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以下关于抽动症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氟哌啶醇为常用药物,疗效为60%~90%
B:硫必利镇静作用较轻,患儿易于接受
C:可乐定对伴有多动和情绪障碍的患儿疗效较好
D:症状轻微者不需药物治疗
E:难治性患者可以选用电抽搐治疗
布朗斯坦教授概括了( )
A:护患关系的三种模式
B: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
C:医患关系的两种模式
D: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E:医患交往的两个水平
以下哪一种症状通常不会在精神分裂症中出现()
A:幻觉
B:意识障碍
C:自身变形
D:替身妄想
E:神经衰弱综合征
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
运用行为学习的消退原则,对幼儿的哭闹行为父母应采取的办法是( )
A:哄他
B:打他
C:骂他
D:吓唬他
E:不予理睬
自我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哪项不是应对“职业厌倦症”的对策()。
A:适时换工作环境
B:建立职业兴趣,强化职业情感
C:利用升华技巧
D:合理地安排工作
赵某,男,82岁。在没有和子女商量的情况下将自己所居住的房屋卖给了张某,子女认为房屋售价不合理,希望取消买卖,并认为其父有精神问题,提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假设信息]经过调查,赵某既往无精神疾病病史,近两年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做事丢三落四,有时出门都不知回家的路。性格改变,不关心子女、亲戚,总认为别人偷了他的东西。个人生活需照顾。鉴定时需重点怀疑李某可能患有()
A:人格障碍
B:老年抑郁
C:老年精神分裂症
D:神经症
E:痴呆
MMPI的四个效度量表是( )
A:P、E、N、L量表
B:F、P、E、Q量表
C:N、F、P、E量表
D:K、E、L、N量表
E:K、L、Q、F量表
以下哪项
不属于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
A:命令性幻听
B:思维被插入
C:情感被动体验
D:嫉妒妄想
E:思维中断
强迫型人格障碍
关于电抽搐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 )
A:电极安置在大脑双侧者抽搐效果较好
B:必要时可于治疗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5~1.0mg
C:把专用牙垫放置于两侧上下臼齿间,同时用手紧托下颌,防止下颌脱位
D:电极安置在大脑的非优势侧副作用较大
E:可分为潜伏期、强直期、痉挛期和恢复期
下列何者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与控制动作的协调性?()
A:脑干
B:前脑
C:小脑
自我决定理论根据个体对行为的自主程度由低到高,把外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A:外在调节型
B:摄入调节型
C:认同调节型
D:内部调节型
健康的心理是使个体在这诸多方面进入良好状态的决定因素()。
A: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提前
B:心理健康是与人良好交往的基础
C:心理健康可以保证确立恰当的自我期望
D:心理健康能使个人工作及生活适应性强
沙赫特关于情绪发生的三因素理论中的三因素是指( )
A:情景、体验和脑
B:客观事物、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C:情景、认知和生理变化
D:认知、体验和情景
E:情景、认知和经历
小王是一名医生,他想顺利完成日常活动必须具备( )
A:语言能力
B:想象能力
C:特殊能力
D:交际能力
E:一般能力
病人的角色转换困难多见于( )
A:康复出院阶段
B:患病初期
C:重病之后
D:临终期
E:以上均正确
下列关于精神分裂症出现冲动暴力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和暴力行为可以是因为受到幻觉或妄想的影响而发生,其中以被害妄想最多见
B:合并人格障碍、物质滥用则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暴力行为
C:抗精神病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静坐不能,可能增加患者冲动和暴力行为
D:非妄想型者冲动和暴力行为的原因多为精神病性紊乱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E: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可能与静坐不能相关的暴力行为有关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的素质基础是( )
A:生物学因素
B:环境因素
C:社会因素
D:教育因素
E:心理因素
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提示: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躯体症状消失,意识转清。换用氯氮平治疗,精神症状逐渐减轻。某日患者起床后,突然倒地,面色苍白,测脉搏120次/min,血压65/40mmHg。)()
A:置患者头低脚高位
B:急查心电图,如心电图无异常,无须处理
C:密切监测血压
D:如血压不回升,使用肾上腺素升压
E:如血压不回升,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F:如血压不回升,使用间羟胺升压
G:立即停用氯氮平,换用对血压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抗精神病药
H:氯氮平稍减量,等待患者产生耐受
第2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以下处理措施正确的是(提示:第2天患者出现眼球上翻、斜颈。)()
A:继续观察,不予处理
B:肌内注射地西泮
C:肌内注射东莨菪碱
D:减少氟哌啶醇剂量
E:合并口服苯海索
F:合并口服普萘洛尔
G:肌内注射异丙嗪
H:告知护理人员加强饮食护理,防止噎食
第3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出院时患者及家属咨询注意事项,下列建议正确的是(提示:该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获得临床痊愈,自知力恢复,体重明显增加。)()
A:目前可以换用对体重无影响的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
B:适当增加运动
C:控制饮食,减少糖类摄入
D:继续按照目前剂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巩固治疗
E:抗精神病药物减至目前剂量的2/3以减少对体重的影响
F:药物由家人保管,督促患者服药
G:因患者恢复良好,可以自行定期复查以促进其社会功能更好的恢复
H:由家人陪同,定期门诊复查
第4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抗病毒药物
C:腰穿取脑脊液送检
D:停用一切抗精神病药物
E:停用氟哌啶醇,继续口服利培酮
F:静脉输液,加强支持治疗
G:肌内注射东莨菪碱
H:口服溴隐亭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这种情况最可能是(提示:经上述处理,不良反应消失,利培酮于第4天加至4mg/d,氟哌啶醇每晚肌内注射5mg,冲动症状得到控制。第6天护理人员汇报患者体温38.8℃。查体:P110次/min,出汗较多,肌张力明显增高,其他无异常。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欠清晰,时间及人物定向差,问答不切题,难以进行有效精神检查。)()
A:严重锥体外系反应
B:药物变态反应
C:感冒
D:上呼吸道感染
E:5-HT综合征
F:恶性综合征
G:散发性脑炎
H:心脏病
以下有关心境障碍的临床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
B: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
C:伴有认知功能改变
D:伴有行为改变
E:不会出现被害妄想
谵妄指的是什么?引起谵妄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并简述其发病机制。
下面哪项不是中年期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A:生儿育女
B:获得同一感
C:养育子女
D:避免停滞感
E:获得创生性
应激引起适应不良,造成个体认知上的悲观预测和社会适应功能下降,使个体出现行为障碍。
患者男,60岁。因睡眠不好服用阿普唑仑5个月,患者逐渐加大剂量,最大量达到30片/d,曾多次停药,一旦减药或停药,患者出现睡眠差,心慌、烦躁不安。此时对患者最好的处理是()
A:继续服药,不用处理
B:加用其他镇静催眠药物
C:住院治疗
D:加大药物剂量
E:马上停止服药
患者女,19岁,身高1.69米,大一学生,独生子女。1年前在跟同学聊天时,同学说她看上去有点发胖,之后患者常常照镜子,认为自己就是比较胖。由于害怕自己胖,开始节食,由原来的一日三餐,改为两餐,主食量逐渐减少,后来只吃蔬菜,不吃主食。体重在2个多月减少30余斤,仍然认为自己很胖。同时,情绪低落,无故对同学发脾气,在宿舍摔东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失眠,头晕。6个月前出现闭经。半个月前就诊于综合医院妇科。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生长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水平降低,甲状腺功能低下。确诊还需要进行的检查()
A:颅脑MRI
B:脑电图
C:血常规
D:电解质检查
E:心理测查
在美国学者恩格尔(G.L.Engel)提出的“身—心—社会模型”中,健康不再是一个由单个生理因素构成的概念,而是一个由()等多方面构成的体系。
A:生理
B:心理
C:社会
D:环境
试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人格障碍的特征包括智力不正常( )
首页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