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证据学》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主要在于()。
A:督促执法机关守法
B: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C:保障当事人的安全
D:制止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
物证是以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
国家机关制作的文书作为证据使用一定是公文书证。
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A:法定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D:神示证据制度
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A:公众周知的事实
B:自然规律及定理
C: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所确认的
D: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
下列情况应当进行司法认知的是()。
A:本国法律
B:外国法律
C:众所周知的事实
D:裁判上显著的事实
实物证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等方式进行的。
A:勘验
B:扣押
C:调取
D:查封
某法院在审理一起杀人案件中,仅有被告人在公安阶段的认罪供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适用自认规则,可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
B: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C:如果有其他的间接证据能够相互印证的可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
D:属于直接证据,可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

公安机关在秦某被抢劫一案发生两周后,在某旧货市场抓获了正在出售一部“奥林巴斯”相机的李某。该“奥林巴斯”相机上标明的型号及编号与秦某手中购买相机的发票记载相同。经过对“奥林巴斯”相机的辩认,秦某指出相机镜头盖内刻有自己的名字,相机上还有两个月前修理时换的取景镜的粘贴痕迹。据此公安机关确定该相机就是秦某被抢的相机。但由于被抢的时候秦某没有看清犯罪嫌疑人的相貌,无法确认是李某进行抢劫。李某否认实施抢劫,他辩解说相机是他前几天在旧货市场从别人手里以低价买进的,但不知道卖主的姓名地址。李某的同乡作证说,听李某讲其前几天在旧货市场上买了一部照相机。公安机关在随后的侦查中未收集到其它有价值的证据。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本案中,公安人员调查收集到了哪些法定证据?(请按照证据种类,如物证、书证、被害人陈述等分类列举)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公安人员收集的证据中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实物证据?
精神病人不能做证人。
直接证据是()。
A:直接证据
B:原始证据
C:间接证据
D:传来证据
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如何理解和适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证明的法律性表现在()。
A:证明的主体由法律规定
B:证明对象和标准由法律规定
C:证明的主要程序由法律规定
D:证明的方法和手段由法律规定
在甲诉乙借款纠纷一案中,有甲出具的由乙签名的借条一张。该借条内容为:今借甲人民币3000元整,一个月以内返还。2010年3月20日。该借条属于()。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传来证据
简述证据的分类和证据种类的区别。
非法证据规则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
简述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
简述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
我国古代证据之王为()。
A:书证
B:物证
C:口供
D:证人证言
从推定的效果进行划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
神示证据制度是一种非科学的证据制度。
证明责任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某日,张某在某小区外蒙面持铁棍抢劫女青年李某。在威胁要打死被害人后,抢了李某的钱包、手机、钻石项链后丢下面罩、铁棍逃走。张某的抢劫行为被开车经过的出租司机王某看到,同时被小区的监控录像机录下。 公安机关根据报案,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提取了张某丢下的面罩、铁棍,并调取了小区的监控录像。  
公安机关在张某家将张某抓获,查获李某的钱包、手机、钻石项链。
张某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 
出租司机王某和被害人李某分别到公安机关对案情作了陈述。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此案中,公安机关收集了哪些法定证据?(请按照证据种类,分别列举。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中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实物证据?
在法庭上,原告李某诉称:被告张某于2005年6月3日曾向我借款1万元,至今未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借款。原告李某仅提供了被告张某手书“张某向李某借款1万元。2005年6月3日”借据复印件一张(借据的原件已经丢失)。原告李某提供的借据复印件在张某承认借款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作为认定“被告张某于2005年6月曾向原告借款1万元”依据?其法律依据和理由是什么?
试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异同。
证明标准又称()。
A:证明要求
B:证明责任
C:证明任务
D:证明义务
简述成为鉴定人的条件。
事实推定和推论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提出反证。
以当事人陈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
A:确认性陈述
B:辩论性陈述
C:否定性陈述
D:承认性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