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二级理论知识

控制摄入性会谈内容和方向的常用方法?
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
A:表现出消极的变化
B:与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C: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D:因人而异
非现实感属于()。
A:感觉功能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功能障碍
D:思维综合障碍
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原因包括()。
A: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B:识记和回忆能力减退
C: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D:机械记忆和再认老化
试述评价中心技术。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权威命令普通人去伤害无辜的陌生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们仍然会去做,这种服从倾向背后的因素有()。
A:命令者的权威性
B:他人的支持与服从
C: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D:权威的靠近程度
E:行为后果的反馈
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和矛盾包括()。
A:心理和行为偏差
B:心理生物性紊乱
C:性功能成熟
D:诸多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坚持反对享乐主义的基本依据是()。
A:苦海无涯的前定人生理论
B:享乐是消弹进取之心的毒药
C:奉行享乐主义,使人们失去高尚追求
D: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尚未达到满足享乐主义的物质基础
一般资料:某女,55岁,丧偶,病退,在儿子的劝说下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35岁丧偶,性格刚强有主见,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成人,那时起养成了喝酒的习惯,每天都要喝2两白酒,否则就觉得不舒服,喝醉后心情不好时就会听到别人在窗外议论自己“孤儿寡母”,看到墙壁上有一些狰狞的面孔,边说边哭。40多岁时患慢性肾炎和高血压,长年服药治疗,喝酒量有所减少,但一直未能戒除。近一年来情绪明显低落,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出去串门,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家务也懒得打理,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动作迟缓,做事常发呆,犹豫不决,想什么事都觉得很困难。上个星期天见到了小孙子,喜出望外,逗孙子玩了会儿,说话量明显增加,孙子走后又回到了低落状态。最近时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反复提到不想活了。家人很是担心,劝她来看看心理医生,在反复多次劝说下,来进行咨询。 导致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有()。
A:躯体疾病
B:酒精滥用
C:药物作用
D:丧偶创伤
道德感按其内容而言包括()。
A:对自己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
B:对阶级和民族敌人的仇恨感
C: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物的义务感、责任感
D:对社会集体的集体主义感、荣誉感
一般资料:男性,25岁,未婚,某公司职员,因自述内心痛苦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职高毕业后在家乡一小公司打工,虽能学到些技术,但收入很低,每月才400余元,为寻求发展来到大城市。经老乡介绍在一家私企公司打工,做销售工作,因为没有经验,刚开始的两个月没完成任务指标,只拿到基本工资,觉得自己不行,就换了一家公司,三个月下来还是觉得不适合自己就又寻求新的单位,如此换了几家公司,总是干不长,自己也知道应该在一家公司好好干上一段,可就是觉得难以适应,自己觉得内心很痛苦,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不适应,难以在城市生存,是吗? 求助者:是的,我觉得自己太笨了,好像什么都干不了,也什么都干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自己笨?能详细谈谈是怎么笨吗? 求助者:近一段时间我总在思考,像我这样在城市打工的人很多,别人怎么都干的好好的?还不是因为我笨吗?我没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技能,所以我公司和我一起打工的人都能完成任务,就是我完不成,还不是我笨吗? 心理咨询师:哦,既然你是一个笨人,所以你不会干活,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骑车,不认识路,不知道冷暖! 求助者:不是这样的,您所说的我都会,好像还能干得不错。比如我的方向感很强,走过的路一两次就能记住,连我们公司的当地人都只夸我记忆力好。 心理咨询师:你前面讲了,你很笨,现在你说的是有些事干的不错,比如说你的方向感很强,你前后说的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我……好像确实有矛盾。 心理咨询师:矛盾在哪里? 求助者:我要是笨,就不应该有什么能干好,哦,我有点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不笨? 心理咨询师:你说呐? 求助者:我确实是不太笨,可我怎么干不好呢?我都换了好几家公司了。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看,你是怎么离开第一家公司的? 求助者:这我清楚,那家公司待遇太低,才400多块钱。 心理咨询师:那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等等的公司呢? 求助者:……(沉默3分钟)好像是因为我完不成任务,我最讨厌有任务定额了,好像还有两家公司不是,我好像不喜欢销售的工作,但我学历低,也只能找一些销售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噢,原来是这样,你想想,原来最让你痛苦的是什么? 求助者:我笨,我适应不了城市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那现在呐? 求助者:我并不太笨,我不能适应,实际上是我不喜欢销售这样的工作。我明白了,我的问题不是出在我笨上,而是出在我不喜欢销售工作上。看来心理咨询确实挺管用的。我现在感觉不那么痛苦了。谢谢您,您确实帮我解决了痛苦,这都是您的功劳。 本案中,心理咨询师试图扮演的角色是()。
A:指导者
B:分析者
C:说服者
D:辩论者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的机制。
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另求助者感动。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进展。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么?
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互相的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一个人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他怎样,而你又讲了你的丈夫后来对你很好,可你并没有对他好,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他那时已经有婚外情了,怎么能在对他好呢?
心理咨询师:你看,实际上别人对你怎样,你并没有对他怎样。
求助者:好象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那个人没有娶你,其实娶不娶你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怎样对他来对待你一样这是你的信念。而你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信念会造成你的情绪困扰。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的是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有一个六面体,上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你把他仍出去,落回时朝上的数字是几?
求助者:不知道,那个数字都可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六面体抛出一样?
求助者:(沉默)我好想有些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只要求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对,我要想不生气,就得接受他娶我,还应该接受他不娶我。"



第1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马?”,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
A:内容反映
B:内容表达
C:情感反映
D:情感表达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本案例中,恰当的咨询目标是帮助求助者( )。
A:建立良好关系
B:解决情绪困难
C:构建良好个性
D:促进自我实现

第3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是( )。
A:那个人没有娶她
B:别人应该向我怎么对他一样对我
C:因婚姻产生矛盾
D:别人怎样对我我就怎样对待他

第4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可能是( )的原因。
A:困惑
B:情绪
C:阻抗
D:思考

第5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包括( )。
A:矫正非理性信念
B:鼓励情绪宣泄
C:改变求助者处境
D:建立理性信念

第6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改变信念的方法是( )。
A:自我管理程序
B:语义分析
C:产婆术式辩论
D:认知重组
社会懈怠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A:情感卷入
B:竞争意识增加
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D:责任意识降低
获取临床资料的途径包括( )
A:家属报告
B:摄入性会谈
C:临床观察
D:治疗性会谈
心理咨询职业要求咨询师禁止与求助者在咨询室之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属于()。
A:情感限制
B:行为限制
C:职责限制
D:伦理限制
在咨询室中,咨询双方一对一的直接的面接形式属于()。
A:电话咨询
B:团体咨询
C:现场咨询
D:门诊咨询
阳性强化法属于( )。
A:现实疗法
B:精神分析疗法
C:完形疗法
D:行为疗法
一个人的感觉阈限高说明他的感受性()。
A:低
B:中等
C:比较高
D:高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部分测验结果(标准量表分) 效度量表中的Fb()
A:用于考察370题以后项目的答案效度
B:表示370题以后项目中没有回答的项目数
C:用于考察399题以后项目的答案效度
D:表示399题以后项目中没有回答的项目数
气质类型()。
A:取决于神经过程的特点,是遗传的,因而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B: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
C: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
D: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有()。
A:立场的中立性
B:亲友的回避性
C:手段的综合性
D:以上各项原则
要做到平等尊重,需要处理好()之间的关系。
A:上下级
B:同事
C:师徒
D: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皮亚杰发现,儿童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岁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岁才会掌握重量守恒;()岁时才具有容量守恒的概念。
A:2、3、4
B:4、5、6
C:5、6、7
D:7、8、9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
A:迁移作用
B:原型启发作用
C:定势作用
D:动机作用
一般资料: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主述别人讨论她,说她下流,内心极其痛苦。 案例介绍:求助者为大学二年级学生。3个月前的一天因不舒服在宿舍休息,不想看书就上网,不知怎么就到了一个成人网站。有些东西她从来没见过,看得脸都红了,但由于好奇,并没有关掉。也许是有些入神,同学回来她都没发现。那个同学见她正聚精会神地上网,没有喊她,悄悄地来到她身后,一拍她的肩膀大声说:“看什么呐!”求助者没有防备,吓了一大跳,自己觉得看的东西很不好,脸涨的通红,竟哭了起来。接着宿舍内的其他同学纷纷回来了,见她的样子很奇怪,询问是怎么回事,求助者只是哭并不回答。自此以后求助者总是对同学说:“别人在讨论我,说我下流”。上课时总觉得别人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觉得受不了,要求回家。老师、同学说求助者变了。现已回到另外城市自己的家,求助者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觉得世界太可怕,觉得自己家乡的人也在讨论自己,说自己下流。为此觉得活着没有一点意思,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一天到晚都在想着这件事,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 家长反映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对她要求严格。求助者性格内向,很听大人的话,很少与其他同学来往,从小学习认真,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眼中她是一个非常乖的孩子,只有一次因为发现她不穿衣服呆在自己家里而严厉地批评了她,她感到很委屈,但后来没有发现类似的事。求助者回家后,父母向老师同学了解情况,证实没有人在议论,多次解释都无法说服。求助者也说不出到底谁在说自己,但就是坚信不移。求助者回家后常常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或自言自语,或呆坐,几乎不外出,甚至不洗脸刷牙,家人没有办法,带她来心理咨询。 判断该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正常与否的依据是()。
A:症状泛化
B:被动求医
C:无自知力
D:功能受损
非正式群体存在的意义()。
A:使个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B:使个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C:增强个体的集体意识
D:有利于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
E: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和完善
语词杂拌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称为(),
A:破裂性思维
B:思维散漫
C:思维不连贯
D:思维中断
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B: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C: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