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男性,38岁,5年前发现HBsAg(+),近2年来数次出现ALT增高,经治疗后恢复,近2个月来出现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亦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肋下1cm,脾侧位可及。ALT420IU/L。TbiL20μmol/L,HBsAg(+)。诊断考虑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C:慢性乙型肝炎
D:慢性重型肝炎
E:亚急性重型肝炎
多变量分析中共线性是指()。
A:自变量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B:自变量与y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C:各偏回归系数相同
D:y与各自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同
E:y关于各自变量的回归直线相互重叠
营养生理需要量的测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A:健康人群长年从膳食中的实际摄取量相当于需要量
B:维生素A缺乏症患者营养状况得以恢复所需要的量相当于需要量
C:氮的需要量可通过氮平衡试验得出
D:脂溶性维生素常用人体饱和量作为需要量
E:钙的需要量可通过钙平衡试验得出
蔬菜水果在加工烹调时,较易损失的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钙
E:铁
与神经管畸形发生发展有关的维生素()。
A:叶酸
B:核黄素
C:维生素B6
D:硫胺素
E:尼克酸
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与特征主要取决于()。
A:食品菌落总数
B:食品细菌菌相
C:大肠菌群MPN
D:霉菌污染度
E:致病菌污染程度
鼠疫菌在分类位置上属于()。
A:弧菌属
B:沙门菌属
C:大肠杆菌属
D:耶尔森菌属
E:变形杆菌属
某地盛产青皮甘蔗,每年冬季甘蔗成熟后,随着吃甘蔗人数的增加,儿童发生咳嗽、哮喘伴发热、皮疹等症状的人数也同步增加,一般于10天左右自愈。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
A:1~3月
B:3~6月
C:4~5月
D:6~9月
E:9~12月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导致该症状发生是由于误食了()。
A:钩虫卵
B:鞭虫卵
C:蛔虫卵
D:受精蛔虫卵
E:感染性蛔虫卵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导致误食感染是由于()。
A:甘蔗未削洗干净就吃
B:甘蔗太新鲜,应该存放10天左右
C:儿童吃易感染,不能吃。成人吃不会发生
D:吃了甘蔗露出地面的几节
E:以上都不是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施用哪种肥料的甘蔗,人吃了被感染的机会最少()。
A:新鲜人粪便
B:新鲜人粪便和化肥混用
C:以人粪、尿为主作为基肥或追肥
D: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肥或化肥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种为必需脂肪酸()。
A:花生四烯酸
B:EPA
C:DHA
D:亚油酸
E:油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为突发事件报告()。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E:发现1例艾滋病输入病例的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列哪种食物所引起的()。
A:有毒食物
B:腐败变质的食物
C: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D:动物性食物
E:植物性食物
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时,一般首先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往往是()。
A:分析性研究
B:实验性研究
C:理论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A:χ2
B:AR
C:RR
D:OR
E:PAR
出生4~6个月的婴儿需开始补充()。
A:铁
B:钙
C:脂肪
D:蛋白质
E:维生素
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产生的偏倚为()。
A:信息偏倚
B:混杂偏倚
C:无应答偏倚
D:报告偏倚
E:选择偏倚
某地调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抽查小学生410名,有贫血患者120名;抽查中学生320名,有贫血患者58名。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欲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有无区别,可选用()。
A:配对t检验
B:方差分析
C:成组秩和检验
D:成组卡方检验
E:配对卡方检验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资料的类型是()。
A:配对计量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成组分类资料
D:配对分类资料
E:等级资料
住院患者由于手术输血得了乙型肝炎,其传染来源是()。
A:医生
B: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手术器械
E:血液
绝对危险度是指()。
A:试验组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事件发生率的差
B:试验组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事件发生率的商
C:试验组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事件发生率的商的百分比
D: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的反应率之差
E: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
虱传回归热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关节疼痛
B:肌痛
C:高热
D:头痛
E:鼻出血
下列真菌人工培养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必须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
B:最适pH为9.0
C:大部分真菌最适温度为25~28℃
D:需5%~10%CO2环境
E:培养时间为24小时
我国乙型肝炎免疫策略中的主要免疫对象是()。
A:学龄儿童
B:青少年
C:乙肝高危人群
D:母亲HBsAg阳性儿童
E:全部新生儿
下列哪项不属于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E:慢性肺部疾患
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A:血液制品及血液
B:美容纹身的针具等
C:同室学习、并肩工作、公用器皿如杯子等
D:拥抱、接吻、握手、触摸
E:胎儿期由孕妇传播
行政复议实行几级复议制()。
A:一级复议制
B:三级复议制
C:五级复议制
D:二级复议制
E:四级复议制
某儿童接种卡介苗后当天下午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7.8摄氏度,无其他症状,该儿童的情况极可能为()。
A:感冒
B:预防接种全身反应
C:预防接种局部反应
D:预防接种过敏反应
E:异常反应
地方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A:临床医学方法
B:流行病学方法
C:理化学方法
D:基础医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与克山病发病有关的微量元素()。
A:钼
B:铁
C:硒
D:磷
E:铜
典型霍乱病人的重要症状是()。
A:里急后重,脓血便
B:颜面潮红,步行蹒跚
C:剧烈头痛
D:以剧烈腹泻开始
E:黄水样或清水样便
患儿4岁。8月17日发病,高热、头痛、呕吐1次,次日排稀便2~3次,稍有黏液,精神不振,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体检:T39.5℃,BP80/55mmHg,急性病容,脉充实有力,颈有抵抗,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肌张力高。化验结果提示:血WBC15×109/L,中性75%,淋巴细胞25%,粪镜检白细胞5~9/HP,红细胞2~3/HP,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100×109/L,糖2.76mmol/L,氯化物121mmol/L,蛋白定量0.8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
A:中毒性菌痢(脑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型)
C: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型)
D:结核性脑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某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自1971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从小到大,发病率呈阶段性上升,流行强度逐渐增大,为探讨本病在该县的流行规律,必须首先检查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的情况。在确定检查动物以后,主要检查哪种器官()。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