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基础知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孟子·离娄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荀子·王制》
材料二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断没有袖手旁观,不管那船的好坏,任那舵工水手胡乱行驶的道理。──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材料三民本思想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社会长达三千年,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忠君思想、官本位思想,已深深植入中国社会的骨髓之中,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只要有机遇,就会顽强地表现自己,影响、控制和规定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刘绪贻《再论把“民主”与“民本”区分开来》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材料一中孟子和荀子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民本思想。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概括材料二中陈天华的主要观点。上述观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 【材料三】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1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第2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据材料二,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之处和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3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得以继承的。

第4题,共4个问题
(简答题)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②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 ③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④就是工人阶级的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粗铁丝弯成如图所示半圆环的形状,圆心为O,半圆环最高点B处固定一个小滑轮,小圆环A用细绳吊着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半圆环上。一根一端拴着质量为m1的物块的细绳,跨过小滑轮后,另一端系在小圆环A上。设小圆环、滑轮、绳子的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绳子不可伸长。若整个系统平衡时角AOB为α,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1︰m2为()
A:cos
B:2sin
C:sin
D:2cos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今天,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说明()
A:中医药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C:弘扬中医药文化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中医药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对下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B: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C:地形以平原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D: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某山峰海拔5029米,终年积雪
图为我国云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可知()
A:甲村的昼长总是大于乙村
B:甲村的降水一定多于乙村
C:甲村的灾害总是多于乙村
D:甲村的规模可能小于乙村
2009年7月30日~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下图是其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推测为家书的残片。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东汉时()
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拥有文化的人很多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大小关系图线,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0.15m时,弹力的大小。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其(君)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总的来说,具有()特点。 ①实用性 ②理论性 ③整体性 ④尖端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某市政府对涉及广大市民利益的各项决策都向社会公示,这充分尊重了公民的()。
A:立法权
B:知情权
C:提案权
D:决定权
下列不属于热力环流实例的是()
A:山谷风
B:海陆风
C:城市热岛效应
D:温室效应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旅顺、大连③统帅八国联军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④支持阿古柏政权侵略新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所展出的下列科技成果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是()
A:青铜器
B:瓷器
C:造纸术
D:丝绸
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有关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问题时表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①是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②要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③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要更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京剧《秋江》在欧洲演出,演到半截,后排的观众都站起来,看看舞台上是不是真的有水。当他们看到还是那个平平的舞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便爆发出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上述情景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读图,这是我国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00周年发行的一套邮票。下面有四条发行这套纪念邮票的理由,你认为哪个理由最佳()
A: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巴黎公社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了起来
C:巴黎公社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的角度划分,世界上的国家可划分为资源型国家、依附型国家和创新型国家。资源型国家主要是指依靠自身丰富的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依附型国家主要是依附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技术而获得发展的国家,如拉美一些国家。创新型国家是将大幅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基本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并由此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
材料二:公民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因此,有人认为,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让老百姓参与政府的文化民生项目决策,行使决定权。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就建设创新型国家,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评析。
图中甲、乙、丙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0-8秒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0一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第2秒末速度最大
C:物体在第8秒末离出发点最远
D:物体在第4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据此回答问题。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本届人大到会代表2988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还首次在农民工队伍中产生了3位全国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①绝对性 ②真实性 ③全民性 ④广泛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我国现阶段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④全体公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
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魅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写道: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包含着“自然法”的思想,“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种自然法的思想在近代政治思想中应该体现为()
A:主权在民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反抗暴政
下面关于生长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胚芽鞘中都有
B:生长素主要集中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端的分生组织、茎的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C: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由于失去了重力作用,所以茎的生长也就失去了背地性,根也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茎生长的顶端优势也不存在了
D: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促进细胞伸长
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物体在t1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v,则关于能否确定v:v的值,下面正确的是()
A:能确定,v:v=2:1
B:能确定,v:v=1:2
C:能确定,v:v=
D:只能比较v与v的大小,无法确定v与v的比值

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