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育学

行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形成研究计划
B:指导教师行动
C:提出研究问题
D: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自然环境通过对()等方面的制约达到对教育的间接影响。
A:教育内容
B:社会的经济
C:思维方式
D:学校布局
E:思想观念
瀑布模型适合教学要求变化较大的教学软件系统。
1916年()出版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副标题为(),被誉为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百科全书。
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
约定公务拜访的时间一般安排在()。
A:上午10点
B:下午2点
C:上午11点
D:下午4点
全都主张教育内容不能局限于人文学科的一组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墨子、柏拉图、亚历士多德
B:墨子、孟子、柏拉图、昆体良
C:墨子、柏拉图、亚历士多德、昆体良
D:孟子、荀子、亚历士多德、昆体良
动态平衡
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单击按钮,加载外部位图"aaa.jpg"。on(press){()("aaa.jpg");}
“不善于分辨颜色、声音、形状、味道及触摸的细微差别;对周围事物难以清晰认识“是智障儿童()方面变现的特征。
A:言语与思维
B:情绪情感
C:感知
D:注意
()有三种:整体连锁、逆向连锁、顺向连锁。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以来()。
开放系统三种可能的存在方式是()
A:热力学平衡态
B:近平衡态
C:远离平衡态
D:模糊平衡态
小学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A: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范围
B: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
潜件
学前教育机构为什么要与家庭进行合作活动?
在职位分类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学、科研、实验技术等实际任务为依据,根据任务的多少、难易程度和水平差异,把任务分解为多种类型和水平层次,给予一定的权重,计算确定各级教师职务的岗位数。这样的教师职务设置方法称为()。
A:任务法
B:结构法
C:分层法
D:学科法
智能斜体的快捷键Ctrl+Shitf+I
常人方法论的提出者是()。
A:加芬克尔
B:霍曼斯
C:戈夫曼
D:海曼
描述性研究
苏联教育革命家马卡连柯在波尔塔瓦创办第一个少年犯劳动教养院的时间是()。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影响教育理论研究深度的是()。
A:实践因素
B:文化因素
C:科学因素
D:社会因素
下列()不是学生作为有效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所具有的特点。
A:数据采集样本较大,评价结果在总体上能较好、较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活动
B:评价过程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C:受知识水平、思维情感以及评价角度等因素的限制,其认识、态度和判断能力会影响到评教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D:能够比较广泛、深入地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不属于我国生态安全问题。
A:水资源安全问题
B:大气资源安全问题
C:国土安全问题
D: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安全问题
当测验太容易时,测验总分分布一般呈()
A:倒U型
B:负偏态
C:正偏态
D:J型
在会议纪要的结构模式中,()多用于法定代表大会、常设领导班子会议、首长办公例会。
对智囊型秘书素质上的要求是()。
A:决策意识强
B:组织能力好
C:写作能力强
D:应变能力突出
E:协调艺术高

背景材料:
“如何根据段意对课文进行分段”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张老师在此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课文分段法”方面的资料,课上认真地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解每种分段法,并且根据所讲的每种分段法提供一篇结构完全一样的课文练习,同学们似乎很快就学会了,张老师和同学们都感觉不错。可是,在期末语文考试中,面对需要多种分段法参与的阅读理解题目,还是有不少的同学不知该如何进行分段,最后影响了整个语文科目的考试成绩,张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非常疑虑。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问题: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