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民族文化学
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变异性
E:敏感性
祖、父、子连名制的具体表示形式是什么?
“被之僮僮”指的是头饰或假发等类似之物。
《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分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A:十九周岁
B:二十周岁
C:二十二周岁
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史记》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对统治阶级乃至最高统治者进行了大胆深入的揭露和讽刺。
黎族丧俗很有特点,若父母去世其子女守“酒孝”()天
A:12
B:120
C:365
D:7
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
A:三千年前
B:五千年前
C:一万多年前
D:一万五千多年前
民族问题的内涵包括().
A: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B: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C: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四羊方尊是()时期铸造的。
宋明时期,与朱熹理学相对的学派是()。
民俗文化的发生、存在和发展,既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又要靠哲学理论来指挥。
下列作品中,是由张伯驹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是()。
A:展子虔的《游春图》
B:李白的《上阳台帖》
C:杜牧的《张好好诗》
D:以上都对
民族自尊心
西斯拉夫三民族最主要的宗教信仰是()
A:天主教
B:东正教
C:新教
D:穆斯林
佛教九华山的道场渊源与朝鲜王族金乔觉有关,而普陀山的道场渊源则与日本僧人()有关。
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带上阶级色彩,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氏已是()的标志。
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大统一”,将全国分为哪四个地域文化?
未简化之前的汉字,平均笔划在11-12画之间。
根据《茶经》记录,陆羽精心设计了专用的饮茶器具。
试述瑶族的“瑶老制”、“石牌制”的内容及其社会功能。
《千金方》的作者是()。
下列玉中()是只有中或粗两种结构。
A:和田籽玉和俄玉
B:俄玉和青海玉
C:韩玉和俄玉
D:梅岭玉和青海玉
《世界人权宣言》第三条规定中不包含以下哪种权力的保障?()
A:生命自由
B:行动自由
C:人生安全
D:财产安全
小国的大夫在《春秋》会被称为“人”。
国际学术界对“民俗”一词下了上百种定义,将它们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
A:文化遗留说
B:精神文化说
C:口头文学说
D:草根传统说
E:生活手段说
下列数学家当中,属于宋元四大数学家的有:()
A:秦九韶
B:祖冲之
C:杨辉
D:朱世杰
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是()。
A:颜真卿
B:虞世南
C:欧阳询
D:诸遂良
首页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