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确定某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统计学检验的χ
2
值
C:某人群某病的患病率
D:某人群某病的发病率
E:某人群某病的死亡率
出生率增加,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口系数()。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一定有变化,但也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E:增加、减少和不变都有可能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所计算的F值()。
A:一定等于1
B:一定大于1
C:一定小于1
D:一定大于0
E:一定小于0
男性38岁,农民,3天来发热,伴畏寒、头痛、眼痛、腰痛于2月1日入院,T38.6℃,眼结膜充血水肿,面颈潮红,两肋部有小出血点,血WBC16×10/L,尿蛋白(+++)。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脑
B:败血症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肾炎
E:流行性出血热
患者男,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为180mmHg,舒张压为110mmHg。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其高血压水平处于()。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以上均不是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对其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B:药物治疗
C:无须处理
D:随访观察
E:体育锻炼
有关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菌痢常见致病菌为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次之
B:“依链”痢疾杆菌活菌苗可用作人工主动免疫
C:菌痢是属于侵袭性腹泻
D: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
E:菌痢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某乡村小学,群体出现蛔虫幼虫引起的哮喘。可能的原因是()。
A:池塘游泳
B:生食菱角
C:生食黄瓜
D:生食红薯
E:生食西红柿
在简略寿命表中,可以由一个关键指标按照一定计算公式计算出其他各项指标,这个关键指标是()。
A:尚存人数
B:年龄死亡概率
C:生存人年数
D:生存总人年数
E:平均寿命
男,40岁,农民,已诊断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巨脾3年。下列哪项不是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A:血吸虫肝硬化,肝功受损
B:巨脾
C:门脉高压
D:大量腹水
E:溃疡性结肠炎
要描述某地某年成年女性的体重分布,宜绘制()。
A:百分条图
B:统计地图
C:直方图
D:线图
E:散点图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A:人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
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
E: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
中毒性菌痢发病的主要原因()。
A: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B:是机体对痢疾杆菌毒素的反应性较高所致
C:感染了毒力强的志贺痢疾杆菌
D:肠道病变过于严重
E:以上都不是
归因危险度(AR)等于()。
A:I
t
(人群发病率)-I
0
(非暴露组发病率)
B:I
e
(暴露组发病率)-I
0
C:I
e
/I
0
D:(RR-1)/RR×100%
E:P
e
(RR-1)/[P
e
((RR-1)+1]×100%
甲乙两地某病粗死亡率相等,经过年龄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高于乙地,原因可能是()。
A: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B: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
C:与年龄构成无关
D:甲地诊断的准确率高
E:甲地女性人口数高于乙地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的时限是根据()。
A:病程的长短
B:密切接触时间
C:接触期加1~2天
D:潜伏期加1~2天
E:传染期加1~2天
地中海膳食结构被认为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病的患病率,该膳食结构中的食用油脂尤其受到营养学界的关注,这种油脂是()。
A:紫苏油
B:麦胚油
C:花生油
D:椰子油
E:橄榄油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
A: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性
B:有传染源,传染性,易感人群
C:有病原体,流行性,易感性
D: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E: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2001年3月18日,一患儿3岁,以右侧下肢弛缓性瘫痪1天收入本市医院,患儿2个月前曾口服脊髓灰质炎3价活疫苗。瘫痪前发热3天,热退后出现右侧下肢瘫痪。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不对称性右侧单侧弛缓性麻痹,右侧肢体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消失,但无明显感觉障碍。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患儿的病因,下一步采取步骤中哪项
不正确
()。
A:按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上报
B:防疫站在接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报告后,应在48小时内对个案作出调查,收集病儿粪便,先后收集二次,二次间隔为24~48小时
C:收集病儿粪便在0~4℃冷藏条件下立即送防疫站转送省级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
D:应立即实行消化道隔离
E:口服脊髓灰质炎三价活疫苗,观察治疗效果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假设在病儿上述双份粪便中均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鉴定都为脊髓灰质炎疫苗Ⅱ型,出院70天后右下肢仍残留弛缓性麻痹,下列哪个诊断最为合适()。
A:脊髓灰质炎疫苗Ⅰ,Ⅱ和Ⅲ型混合引起的AFP
B:脊髓灰质炎疫苗Ⅱ型引起的AFP
C:脊髓灰质炎野病毒Ⅱ型引起的AFP
D:脊髓灰质炎疫苗Ⅱ型混合野病毒Ⅱ型引起的AFP
E:肠道病引起的AFP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在病儿上述双份粪便中均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入院20天后麻痹基本消除,并出院。出院诊断可排除哪项()。
A:AFP
B:脊髓灰质炎
C:肠道病毒引起的AFP
D:非病毒引起的
E:以上都可排除
标准化率反映了事物发生的()。
A:实际水平
B:相对水平
C:绝对水平
D:真实状态
E:研究总体的水平
男性,35岁。发现HBsAg(+)3年,平时无不适,为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人来院门诊。你认为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HBV-DNA,抗HBc-IgM测定
B:肝脾B超检查
C:AFP,CCT,AKP测定
D:血清纤维化标志物(MAO、Ⅲ型前胶原等)测定
E:HBV的血清标志物及ALT检查
判断因果联系时的必需条件是()。
A:联系的合理性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一致性
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
E: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
男性,28岁。发热5天伴纳差、乏力、腹痛、腹胀、腹泻,自服退热药及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发热仍不退,于起病第10天住院。体检:体温39.8℃,心率92次/min,脾肋下1cm;质软,血培养(-)。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持续发热,肝肿大,皮肤瘀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B:持续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C:不规则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D:弛张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正常
E:间隙发热,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及白细胞减少
关于单盲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盲法简便,容易进行
B:单盲法指观察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的处理情况
C:单盲法指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和自己接受处理的情况
D:单盲法对研究对象的健康和安全有利
E:单盲法可去除来自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大骨节病关节畸形的最重要特征是()。
A:关节增粗
B:炎性增粗
C:有骨赘形成
D:多发性、对称性、非炎性增粗
E:以上都不是
1998年上海市发生甲肝流行,原因是吃了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此时毛蚶被称为()。
A:储存宿主
B:传播机制
C:病原携带者
D:传染源
E:传播途径
甲肝的地区分布特点为()。
A:世界性分布
B:西方国家流行率低
C:在我国为南高北低
D:在我国城市高于农村
E:生活卫生水平差的地区高发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分解正确的是()。
A:SS总=SS组内+SS组间
B:MS总=MS组内+MS组间
C:SS总=SS组间+SS组内+SS误差
D:SS总=SS处理+SS区组+SS误差
E:MS总=MS处理+MS区组+MS误差
个例调查的内容
不包括
()。
A:核实诊断
B: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
C: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
D: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
某地肺癌高发,经调查与当地人吸烟密切相关,必须进行干预。下列哪条措施可用于阻止中学生吸烟的干预()。
A:禁止烟草广告
B:提高烟草的价格
C: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
D:指定禁止向中学生售烟的政策
E:以上都是
为研究某感冒药物疗效,试验组服用该新药,对照组使用常规药感冒通胶囊,这属于()。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
首页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