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课程论
课程设计中的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步骤依次是 O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选择内容一评价 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一组织与实施评价 O选择内容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 O组织实施选择内容确定目标一评价
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依附于 O教师身上 O幼儿身上 O教师和幼儿身上 区内的操作材料上
下列课程流派中,不把区域活动当成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的是 蒙台利教育法 O皮亚杰认知主义幼教方案 瑞吉欧教育体系 知识系统化教学理论
活动课程非常重视 训练教育 养成教育 教育结果 知识获得
课程研究人员负责制定的目标主要是 课程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课程总目标、课程领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
美工区应设在 离水源近的地方 较宽敞的地方 完全封闭的地方 与图书区相邻处
对幼儿园课程的方向问题作出基本的价值选择的是 理论层次的课程决策 技术层次的课程决策 实践层次的课程决策 具体层次的课程决策
视课程为教学计划的课程观显然遗漏了 课程目标 课程评价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以下关于课程实施叙述不对的一句是 课程实施本质就是课程的“再设计” 课程实施是观念形态课程向实践形态课程转变的过程 课程实施即观念形态课程的组织 课程实施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1.10 按维果斯基的观点,对3-7岁儿童的教学是一种 自发型教学 反应型教学 自发一反应型教学 反应一自发型教学
下列目标属于表现性目标表述法的是 适应幼儿园团体生活、情绪稳定 不需要提醒,能饭后漱口 会唱2/4拍的歌曲 能分辨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对与错
幼儿园 车业教学的作用是 增加新的知识内容 提升幼儿己有的经验 扩展幼儿已有的经验 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
下列各项中,只有一项才是学生实际感受到的课程,它是回答正确 学科知识 教材或内容 学习经验 学习目的
1.14幼儿园课程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这说明在组织幼儿园课程时应 遵循 整体性原则 生活化原则 主体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1.15 下列是实践形态课程的是 回答正确 课程指南 课程方案 教学计划 幼儿实际感受到的课程
16 侧重于幼儿在活动中首创的表现形式而不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课程设计模式为 目标模式 行为模式 过程模式 环境模式
1.17以下关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课程评价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为了鉴别教师的优与劣 课程评价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应以自评为主
1.18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所遵循的是 向顺序 直线性顺序 逻辑顺序 心理顺序
1.19 心理组织法关注的焦点是 儿童 教师 教材 教具
20幼儿在直接教学中的学习基本上是一 探究学习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活动学习
21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是() 根基性 启蒙性 基础性 非义务性
22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是由学前儿童和()的内部矛盾决定的。 家长期望 社会发展 教师要求 国家需要
1.23 主体性的核心成分是()。 探索性 能动性 创造性 自动性
1.24()是确定课程内容人文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1.25 壬戌学制将蒙养院改为幼稚园招收儿童的年龄为() 6岁以下 7岁以下 5-7岁 3---7岁
1 视课程为教学计划的课程观显然遗漏了 课程目标 课程评价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1.2 课程设计中的目标模式的四个基本步骤依次是 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选择内容一评价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一组织与实施--评价选择内容-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组织实施一选择内容-确定目标--评价
1.3 以下关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课程评价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课程评价是为了鉴别教师的优与劣课程评价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应以自评为主
下列目标属于表现性目标表述法的是 适应幼儿园团体生活、情绪稳定不需要提醒,能饭后漱口会唱2/4拍的歌曲 能分辨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对与错
1.6 心理组织法关注的焦点是 儿童 教师 O 教材 教具
1.7 幼儿园作业教学的作用是 增加新的知识内容提升幼儿己有的经验扩展幼儿已有的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
以下关于课程实施叙述不对的一句是 课程实施本质就是课程的“再设计” 课程实施是观念形态课程向实践形态课程转变的过程课程实施即观念形态课程的组织课程实施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按维果斯基的观点,对3-7岁儿童的教学是一种 自发型教学 反应型教学 自发一反应型教学 反应一自发型教学
1.10 幼儿在直接教学中的学习基本上是一种 探究学习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活动学习
1.11 下列各项中,只有一项才是学生实际感受到的课程,它是 学科知识 教材或内容 学习经验 学习目的
1.12 下列课程流派中,不把区域活动当成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的是 蒙台梭利教育法 皮亚杰认知主义幼教方案 瑞吉欧教育体系 知识系统化教学理论
1.13对幼儿园课程的方向问题作出基本的价值选择的是. 理论层次的课程决策 技术层次的课程决策 实践层次的课程决策 具体层次的课程决策
1.14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所遵循的是 纵向顺序 直线性顺序 逻辑顺序 心理顺序
1.15 美工区应设在 离水源近的地方 较宽敞的地方 完全封闭的地方 与图书区相邻处
1.16 课程研究人员负责制定的目标主要是 课程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课程总目标、课程领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
1.17 下列是实践形态课程的是 课程指南 课程方案 教学计划 幼儿实际感受到的课程
118侧重于幼儿在活动中首创的表现形式而不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课程设计模式为 目标模式 行为模式 过程模式 环境模式
19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依附于 教师身上 幼儿身上 教师和幼儿身上 区内的操作材料上
幼儿园课程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这说明在组织幼儿园课程时应遵循 整体性原则 生活化原则 主体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下面关于潜在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潜在课程的提出是人们考虑一切可能对学习者产生作用的因素。潜在课程的影响可以是无意的,也可以是有意的。潜在课程的作用往往难以准确预见。
22 课程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 教材活动 教育情境活动 教学内容体验 教育环境知识与经验
)是实现学前教育目标和价值的主要承担者 学前教音迎程 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学前教育课程实施 学前教育课程组织
24 )是课程组织的重要物陆媒体。 学习者 教育者 教育情境 教材
学前教育课程内容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是( 兴趣与活动 知识与经验 学前儿童发展 活动与情境
以下关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课程评价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 课程评价是为了鉴别教师的优与劣 课程评价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应以自评为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