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质量检测人员

简述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因素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水剂,不减少用水量,则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可节约水泥的用量。
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
A:出厂检验项目、细度、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
B:石膏和助磨剂的品种及掺加量
C:属旋窑或立窑生产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
D: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出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d内补报28d强度的检验结果
某一检测人员在测定混凝土泵送剂的坍落度增加值试验时,试验步骤如下: ①坍落度按照GB/T50080进行试验,但在试验受检混凝土坍落度时,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内,每层插捣25次 ②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5mm; ③坍落度增加值以水用量相同时受检混凝上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之差表示,精确至1mm。 问题:该检测人员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水泥的标号是根据28天的()确定的。
A:抗折强度
B:抗压强度
C:抗折和抗压强度
D:轴心强度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的编号为()。
砂子的含泥量超过5%时,则应先用水洗,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析。
简述外加剂水泥适应性改善措施
卵石、碎石碱---硅酸反应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时,当14天的膨胀率小于0.1%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无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
混凝土膨胀剂检验的物理性能指标有哪些?
某一检测人员在用贯入阻力仪测定掺有早强作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时,做法如下: ①掺具有早强作用的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在成型后约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②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2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15mm。 ③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2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100mm2的试针。 问题:1)该检测人员做法是否正确? 2)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计算题:有份砂试样,已测得砂的表观密度为264kg/m3;又进行了堆积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容量筒质量为0.69kg,容积为1.01L;第一次试验测得容量筒和试样共重2.14kg,第二次试验测得容量筒和试样共重2.14kg;请计算该砂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粉煤灰细度试验中应称取10g,准确至0.01g,倒入()μm方孔筛筛网上。
A:10
B:45
C:70
D:150
水泥粉末比表面积测定试验中,空隙率采用0.500±0.005的水泥有()。
A:P.Ⅰ
B:P.Ⅱ
C:P.O
D:P.C
简述砂中含泥量试验中试样制备规定。
水泥细度检测时,一般当两次筛余结果的绝对误差大于(),应再做一次试验。
A:0.1%
B:0.3%
C:0.5%
D:1%
试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法)的测定步骤。
试述水泥胶砂试体的抗折试验方法。
用漏斗及滤纸过滤,将开始阶段的()过滤液废弃,再继续过滤得到300ml过滤液,作为比色液。
A:30ml
B:20ml
C:15ml
D:40ml
某防冻剂抗压强度比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负温温度为-10℃): 则掺该防冻剂混凝土的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比R-7+28为()。
A:79%
B:82%
C:96%
D:90%
石子取样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再取样,从不同部位取样大致相等()份.
A:8
B:10
C:16
D:20
关于混凝土防冻剂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的测定,正确的是()。
A:基准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B:基准混凝土在标准养护28d后进行冻融试验。
C:受检负温混凝土在龄期为-7+28d进行冻融试验。
D: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是受检负温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与基准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之比。
E: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是基准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与受检负温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之比。
以下选项中()是衡量砂粗细程度的指标。
A:颗粒级配
B:压碎值
C:亚甲蓝(MB)值
D:细度模数
请分别写出含泥量、砂的泥块含量、石的泥块含量的定义。
钢筋有()过程中的缺陷,以及钢筋的化学成分含量的不稳定,常常反映到抗拉强度上,当含碳量过高,轧制终止时温度过低,抗拉强度就可能很高;当含碳量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过多时,抗拉强度就较低。
A:熔炼
B:轧制
C:焊接
D:冷拉
E:搬运
水泥混合材料
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试验筛筛孔尺寸如下:(),共()个标准筛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室内允许差
阻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