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5期经过
B:麻疹样皮疹,以四肢受压部位为多
C:早期表现为发热,面部充血,结膜水肿
D:血液浓缩及血小板减少
E:急性起病
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
A:鼠蚤的叮咬
B:剥患病啮类动物的皮
C:直接接触患者脓血
D:进食啮齿类动物的肉
E:经呼吸道吸入
患儿,8岁,发热3周,头痛、呕吐2周,近1周来视力减退。查体:颈阻(+),克氏征(+),巴氏征(-),心肺无殊。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白细胞350×109/L,中性28%,淋巴72%,蛋白(++);生化:蛋白1.2g/L,糖2.5mmol/L,氯化物95mmol/L。用抗生素和抗结核治疗无效。该病例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是()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脑脓肿
E:隐球菌性脑膜炎
感染人体的肠绦虫有多种,其中以人为终宿主的是( )
A:短膜壳绦虫
B:长膜壳绦虫
C:猪肉绦虫
D:牛肉绦虫
E:阔节裂头绦虫
根据图中所示的焦痂体征分析,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伤寒
B:流行性出血热
C:恙虫病
D:血吸虫病
E:细菌性痢疾
疟疾的传播途径是____。
患者男,35岁,因“突发寒战、高热1d”来诊。患者系抗震救灾抢险队员,经常在乡村废墟搬运伤员。16d前至青海玉树执行任务,1d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1℃,头痛和全身肌肉痛。查体:巩膜黄染,结膜及咽部充血;胸部出血性皮疹,HR110次/min;肝肋下3cm,有触压痛,脾肋下6cm,实验室检查:血WBC15×109/L,N0.85,PLT50×109/L;ALT157U/L,TBil56μmol/L。收住院后予以头孢哌酮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周后体温突然降至正常,伴大汗,肝、脾大缓解;10d后再次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和全身肌肉痛。血涂片:暗视野下发现两端尖锐、弯曲、旋转的螺旋活动的病原体。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出现赫斯海默反应后需立刻应用的药物或处理措施是()
A:四环素
B:青霉素
C:快速补液
D:地塞米松、毛花苷C
E:肾上腺素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使用抗生素后3h突感不适,寒战伴剧烈头痛,血压下降,心率120次/min。最可能的原因是()
A:输液反应
B:抗生素变态反应
C:病情突然加重
D:输液过多引起急性左心衰竭
E:赫斯海默反应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B:斑疹伤寒
C:败血症
D:肝脓肿
E:回归热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抗生素是()
A:多西环素
B:吡罗昔康
C:异烟肼
D:磺胺类
E:青霉素
患者男,37岁,因“高热、咳嗽、咳痰3周”来诊。伴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夜间盗汗。院外曾经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菌素治疗5d效果不佳。查体:T39.5℃,R9次/min,P106次/min,BP120/70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11×109/L,N0.76;ESR86mm/h;PPD试验(-);血肥达反应(-)。胸部X线片:双肺上、中、下广泛粟粒样病灶,分布均匀,大小一致,密度均匀。 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患者出现双膝关节痛,可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此药物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乙胺丁醇
D:异烟肼和乙胺丁醇相互作用
E:吡嗪酰胺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染源是( )
A:患者
B:体虱
C:家鼠
D:猫
E:猪
抗微生物药
假膜呈______________,有混合感染时呈______________,伴出血时呈______________。
下列哪些征象预示休克发生的可能( )
A:体温过高或不升
B:烦躁不安而非神经系统感染
C:呼吸加快而X线摄片无异常
D:直立性低血压
E:不明原因的肝、肾功能损害
女,29岁,4天前开始每天下午畏寒、寒战,继而高热,持续4小时后出汗,热退。既往无疟疾史,平时月经正常,现停经3个月,血象:WBC3.8×10/L,N0.78,Hb98g/L,骨髓涂片发现恶性疟原虫滋养体,应作哪种处理( )
A:奎宁口服
B:氯喹口服
C:奎宁+伯氨喹
D:阿的平+伯氨喹磷
E:伯氨喹+乙胺嘧啶
下列哪种途径不易传播HIV( )
A:异性性交
B:同性性交
C:拥抱
D:哺乳
E:不洁输血
莱姆病第二期临床表现主要为( )
A:神经系统症状
B:慢性游走性红斑
C:循环系统症状
D:关节炎
E:发热
阿米巴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它有____和____2期,其感染型是_____,其侵袭型是_____。
旋毛虫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为()
A:肝衰竭
B:心衰
C:肾衰竭
D:中枢型呼吸衰竭
E:肺大出血
关于百日咳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百日咳杆菌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上,不侵入细胞中
B:百日咳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在致细胞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C:淋巴细胞促进因子进入血流后,能使脾、淋巴结等释放淋巴细胞增多
D:长期咳嗽均因气管炎症所致
E:病变部位在支气管、细支气管
除肝组织活检外,以下诊断肝纤维化价值最高的是()
A:HA(透明质酸酶)
B:PⅢ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C:LN(板层素或层粘连蛋白)
D:CL-Ⅳ(Ⅳ型胶原)
E:Fibroscan(瞬时弹性测定)
鼠疫的临床类型有( )
A:腺鼠疫
B:肺鼠疫
C:败血症鼠疫
D:肠鼠疫
E:脑膜炎型鼠疫
“有食用共同食物史”是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之一,对其认识不确切的是()
A:患者全都食用过有毒食物
B:未进食有毒食物者不发病
C:不发病者都没食用过有毒食物
D:停止供应有毒食物后不会再有新病例
E:食用过有毒食物者常集体发病
SARS的发病机制目前倾向是( )
A:机体的超敏反应
B:病毒的直接作用
C:病毒诱导的免疫损伤
D:病毒的变异
E:继发感染
间日疟治疗药物应选().
A:氯喹
B:伯氨喹
C:青蒿素
D:氨喹+伯喹
确诊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
A:脑脊液常规
B:脑脊液培养
C:脑脊液墨汁涂片
D:脑脊液ELISA法检测抗原
E:脑组织活检
肠阿米巴病患者粪便检查中通常可见()
A:大量聚团状红细胞
B:少量白细胞
C:大量脓细胞
D:夏科-雷登结晶
E:阿米巴滋养体

李某,男,42岁,因反复腹胀、双下肢水肿2年,再发伴发热5天,神志改变1小时于2004年12月10日第2次住院。
病人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尿量无明显改变。2003年10月在我科第1次住院治疗,诊断为失代偿性肝硬化(乙肝及酒精性)。经护肝、利尿及支持等治疗,病人症状好转出院。5天前病人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3℃,并出现腹痛,尿量明显减少,每天仅300ml。自服草药治疗无效,1小时前出现神志恍惚而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T38.2℃,P127次/分,R32次/分,BP80/45mmHg;慢性肝病面容,神志模糊,计算力下降,定向力正常,扑翼样震颤(-);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蛙腹,满腹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腹水征(+),肠鸣音6次/分,音调不高。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克、布氏征(-)。病理征未引出。
门诊资料:血常规WBC6.3×109/L,N0.89,PLT42×109/L。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还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试述该病人的治疗原则。
患者女性,8岁,先天性心脏病,行法洛四联症手术。图5-3为术后发生的心动过速,应诊断为()
A: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右束支阻滞
D:房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
E:心房扑动1:1传导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要求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
A:肺炭疽病病人
B:狂犬病病人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
D: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E: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不符合漏出液的是()
A:比重低于1.018
B:不自凝
C:Rivalta试验阳性
D:细胞数<100×106/L
E:淡黄色、透明
以下哪项不是IFN-α的不良反应()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甲状腺炎
C:心律失常
D:乳酸酸中毒
E:焦虑、抑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