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级专业技能

下列不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的是()。
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知行一致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MMPI效度量表的F得分升高的意义可能是()。
A:受测者不认真或理解错误
B:伪装疾病
C:疾病较重
D:防御较强
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中有时间限制的分量表是()。
A:算术
B:木块图案
C:数字符号
D:词汇
应对方式问卷各分量表因子分的记分为()。
A: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
B: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乘以条目数
C:分量表单项务目分之和除以分量表条目数
D:加权后的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除以条目数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家在农村,排行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弟。 自我陈述:近一年来记忆力下降,没精神看书,逻辑分析能力下降,紧张,害怕考试,害怕老师为难我,睡不好觉,白天没精神,食欲下降,身体也比以前瘦了,曾去医院查过内科和神经科,吃过一些药,没有效果。这半年更严重了,才来您这里。 了解资料:求助者的家长反映,该求助者自幼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为了让他上大学,姐姐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因为自己的皮肤黑,同学给他起外号叫小泥鳅,上了大学后,拼命学习,立志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改变家里的境况。 咨询过程:经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该求助者一方面内心有点自卑、胆怯。另一方面又很自负,觉得别人没他聪明,有时也看不上老师,对有些老师不够尊敬,内心害怕被老师处罚。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认知上有了改变,症状有了明显改善,顺利通过了考试。 提问资料: 求:我主要是精神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逻辑思维能力也下降了。我是学工科的,逻辑分析能力不行,作业也没法做了。 咨:你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睡眠、饮食方面。或者身体的其他方面? 求:睡觉不好,晚上睡不着,常常做梦,早上醒得早,白天没精神。有时候耳朵还嗡嗡作响吃饭也不香,吃不多,最近…. 咨:行了,我看出来了,你的脸色也不好,你这段时间确实挺痛苦的,你先做个心理测验吧。 求:还需要做测验呀? 咨:通过测验,我可以对你的资料了解得更全面。你把抑郁量表、焦虑量表、SCL-90、MMPI、EPQ、UPI你都做做吧。 求:这些都要做么?少做几个行么? 咨:你怎么能嫌多呢,这不都是为你好么? 诊断的确立应该由()。
A:上级心理咨询师来确立
B:专家共同会诊确立
C:与求助者协商确立
D:心理咨询师接受上级指导确立
某事件刺激量等于该事件影响程度×()×该事件发生次数。
A:正性事件刺激量
B:负性事件刺激量
C: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
D:该事件的持续时间
在应对方式问卷中,发现"解决问题"、"退避"是应对因子关系序列的两级,依据这个发现,六个因子的排列顺序是()。
A: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
B:退避→自责→求助→合理化→幻想→解决问题
C:退避→求助→合理化→幻想→自责→解决问题
D: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求助→解决问题
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概述咨询师自己叙述的内容
B:后者是概述求助者自己叙述的内容
C:前者较后者对求助者的影响小
D:后者较前者更为主动、积极
下列关于离差智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所得的商数
B:实足年龄除以心理年龄所得的商数
C:受测者成绩与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D:受测者成绩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
A:进行心理诊断
B: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C:进行心理测验
D: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是()。
A: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
B:消除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
C:拥有较现实、较理想、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D: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用行为塑造技术时,应该对求助者使用()刺激物。
A:最强有力的
B:适中的
C:最弱的
D:毫无危险的
使用心理测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
B: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来选择恰当的测验项目
C: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施测
D:只有在求助者同意并愿意配合时,才可以实施
心理咨询师对保密的理解不应该是绝对的,一般在()的情况下有保密例外。
A:求助者家属强烈地要求获知咨询的内容
B:求助者企图自杀
C:求助者准备采取杀人、爆炸等方式报复他人
D:求助者所在单位的最高领导要求了解求助者咨询的内容
()测验分量表可以用做跨文化研究。
A:领悟
B:数学符号
C:图片排列
D:知识
关于定势,正确的说法包括()。
A: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B:有时会促进问题解决
C:有时会干扰问题解决
D: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SCL-90的评分中,所谓阴性项目数指的是单项分()的项目数。
A:=1
B:≥1
C:=2
D:≥2
以下对倾听描述正确的是()。
A:全神贯注,倾心地听
B:不随意打断和加入评论
C: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D:抓住会谈中的关键点
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
A:让求助者感到快乐
B:引导求助者的谈话朝着一个方向深入
C:使咨询师可以少说多听
D:促进会谈继续下去
简述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一女咨询者,35岁,某大学教师。三个月前因出国问题与领导争吵,而后逐渐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未来悲观失望,认为领导和同事都疏远她,常有怨天尤人的表现。能主动求医,接触良好。其主要的情绪反应是()。
A:焦虑
B:恐惧
C:愤怒
D:抑郁
李小明,男,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与同学关系紧张,存在偷窃行为一年多。自我陈述:从上小学开始因自己个子矮小,同学们都叫我"李矮子",心里感到很难受,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校成绩一般,有些调皮捣蛋,喜欢去招惹别人,稍不顺心就发脾气,班上同学都不愿意与自己玩,看到其他同学一起玩得很开心,既羡慕又妒忌,但自己做不到,感到同学们看不起我,内心痛苦不安,很希望与同学交朋友,希望自己也能被同学们喜欢,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为了讨好别的同学,有时将家里的东西拿给同学们吃,甚至有好几次拿爸爸妈妈的钱买东西给同学吃,以获得同学的尊敬与好感,能与自己一起玩,还有一次到超市偷东西给同学吃而被捉住,送交学校处理。了解资料:3岁以前发育正常,3岁时因发烧用药致左耳有轻微听觉障碍,性格偏内向,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对孩子不关心,做错了事就打骂,说他没用。提问资料:小明因偷超市的东西被抓后,被送交学校处理。下面是辅导老师的咨询过程:辅导老师:听说你偷了人家的东西?学生:恩……辅导老师:你偷了多少?学生:我拿了5罐果汁。辅导老师:拿那么多做什么?学生:我要拿去请同学喝。辅导老师:为什么要请同学喝?学生:他们都不跟我玩,我想请他们喝了果汁,他们就会跟我玩了。辅导老师:要请同学喝也应该用钱买呀!怎么能偷呢?学生:我没有那么多钱。辅导老师:没有钱就不要请客呀!偷东西多丢脸呀!年纪这么小就不学好,将来还得了?以后再偷东西,就要惩罚你了,知道吗?学生:知道了。辅导老师:好了,赶紧回教室上课,以后千万不要再偷别人东西了。

第1题,共12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咨询过程的突出特点是()。
A:求助者缺乏主动性
B:心理咨询师采用了面质技术
C:心理咨询师进行了导入性谈话
D:心理咨询师运用了具体性技术

第2题,共12个问题
(多选题)你认为还需要了解()资料。
A:家庭背景
B:同学关系
C:成长历史
D:婚恋情况

第3题,共12个问题
(多选题)在上述咨询过程,心理咨询师使用了()。
A:内容反应
B:封闭式提问
C:情感反应
D:开放式提问

第4题,共12个问题
(多选题)在上述咨询过程,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无效助人行为是()。
A:责备
B:训诫
C:忠告
D:安抚

第5题,共12个问题
(多选题)在上述咨询过程,心理咨询师犯的错误是()。
A:缺乏共情
B:不接纳求助者
C:违反了保密原则
D:违背了中立原则

第6题,共12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要评定求助者的病理人格,你认为可选的测验是()。
A:UPI
B:EPQ
C:16PF
D:MMPI

第7题,共12个问题
(单选题)该案例咨询的切入点是()。
A:如何与人交朋友
B:如何不再偷东西
C:如何进一步了解事情原因
D:如何与该生建立良好信任的协调关系

第8题,共12个问题
(多选题)该案例的症状表现是()。
A:自卑
B:躯体症状
C:强迫症状
D:人际关系紧张

第9题,共12个问题
(单选题)该案例还需收集的资料有()。
A:同学关系
B:家庭教养
C:个性特征
D:心理测试结果

第10题,共12个问题
(单选题)该求助者咨询的近期目标是()。
A:克服自卑
B:如何交朋友
C:认识自己
D:提高学习成绩

第11题,共12个问题
(单选题)该求助者咨询的远期目标是()。
A:克服自卑
B:如何交朋友
C:认识自己
D:提高学习成绩

第12题,共12个问题
(多选题)针对该求助者你认为目前应选用的测验是()。
A:SCL-90
B:Raven’sTest
C:MMPI
D:WISC-CR
关于真诚,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真诚可以使求助者以真实的自我和咨询员交往,坦然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
B:真诚就是说实话,有什么说什么
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
D:真诚是指咨询师以"真实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
求助者:"我困惑了很久,一直没有告诉我父母我想退学,我不敢和他们谈这事,因为我担心他们受不了"。以下哪一项的释义做的最好?()
A:咨询师1:"你想退学,但是你怕父母不同意,是吗?"
B:咨询师2:"你想退学,但你担心父母不同意,说明你还是有点留恋校园生活的,是吗?"
C:咨询师3:"听起来好像因为你父母的反应,你还没有找到告诉他们自己想退学的方法,是吗?"
D:咨询师4:"听起来好像因为你父母的反应,你还没有敢告诉他们想退学的事,你要鼓足勇气,因为你迟早要说的,是吗?"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7岁,机关公务员。
案例介绍:一个多月前,求助者为了给煤气表插卡续费而爬进厨房的灶台下面,突然感觉胸闷、心悸,呼吸不畅。赶忙爬出来后又感觉有些头晕,到阳台打开窗子后做了几次深呼吸才缓过来。当晚睡觉时心情烦躁,又出现了胸闷等症状,到阳台站立片刻后症状消失。此后,求助者在任何地方,只要一想到自家灶台下的煤气表,就感觉压抑,继而胸口憋闷、呼吸不畅,有时伴有头晕、头痛和出汗。曾几次到不同医院反复就诊,均未查出器质性疾病,但求助者仍不放心,因此而心烦、失眠,食欲下降,非常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老家在农村,父母对其期望很高,进入政府机关
后更希望他能出人头地。求助者内向,好胜心强。在工作中曾竞聘失利,影响了情绪。
现在经常借故不参加各种聚会,在工作上也出现了几次较大的失误。感觉父母和姐姐对他没有升职有些失望。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该求助者的性格特点包括()。
A:内向
B:争强好胜
C:自信
D:任劳任怨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属于()。
A:没有受损
B:轻度受损
C:中度受损
D:重度受损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A:补充提问
B:心理测验
C:质疑对峙
D:验证不同来源的资料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该求助者症状的最直接的诱发事件是()。
A:给煤气表插卡续费
B:竞聘失利
C:父母对其失望
D:内心痛苦
关于倾听技术,不正确的做法是()。
A:设身处地地听
B:适当地表示理解
C:适当地给予价值评价
D: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作出反应
实施咨询方案的基本思路是()。
A: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B:启发、引导、支持、鼓励求助者
C: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D:严格地遵循咨询目标并不可更改
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
A: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标准之一
B:心理问题与精神性问题的标准之一
C: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之一
D:正常人与心理问题者的标准之一
【案例二】 一般资料:钟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害怕别人害自己多次从学校逃跑,内心极其恐惧。由家长送来咨询。 案例介绍:钟某平时住校,学习刻苦,成绩较好。三个月前开始不知什么原因经常缺课,老师和同学发现后很关心,询问原因,钟某说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后又说有人要害自己,是谁说不清,近一周来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待在宿舍里,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感觉在大街上才安全,已在外面坐了两晚,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由家长送来求助。 家长反映的情况:父母均是农民,没什么文化,但从小对她要求非常严格,钟某从小性格内向,听父母的话,很少与同学来往,学习用功,以高分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好孩子,几乎没什么缺点。父母向老师同学了解知道没有别人议论她,多次解释都无法说服。钟某也说不出到底谁在说自己,但就是坚信不疑。家人没有办法,带她来心理咨询。 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是属于()。
A:可能存在他人评价
B:真性幻听
C:目前无法判定真伪
D:假性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