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育心理学继续教育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这些任务属于()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组织策略重点强调()之间的联系。
A:新知识与新知识
B:新知识与旧知识
C:旧知识与旧知识
D:都强调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下列关于先行组织者叙述错误的是()
A:先行组织者,是指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但以学生易懂的通俗语言呈现的引导性材料
B: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
C:采用先行组织者的技术进行讲授,可以产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比较性组织者是对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可以是生动形象的文字比喻,也可以是实物演示、物理模型、图片、图表等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原型内化阶段后,此时认知技能?()
A:已经形成
B:还未形成
C:接近形成
D:不断形成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集体则是()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教与学宏观结构的基本过程()
A:教的过程
B:学的过程
C:评价与反思过程
下面哪一项措施符合教师课堂管理的目标()
A:分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B: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控制
C: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D:设计简单的教学任务
知道如何写留言条,属于下列哪类知识?()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
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下列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期望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
B:教学目标应该强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C:教学目标应该强调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
D:“本节课的目标是向学生示范如何使用显微镜”是不合理的教学目标
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家们较一致赞同的方法是()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象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
C: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结果
D:结合教材的内容,训练具体的策略并使之迁移
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B:强化是正强化
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
D:强化要及时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头脑风暴法是谁首次提出的?()
A:奥斯本
B:吉尔福特
C:斯腾伯格
D:桑代克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无规则水平
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叙述叙述错误的是()
A:教学方法的作用就是要实现一定的教学事件
B: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C: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选用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
D:讲授、提问和讨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最一般的方法
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一致的行为。
认知派学习论强调()。
A:学习过程中的尝试错误
B:学生获得认知结构
C:学习时的模仿
D: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人脑重新回忆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形象叫做()
A:长时记忆
B:记忆表象
C:保持
D:再认和回忆
做数学题时,某学生经过口算直接写出答案,省略了过程,这是认知技能的什么特点?()
A:观念性
B:内隐性
C:简缩性
D:外显性
()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由()提出来了
A:麦克利兰
B:班杜拉
C:马斯洛
D:阿特金森
小云非常喜欢通过口头讲解,课堂讨论和其他听觉刺激进行学习,这说明她的优势感觉通道是()
A:视觉通道
B:触觉通道
C:听觉通道
D:动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