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HAV( )
水痘病毒( )
HBV( )
HIV( )
汉坦病毒( )
A: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B:在体外抵抗力较强,在-20℃条件下保存数年,其传染性不变,能耐受56℃30分钟的温度及pH3的酸度;加热煮沸(100℃)5分钟或干热160℃20分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氯1mg/L30分钟或甲醛(1:4000)37℃72小时均可使之灭活
C:在体外抵抗力很强,紫外线照射,加热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苯酚,硫柳汞等)均不能使之灭活,在干燥或冰冻环境下能生存数月到数年,加热60℃持续10小时,煮沸(100℃)20分钟,高压蒸汽122℃10分钟或过氧乙酸(0.5%)7.5分钟以上则可以灭活
D: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加热56℃30分钟和一般消毒剂如0.5%次氯酸钠,5%甲醛、70%乙醇2%戊二醛等均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
E:对脂溶剂很敏感,易被紫外线及γ射线灭活,一般消毒剂(碘酒、酒精、福尔马林等)均可将病毒杀灭
患者寒战、高热6天,疑为疟疾,给予氯喹3天无效,下列哪项处理合理()
A:加大氯喹剂量
B:联合使用伯氨喹
C:改用青蒿琥酯
D:加用乙胺嘧啶
E:改用乙胺嘧啶
隐孢子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功能正常者的潜伏期长,一般为20~30天,而免疫功能低下者,潜伏期则较短,一般为7~10天。
与回归热的发作及间隙之“回归”表现有关的机制是()
A:包柔体的代谢产物刺激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机体的超敏反应
D:机体免疫反应与包柔体体表抗原变异
E:包柔体持续增殖
导致HBeAg向抗-HBe转换,但HBV-DNA在血清中维持阳性的原因是()
A:S区变异
B:前C区变异
C:C区变异
D:X区变异
E:YMDD变异
关于猩红热的治疗哪些是正确的( )
A:常规应用激素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B:早期的病因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C:应用抗生素时大剂量、短疗程治疗可减少并发症
D:应用抗生素治疗,疗程应不少于7天,可减少并发症
E:加用胸腺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隐孢子虫病的病变主要累及__________。
暴发性流脑休克型病因治疗首选_________。
疟疾是由下述哪种虫媒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
A:蜱
B:伊蚊
C:库蚊
D:按蚊
E:白蛉
患者男,42岁,广东佛山人,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d”来诊。查体:T39.0℃;球结膜充血,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血常规:Hb118g/L,RBC4.5×1012/L,WBC3.8×109/L,PLT78×109/L。病程第5天出现病情加重并剧烈头痛、呕吐、烦躁,颈强直,血压升至158/100mmHg,心率50次/min。诊断考虑()
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B:钩端螺旋体病
C:重型登革热
D:恙虫病
E:疟疾
刘×,女,15岁,汉族,学生,未婚,江西鹰潭市人,因发热、咽痛10天,全身皮疹7天入院。 9月24日起发热,体温最高41℃,伴畏寒,27日起出现皮疹,先躯干,后四肢,初红点,后突出皮面,融合成片。既往患“霉菌性肠炎”,长期服“丙戊酸钠、卡马西平”,50天前改为“治癫灵、吡拉西坦、丙戊酸钠”。体查:体温38.5℃,面潮红,有眼屑。全身大片红色斑丘疹,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瘙痒。耳后、腋窝、腹股沟可见肿大淋巴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肝未及,脾肋下5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2.0×109/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43,单核细胞0.07,异常淋巴细胞0.05,红细胞4×1012/L,血小板95×109/L 进一步检查方案有哪些?
囊尾蚴最常寄生在( )
A:眼
B:皮下组织
C:大脑皮质
D:脊髓
E:侧脑室

张×,女,2岁,因发热7天,右下肢瘫痪2天于2001年7月24日入院。
7月17日无诱因发热,体温38~40℃,明显畏寒、寒战。7月22日起发现右下肢不能运动,入院体查:体温3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右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力2级,腱反射减弱,无感觉障碍。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色素157g/L,血小板231×109/L。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请提出主要诊断及依据与主要鉴别诊断。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治疗原则。
以下关于囊尾蚴病的治疗正确的是( )
A:首选阿苯达唑
B:必须住院治疗
C:有痴呆、幻觉和性格改变的晚期患者尤其主张用吡喹酮治疗
D:颅内压增高者,须先降颅压治疗
E:眼囊尾蚴病禁止杀虫治疗
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
B: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为需氧菌
C: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D: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刘×,男,32岁,因高热,咽痛14天,巩膜黄染5天,皮疹1天于2002年5月13日入院。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体格检查:T39.2℃,P112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躯干、四肢弥漫性鲜红色斑疹,间有少量出血点(如图);颌下、双颈侧及腋下可扪及多个豌豆大小淋巴结,有压痛;咽红,上腭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白苔;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有触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1.0×109/L,N0.18,L0.64,异型淋巴细胞0.18;尿胆红素(++),尿胆原(+);ALT131u/L,TBIL56.4mol/L;抗-HAVIgM(-),抗-HCV(-),抗-HBs(+),抗-HEV(-),抗EB-VCAIgM(+)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人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人需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
男,25岁,发热、咽痛3天,体温在38~39℃,体检: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大片白色假膜,血常规WBC为13×109/L。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患者最合适的治疗为()
A:扁桃体切除
B:口服中药对症治疗
C:头孢曲松
D:氟康唑口服
E:大剂量青霉素联合白喉抗毒素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化脓性扁桃体炎
B:流行性感冒
C:咽白喉
D:麻疹
E:鹅口疮

患者,女,25岁,因反复乏力,纳差,肝区不适2年入院。
患者2年前感乏力、食欲减退,在当地医院就诊,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经当地医院用“护肝”及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仍间有肝区不适等症状。近1个月来因症状加重而来本院就诊。
既往体健无特殊传染病病史。
查体:慢性病容,神志清楚,巩膜轻度黄染,颜面及颈部有数枚蜘蛛痣,未见明显肝掌,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肝右肋下2cm,质中等,无明显触痛,肝侧位可及,无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2000U/L,血清白蛋白30g/L,球蛋白40g/L,TBIL30μmol/L;血清HBV感染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列出诊断依据。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应进一步作哪些实验的检查,最佳确诊方法是什么?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请根据患者情况给出最佳治疗方案。
患者,男性,20岁,外地来京学生。高热3天,抽搐、意识障碍1天入院,体检T40℃,R30次/分,颈抵抗,Kernigs征阳性,巴彬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外周血象WBC20×10/L,N92%。尿蛋白(+)。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为重要()
A:血培养
B:脑脊液检查
C:乙脑特异性抗体检查
D:病毒分离
E: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查
男,43岁,农民,急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6天,查体:体温37℃,脉搏122次/分,血压70/60mmHg,神清,呈“酒醉貌”,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可见片状出血,注射部位可见大片瘀斑,肺部未闻及异常。首要的检查是()
A:骨髓培养
B:血培养
C:肝功能检测
D:血、尿常规检查
E:出、凝血时间测定
患者女,28岁,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d”于2月来诊。3周前去郊外旅游被蜱叮咬,4d前出现发热,无明显畏寒,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伴头痛、四肢出现红斑,并逐渐扩大。查体:T39℃,P109次/min,BP110/60mmHg;意识清楚;双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Hb100g/L,WBC4.6×109/L,N0.65,L0.30。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了确诊,首选的检测项目是()
A:血培养
B:免疫荧光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抗体
C:肥达反应
D:外-斐反应
E:显微肥达凝集试验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伤寒
C:莱姆病
D:钩端螺旋体病
E: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A:阿莫西林
B:氯霉素
C:诺氟沙星
D:氯喹
E:林可霉素
低排高阻型休克病人治疗过程中早期应用下列药物,不正确的是( )
A:酚妥拉明
B:阿托品
C:异丙肾上腺素
D:东莨菪碱
E:间羟胺
患者男,48岁,因“右股根部持续剧痛5h”来诊。疼痛与体位无明显关系。5d前曾去内蒙古旅游,并接触过当地死旱獭。查体:T39.5℃,P117次/min,R25次/min,BP110/70mmHg;结膜充血;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肿大,右腹股沟淋巴结压痛明显。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应首先检查的项目包括()
A:血常规
B:血培养
C:全身浅表淋巴结B型超声
D:血涂片
E:胸部X线片
F:红细胞沉降率
G:自身免疫性抗体
H:类风湿因子

第2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急诊应尽快进行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患者持续性高热,伴咳嗽,咳血性泡沫痰。)()
A:降温
B:快速补液
C:及时应用抗生素
D:补液同时利尿
E:吸氧
F:镇咳
G:输血
H:强心治疗

第3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此时,应优先进行的检查包括(提示入院第2天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胸闷、气促、发绀,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右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血常规:Hb90g/L,WBC22.2×109/L,N0.83,L0.20,PLT58×1012/L。)()
A:胸部CT
B:心脏彩色超声
C:肺功能测定
D:电解质和肾功能
E:胸腔B型超声
F:痰培养
G:血气分析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目前应主要考虑的疾病是(提示入院第3天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BP85/45mmHg。血常规:Hb70g/L,WBC20.3×109/L,N0.78,L0.19,PLT60×1012/L。心脏彩色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0.51。)()
A:呼吸衰竭
B:左心衰竭
C:重型肺炎
D:呼吸窘迫综合征
E:右心衰竭
F:间质性肺炎
G:肺栓塞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结合以上病史,首先考虑的疾病是(提示血常规:Hb115g/L,WBC17.6×109/L,N0.77,L0.21,PLT89×1012/L。胸部X线片:左侧支气管炎,右下肺片状高密度影伴有融合,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并发感染
B:肺鼠疫
C:非典型肺炎
D:病毒性肺炎
E:细菌性肺炎
F:心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
G:肺结核
复数菌败血症
关于内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构成部分
B: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
C:内毒素耐热
D:内毒素抗原性强
E:人对内毒素特别敏感,内毒素最重要的生物效应是发热和休克
回归热病理变化最显著的器官是()
A:肝
B:心和肺
C:脾
D:肾
E:脑
稽留热是指( )
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高热持续,12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痊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
A:控制和管理好病人
B:防蚊和灭蚊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
E:杀猪

患儿,10岁,主因发热,咽痛2天,出疹1天于2003年01月26日,可见草莓舌,肺无杂音,肝脾不大,既往体健。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药疹
B:猩红热
C:麻疹
D:风疹
E:上感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猩红热下列哪项错误( )
A: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B: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C: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D:5~15岁为好发年龄
E:感染后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且免疫力均持久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进一步检查下列错误的是( )
A:血常规
B:咽拭子培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可确诊
C:咽拭子涂片染色镜检A组溶血性链球菌可确诊
D:多价红疹毒素试验阳性可确诊
E:尿常规对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有辅助诊断意义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三大主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期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