:多数患者有后遗症
以下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控制兴奋躁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用于苯二氮类药物控制兴奋疗效不佳时
B:选用镇静作用强的药物
C:若需快速控制兴奋,可注射给药,常用氯丙嗪25~50mg/次或氟哌啶醇5~20mg/次
D:兴奋程度较重者可静脉给药
E: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镇静作用较弱,一般不用于快速控制兴奋
异装癖
()又被称为强制策略。奉行这种策略者,往往只图满足自身目标和利益却无视他方的目标和利益,常常通过权力、地位、资源、信息等优势向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对方退让、放弃来解决冲突问题。
A:合作策略
B:回避策略
C:妥协策略
D:竞争策略
遗忘综合征的特点有()
A:无意识障碍
B:智能相对完好
C:远事记忆障碍
D:定向力障碍
E:虚构
关于神经症的流行病学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内报道患病率在5%左右
B:不属于高发疾病
C:男性高于女性
D:以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
E:国内1982年流调资料患病率为2.2%
目前的观点认为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生物学机制是()
A:伏隔核5-羟色胺功能亢进
B:伏隔核5-羟色胺功能低下
C:基底节多巴胺受体敏感性降低
D:基底节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增高
E:伏隔核多巴胺受体敏感性降低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