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下面哪些特点属于皮亚杰的形式运算阶段的内容()。
A:可逆性与补偿性
B:客体永久性
C:抽象逻辑思维
D:假设—演绎推理
刚刚毕业的王某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担任四年级(3)班的班主任。班里有几名学生特别爱打小报告,尤其是李某同学,总是隔三差五地到王老师办公室反映班里谁欺负女同学、谁骂人、谁没有值日等情况。开始时,王老师还耐心地倾听并做出处理,时间久了,就心生厌烦。有一次,李某走进办公室,向王老师反映班干部某某做事偏心,记录班级违纪情况时有作弊嫌疑的问题。王老师正为公开课的事情忧心,听到李某这么一说,便不耐烦地反问道:“你说班干部某某偏心,有什么证据证明吗?自己不好好学习,总惦记别人的短处,对同学胡乱猜疑,难怪有同学说你烦人呢!”李某当即变得脸红脖子粗,悻悻地离开了办公室。从此变得无精打采,上课时常低着头,下课也不爱说话。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A: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
B: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
C:让病人躺下,垫高头部
D:服用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教师应该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不需要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小明背诵一首唐诗,背诵了10遍刚刚好能回忆出来,那么小明需再背()遍,记忆效果更佳。
A:3
B:4
C:5
D:6
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民主化
C:教育国际化
D:教育制度化
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与应用
教师职业道的内容包括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未成年学生学习负担、人格尊严上对学校有哪些规定?
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低个人成就感
简述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计算机病毒是()。
A:程序
B:一种有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病毒
C:计算机使用时间过长自动产生的
D: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利用了()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王老师在运用自己编制的试卷时发现,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得分没有拉开差距,说明王老师的试卷()。
A:难度比较高,产生了天花板效应
B:难度比较低,产生了地板效应
C:区分度比较低
D:试卷的信度很低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故事法
较小的压力及日常的麻烦是教师职业压力类型中的()。
A:中心压力
B:外围的压力
C:预期性压力
D:情境压力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说法准确的是()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准确的。
B: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利用。
C:利用信息技术模仿实验发生的真实情景,所以实验只要用信息技术完成就行。
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训练、测试、考试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技术是万能的。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A:语音知觉
B:词汇理解
C:词汇加工
D:词汇表征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年级
B:班级
C:教研组
D:共青团组织
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三轨制
D:分支型学制
最古老、最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复式教学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心理过程和个性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青少年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
A:与父母的关系
B:与同伴的关系
C:与教师的关系
D:与异性的关系
E: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