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石家庄铁道大学-路基工程

客运专线路基面动应力设计值与设计时速无关。 × √
在普通填料中添加下述外掺料进行土质改良,属于化学改良土的为(  ) A、 砾石 B、 石灰 C、 水泥 D、 粉煤灰
铁路路基工程设计地震重现期为( ) A、 50年 B、 100年 C、 475年 D、 2475年
路堤按照填方高度分为低矮路堤,一般路堤,高路堤三种 ×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涉及文物古迹时,应立刻停止作业上报有关部门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严格按文物保护部门批准的保护措施进行施工。 × √
膨胀土地区基床下路堤填筑填料的选择,下列做法不合理的为( ) A、 Ⅰ级铁路,强膨胀土必须进行改良 B、 Ⅱ级铁路,中膨胀土必须进行改良 C、 Ⅱ级铁路,弱膨胀土加强边坡加固及防排水措施 D、 Ⅲ级铁路,中膨胀土加强边坡加固及防排水措施
在铁路路基设计技术工作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 勘察设计单位执行(或采用)单项或局部标准,并不免除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整体工程和系统功能质量问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B、 路基工程设计应避免高填、深挖和长路堑,并尽量绕避不良地质条件的地段 C、 路基工程宜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其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边坡防护以及排水设施等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使之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影响 D、 铁路路基结构宜进行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客运专线设计行车速度较高,由于速度在路基基床中产生的动应力作用较大,其设计值为() A、 80KPa B、 90KPa C、 100KPa D、 应根据线路设计时速分别分析计算
路堤地基中存在液化土层时,应进行抗震稳定性验算。 × √
从经济方面考虑,悬臂式挡土墙墙高不宜大于( ) A、 3m B、 6m C、 8m D、 10m
下列地基类型,地基处理设计可以采用冲击碾压法的为( ) A、 浅层软土地基 B、 深厚软土地基 C、 浅层松散砂性土地基 D、 深厚松散砂性土地基
铁路路基结构的地基基本承载力主要由( )决定的。 A、 路基基底宽度 B、 路基基底埋深 C、 列车活载 D、 地基土层工程性质
路基工后沉降是指路基竣工后产生的沉降量。 × √
铁路路基工程抗震设防目标性能要求Ⅱ的技术要求为( ) A、 地震后不损坏或轻微损坏,能够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B、 地震后可能损坏,经修补,短期内能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结构整体处于非弹性工作阶段 C、 地震后可能产生较大破坏,但不出现整体倒塌,经抢修后可限速通车: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阶段 D、 地震后可能产生较大破坏,但不出现整体倒塌,经抢修后可限速通车:结构整体处于非弹性工作阶段
路基设计时,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应不小于路基结构的基底应力设计值。 × √
滨海路堤外海侧护坡底部应设抛块石或混凝土块体,顶面宽度不宜小于2.0m,厚度不宜小于1.0m。 × √
路基工程施工应重视职业健康和劳动卫生保护,制定管理计划并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 √
客运专线基床下路堤填料的最大粒径为( ) A、 50mm B、 75mm C、 150mm D、 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路基上的端刺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形状、尺寸与路基同步修建,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影响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 √
强夯法夯击间隔时间的设计值主要与下列哪项影响因素有关( ) A、 施工设备能力 B、 有效加固深度 C、 施工单位技术管理水平 D、 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
路基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文明标志。 × √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I、Ⅱ级铁路路基工程不必进行抗震设计。 × √
下列变形观测元件,哪项是用来观测地基压缩层变形的( ) A、 沉降观测桩 B、 组合式沉降板 C、 单点沉降计 D、 剖面沉降管
填筑高度不大、地基可压缩性土层较薄的一般路堤地段,布置沉降观测断面至少需要设置哪些变形观测元件( ) A、 沉降观测桩 B、 沉降板 C、 单点沉降计 D、 剖面沉降管
粗粒土填料二级定名需考虑下述哪些物理性质指标(  ) A、 细粒含量 B、 不均匀系数 C、 曲率系数 D、 液性指数
铁路路基基床厚度设计值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动应力与自重应力的关系。 × √
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加固区抗滑力的分析不可考虑桩体对抗力的贡献。 × √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等建设各方应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下列哪项中属于施工单位安全职责( ) A、 组织对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或技术复杂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营业线施工过渡方案进行会审。 B、 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制止违章作业,排查、报告和清除现场安全隐患。 C、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影响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的设计内容应及时进行变更处理。 D、 提出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和保障施工安全措施,将相关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有( ) A、 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控制指标采用压实系数K及地基系数。 B、 基床底层为A、B组填料采用物理力学双指标控制。 C、 基床下路堤以物理指标控制为主。 D、 物理改良土采用掺料剂量、压实系数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控制指标
客运专线铁路和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宜采用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并应根据其对沉降的特殊要求进行专门研究确定。 × √
地下水发育地段的路堤基底、路堑基床换填层底部应采取排除地下水的措施。 × √
铁路路基排水结构的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 √
在普通填料中添加下述外掺料进行土质改良,属于物理改良土的为(  ) A、 砾石 B、 石灰 C、 水泥 D、 粉煤灰
钻芯法可以判定或验证混凝土灌注桩、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身完整性 × √
路堤及土质和风化软质岩路堑边坡应采用工程防护与植被防护相结合的型式,宜选用带截水缘骨架或锚杆(索)框架梁内植被护坡。 × √
从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换填垫层法的垫层厚度设计值一般不大于( ) A、 1m B、 3m C、 6m D、 与垫层材料有关
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软弱路基、陡坡路基等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下列施工场地不属于复杂环境条件。( ) A、 厂矿区 B、 交通干道 C、 水油气管道附近 D、 经济林木地段
新建客运专线,线路设计速度为200km/h,有砟轨道,区间一般地段路堤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取值为(  ) A、 应小于150mm B、 应小于100mm C、 应小于50mm D、 应小于15mm
细粒土填料二级定名需考虑下述哪些物理性质指标(  ) A、 细粒含量 B、 不均匀系数 C、 曲率系数 D、 液性指数
下列设计分析计算,哪些为换填法中垫层设计的内容( ) A、 垫层顶面路基基底应力的分析计算 B、 垫层底面应力的分析计算 C、 下卧层承载力的分析计算 D、 垫层材料、厚度、压实标准等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已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并满足稳定性和沉降要求时,地基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 √
客运专线基床表层填料可采用级配碎石。 × √
膨胀土地区路堑基床表层设计,下列做法合理的为( ) A、 全部换填 B、 采取换填或土质改良 C、 土质改良 D、 按铁路等级及膨胀等级确定换填或土质改良措施
铁路路基施工图核对包括现场核对和图纸核对,下列哪项不属于现场核对内容( ) A、 设计图纸中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等建设条件是否与现场一致 B、 设计方案和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是否利于现场实施 C、 取、弃土场设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D、 路基横断面面积和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是否准确
路基四电接口工程各种预埋设备及基础应与路基填筑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保证路基强度、稳定性及防排水性能。 × √
高陡边坡路基和位于危岩、落石、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高风险工程,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风险评估。 × √
下列一般地区路基工点,支挡结构型式适宜采用锚杆挡土墙的为( ) A、 微风化硬质岩路堑地段 B、 土质路堑地段 C、 微风化硬质岩路堤地段 D、 土质路堤地段
某路基工点,原地面横坡较大,关于路堑侧沟的布置,下列做法合理的为( ) A、 路肩两侧均应设置侧沟 B、 仅在横坡上方一侧路肩设置侧沟 C、 仅在横坡下方一侧路肩设置侧沟 D、 应根据路堑开挖深度进行具体分析设计
Ⅰ级、Ⅱ级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填料的最大粒径为( ) A、 50mm B、 75mm C、 150mm D、 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软土天然地基上路堤设计临界高度与填筑临界高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设计临界高度大于填筑临界高度 B、 设计临界高度小于填筑临界高度 C、 设计临界高度等于于填筑临界高度 D、 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