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
A:区域性环境规划
B: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
C: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
D:当地的城市规划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设在下列地区的是()。
A:居民密集居住区
B: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C: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D: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E: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为主。
A:潜水
B:承压水
C:包气带水
D: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种类有()。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进行工业污染源的调查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
运行期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分别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运行近期
B:运行远期
C:运行中期
D:运行后期
某厂排气筒高20m,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关于采样频率表述正确的是()。
A: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
B:每2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C: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
D: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五类,其中()地下水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A:Ⅰ类
B:Ⅱ类
C:Ⅴ类
D:Ⅳ类
对环境标准工作中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统一规定,这类环境标准称()。
A: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C:国家环保总局标准
D: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规划方案的()。
A:影响因子识别
B:影响范围识别
C:影响程度识别
D:时间跨度识别
当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的评价范围是()。
A:半径30km的圆形区域
B:边长45km矩形区域
C:边长50km矩形区域
D:半径25km的半圆形区域
水质调查所选用的水质参数包括()。
A:常规水质参数
B:一般水质参数
C:特征水质参数
D:水文水质参数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
A: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B: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险识别
C:项目所处气象条件风险识别
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厌氧发酵的产物主要是()。
以下关于我国环境标准各自的特点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规划方案分析时,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可以不进行分析的是()。
A:开发区总体布局
B:各规划之间的协调性
C: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
D:开发区内具体项目装置配置的合理性
某中型新建项目,属于当地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应按()进行。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一级或二级评价
开发区污染源的污染排放量估算方法包括()。
A:排放系数法
B:数学模型法
C:调查核实法
D:类比分析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体现完整性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A:工程内容
B:影响时段
C:影响因子
D:作用因子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涉及大量征用土地和移民搬迁,或可能导致原址居民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发生大的变化的开发区规划,环评中需设置()分析专题。
A:农业环境影响
B:土地利用变化
C:基本农田及土地环境质量
D:社会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
A:区域可持续发展
B:区域的生态敏感性
C:生态完整性
D:生态功能性
下列()行业属《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适用范围。
A:管道运输
B:牧业
C:海岸带开发
D:区域、流域开发
E:高压输变电线路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
A:削减达标后的源强
B:工程分析中确定的源强
C:初步工程分析中确定的源强
D:无组织源的源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点/层。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点布设时,当边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边界外1m、高于围墙()以上的位置。
A:0.5m
B:0.8m
C:1m
D:1.2m
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情况,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4a执行。
A:2010年12月31日后建成运营的铁路
B: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的铁路建设项目
C:2011年1月1日后建成运营的铁路
D: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
E: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服务期满后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A:应该完全相同
B:彼此不一定相同
C:建设期和生产过程应该相同
D: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应该相同
大气环境所有评价等级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
A:小于2km
B:小于5km
C:小于6km
D:小于8km
以下不适用《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有()。
A:含汞废物填埋
B:含放射性废物填埋
C:卤化物溶剂填埋
D:含氰化物填埋
某小河断面宽深比25,预测河段弯曲参数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可简化为()。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弯曲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