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牛带绦虫病的诊断方法有()
A:肛门拭子法
B:检查孕节
C:X线检查
D:免疫学诊断
E:超声波检查
在伤寒病程第四周,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是()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便培养
D:尿培养
E:痰培养
旋毛虫病患者常出现全身肌肉疼痛,肌痛或压痛表现最明显的部位是( )
A:背部肌群
B:面部肌肉
C:竖脊肌
D:腹直肌
E:腓肠肌
治疗流行性斑疹伤寒的首选药物是( )
A:四环素
B:青霉素
C:头孢菌素
D:氯霉素
E:罗红霉素
牛带绦虫病的确诊依据之一是从粪标本中找到()
A:虫卵
B:六钩蚴
C:幼节
D:孕节
E:囊尾蚴
男,65岁,右髋关节痛,夜间加重,止痛药效不佳,X线照片显示有髋关节破坏,最可能的疾病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干燥综合征
C:骨肿瘤
D:关节结核
E:化脓性关节炎
关于狂犬病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前驱期为低热、头痛、全身不适
B:愈合的伤口附近可有异常感觉
C:兴奋期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等
D:患者可于兴奋期出现精神失常
E:早期有意识障碍
男,25岁,农民,急起畏寒、高热、全身酸痛6天,烦躁不安、气促1天,8月3日入院。查体:呼吸32次/分,心率132次/分,面色苍白,双肺有干湿性啰音,X线:有散在片状阴影且有融合趋势,血象:WBC15.0×109/L,N0.80,L0.20,尿胆原+,尿蛋白++,当地有类似患者3人。 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
A:肺癌并肺部感染
B:流行性出血热并ARDS
C:急性病毒性肝炎
D:钩体病肺大出血先兆
E:败血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是乙类传染病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d,心悸、头晕1d”来诊。患者于8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留观数日后出院,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mmHg,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222g/L,WBC36.74×109/L,异型淋巴细胞32%,PLT10×109/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提示患者入院经扩容治疗后生命体征尚稳定,但12h内无尿。入院次日晨Hb降至154g/L,WBC21.8×109/L,N0.49,PLT12×109/L;BUN升至19.3mmol/L,SCr277.6μmol/L。)()
A:继续液体复苏治疗,输入液体以平衡盐溶液为主
B: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并限制液体入量
C:准备血液透析或CRRT(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D:加强支持对症治疗,后续液体应以高渗糖溶液为主
E:输注血小板悬液,并在检测凝血功能后酌情给予抗纤溶药或其他止血药
F:酌情给予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G:给予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病毒唑)或α-干扰素
H:静脉滴注肝素以疏通肾微循环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的处置方案是(提示治疗后患者尿量逐日增多,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下降。入院第8天胸部X线片提示双侧肺纹理明显增多,间有少量点片状阴影;但未出现发热及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查体仅闻及双肺底少量湿性啰音;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也无明显异常。血清钾2.93mmol/L,钠127.9mmol/L,氯92.0mmol/L,钙2.11mmol/L。)()
A:限制液体入量以减少尿量
B:积极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C: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h出入量
D: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可能的继发呼吸道感染
E:加强液体摄入,鼓励患者饮水及清淡饮食
F:继续予大剂量利尿药治疗,以加快排出潴留的尿素氮
G:酌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H:酌情给予补肾、益肾中成药治疗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下列关于麻疹并发支气管肺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出疹1周后常见
B:主要为抗感染治疗
C: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
D: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E:占麻疹病人死因的90%
男,60岁,诊断慢性肝炎15年,发现肝硬化3年,近5天出现畏寒、寒战,体温38~39℃,脉搏110次/分,血压68/50mmHg,精神极差,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血象:WBC4.5×109/L,N0.85,L0.15,PLT65×109/L,腹水常规:草黄色,比重1.016,李凡它试验阴性,白细胞数5.0×109/L,多核0.40,单核0.60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不宜选用哪一种抗生素()
A:第三代头孢菌素
B:氨苄青霉素
C:氧哌嗪青霉素
D:第四代头孢菌素
E: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有赖于()
A:血培养
B:腹水培养
C:腹部B超
D:肝功能
E:血培养+腹水培养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发热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B:自发性腹膜炎
C:慢性重型肝炎急性发作
D:肝硬化并感染性休克
E:肝硬化并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和消化道
B:蜱叮咬、消化道和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
C:蜱叮咬和呼吸道
D:蜱叮咬和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
E:呼吸道和血制品
胎儿弯曲菌感染应首选( )
A:氨苄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螺旋霉素
D:氟哌酸
E:氯霉素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20+d,呕吐、双下肢麻木2d”来诊。发热(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头痛呈刺跳痛,前额明显,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40.2℃,P110次/min,R、BP正常;慢性病容,消瘦;轻度颈强直;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轻压痛;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存在,浅感觉存在。此时的进一步检查是()
A:粪常规
B:粪培养
C:血常规
D:血培养
E:肝功能
F: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检查
G:甲胎蛋白测定
张××,女,60岁,畏寒、发热10天,于2004年8月2日就诊。体格检查:脾大。血常规:WBC4.5×10/L,N0.68。 若进一步检查发现皮肤有瘀点,是否更正上述诊断?应进一步做何检查以帮助诊断?
女孩16个月,因左下肢不能站立6个月来诊。体检:T36.5℃,神志清,心、肺无异常,左下肢肌力Ⅲ级,轻度肌萎缩,跟腱反射阳性,膝反射未引出,未接种过任何预防注射,诊断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的临床经过应为()
A:潜伏期,前驱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B: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C: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后遗症期
D:潜伏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E: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霍乱患者发生剧烈腹泻、呕吐的机制是()
A:细菌内毒素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增加
B:细菌的溶血素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C:细菌产生的酶引起黏膜的损害和炎症
D:细菌外毒素(肠毒素)激活环磷酸腺苷介质系统所致
E:胆汁分泌减少,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某镇小学于2004年7月在1周内出现数十例发热病人,伴眼结膜充血、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人小腿肌肉压痛明显。血常规:WBC基本正常或稍升高,中性粒细胞稍升高,尿蛋白微量。镇上其他人群及学生家庭中均无类似病人。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其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伤寒
B:麻疹
C:流行性出血热
D:流行性感冒
E:钩体病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了迅速控制流行,上述病例最重要的措施是( )
A:预防接种
B:隔离病人
C:药物预防
D:与病人接触者进医学观察
E: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了明确诊断,上述病例应进行下列检查,但除外( )
A:血培养
B:肥达反应
C:钩体显凝试验
D:肝、肾功能检测
E:全身CT检查
急性血吸虫病易被误诊为伤寒、阿米巴病、肺结核等,下列选项中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
A:热型
B:皮疹
C:影像学检查
D: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消化道症状
钩端螺旋体,错误的是
A:是动物源性传染病
B:补体结合试验有属特异性无群型特异性
C:钩端螺旋体对血管的直接损伤是其主要发病基础
D:临床上可出现严重肝损伤
E:脑血管阻塞性病变是其后发症
弯曲菌肠炎的主要传染源为( )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家畜
D:家禽
E:家畜和家禽
患者男,24岁,因“发热伴寒战、大汗9d,意识障碍1d”来诊。体温波动于39.5~41.0℃,每日发作1次,无明显的头痛、身痛等症状,大汗后体温自行降至正常。查体:T40.8℃,P124次/min;意识欠清,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皮肤及黏膜稍苍白,未见淤斑及淤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肺部未发现异常,HR12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全腹软,无压痛,肝肋下3cm,剑下4cm,脾肋下4cm;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Hb80g/L,WBC10.2×109/L,N0.76;尿常规:蛋白(++),RBC12/HP;肝功能:Alb38g/L,Glob39g/L,TBil102μmol/L,DBil36μmol/L,IBil66μmol/L,ALT45U/L,AST55U/L;肾功能:BUN13mmol/L,SCr241μmol/L。

第1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红细胞沉降率
C:血涂片、染色
D:PPD试验
E:肝、胆、胰B型超声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颅内病变性质,应进行的检查项目不包括()
A:脑脊液检查
B:颅脑CT
C:脑电图
D:脑穿刺活检术
E:心电图

第3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发作抽搐,紧急治疗措施应除外()
A:立即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
B: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
C:立即让患者平卧
D:防止咬伤及跌伤
E:立即静脉注射毛花苷C

第4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感染
B:败血症
C:伤寒
D:肺结核
E:恶性疟疾

第5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最适合的治疗药物为()
A:磺胺嘧啶
B:肌内注射蒿甲醚
C:口服青蒿琥酯
D:氯喹+伯氨奎
E:二甲胺四环素

第6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血涂片染色发现红细胞内大量的环状体,多数红细胞内有2个以上,少数含核仁大、梭形的滋养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间日疟疾
B:卵形疟疾
C:三日疟疾
D:恶性疟疾
E:不能明确诊断
抗弓形虫治疗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患者男,20岁,因“发热5个月,腹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1个月”来诊。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7.5~38.5℃,无明显规律。发热时精神、食欲尚好,无乏力、肌肉酸痛,仍能正常参加工作。按感冒治疗效果不好,发热持续1个月后停止,3周后又出现发热,性质同前,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反复。1个月前渐出现腹胀,牙龈出血(饭后明显),搔抓处皮肤有出血点。患者6个月前从四川来广东打工。查体:贫血貌,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淋巴结融合成块,活动尚好;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肋下平脐,质地硬,无触痛。血常规:Hb89g/L,RBC3.12×1012/L,WBC2.1×109/L,N0.15,PLT42×109/L;Alb28g/L,Glob52g/L。该病的特效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
B:锑剂
C:乙胺嘧啶
D:氯喹
E:吡喹酮
F:红霉素
女,40岁,干部,突起畏寒、寒战、高热6小时,呼吸急促、烦躁不安2小时入院。体查:体温40.8℃,血压94/83mmHg,神志清楚,四肢厥冷,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入院后血压进一步下降至0,神志模糊,无尿,血象:WBC15.0×109/L,N0.85,L0.15,Hb150g/L,该患者休克原因可能性最小的是()
A: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B: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C:中毒性菌痢
D:霍乱脱水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E:大叶性肺炎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病人情况处于()
A:无休克
B:休克早期暖休克
C:休克早期冷休克
D:休克发展期
E:休克晚期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应立即进行下列处理,除外()
A:先补平衡盐液
B:继之或同时另一路补低分子右旋糖酐
C:特殊情况下可给予输血浆或白蛋白
D:明显酸中毒时补5%碳酸氢钠
E:20%甘露醇与速尿交替使用利尿
男,38岁,牧民,4天前出现干咳、低热,2天后体温升至39.5℃,曾口服头孢拉定治疗无效。伴胸痛、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痰涂片发现G+杆菌,经抢救无效死亡。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大叶性肺炎
B:ARDS
C:脓胸
D:肺炭疽
E:肺结核
治疗姜片虫病的首选药物是
A:甲苯达唑
B:吡喹酮
C:乙胺嗪
D:槟榔煎剂
E:硫双二氯酚

男,22岁,农民,因发热、全身肌肉疼痛7天,尿黄2天,于2004年8月7日入院。查体:眼球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巩膜轻度黄染,肝在肋下1.5cm,腓肠肌压痛,当地有类似疾病流行。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检查最可能出现异常的是( )
A:血培养
B:脑脊液检查
C:HBsAg
D:肝功能
E:粪常规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预计此种异常表现是因为患有( )
A:急性病毒性肝炎
B:伤寒并中毒性肝炎
C:败血症致肝损害
D:黄疸出血型钩体病
E:阿米巴肝脓肿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不利于此患者的治疗措施是( )
A:红霉素抗感染
B:青霉素
C:肌苷或肝泰乐口服
D:氢化可的松
E:维生素K,供给足够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关于急性血吸虫病重症患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有发热
B:均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C:腹部症状重
D:毒血症症状重
E:不出现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