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
关于教育对象,我国最早提出了有教无类主张的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庄子 E. 孔子
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教育名著____________中。 选择一项: A. 《论语》 B. 《尚书》 C. 《学记》 D. 《孟子》 E. 《说文解字》
在中国,最早把“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孔子的《论语》 B. 许慎的《说文解字》 C.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D. 庄子的《庄子》 E. 老子的《道德经》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从而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夸美纽斯 B. 杜威 C. 斯宾塞 D. 洛克 E. 赫尔巴特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教育论》 B. 《大教学论》 C. 《学记》 D. 《普通教育学》 E. 《教育漫话》
我国最早对教育的内涵作出揭示的是东汉_____________:“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选择一项: A. 许慎的《说文解字》 B. 老子的《道德经》 C. 庄子的《庄子》 D.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E. 孔子的《论语》
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B.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C. 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D.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 E. 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选择一项: A. 社会制度 B. 文化背景 C. 科技水平 D. 生产力水平 E. 国家政策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 )的制约。 选择一项: A. 政治制度 B. 人口数量 C. 人口质量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E. 人口结构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 选择一项: A. 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 B. 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E.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 选择一项: A. 人口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 控制人口功能 E. 政治功能
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 B. 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 C. 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 D. 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 E.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影响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 选择一项: A. 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B. 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 教育的目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认为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代表人物是 ( )。 选择一项: A. 杜威 B. 凯洛夫 C. 涂尔干 D. 华生 E. 卢梭
在柯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个体道德发展的理论中,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和他人的意见,是处于( )。 选择一项: A. 形式习俗水平 B. 前习俗水平 C. 习俗水平 D. 后习俗水平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处于什么阶段 ( )。 选择一项: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形式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人类身心的成熟需要通过教育进行,通过教育人才能成长为人。这是因为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在生理上有一个特性是( )。 选择一项: A. 先天成熟的本能系统 B. 有漫长的不成熟期 C. 个体间可以交流经验 D. 行动受思想支配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选择一项: A. 顺序性 B. 不均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差异性 E. 阶段性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规律 B. 教育现象 C. 教育政策 D. 教育方针 E. 教育理论
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即生活 B. 教师中心 C. 学校即社会 D. 书本中心 E. 儿童中心
对教育的起源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它们是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生物起源论 B. 心理起源论 C. 生物进化论 D. 环境起源论 E. 劳动起源论
在西方,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有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卢梭 B. 斯宾塞 C. 杜威 D. 夸美纽斯 E. 亚里士多德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体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内容现代化 B. 教育观念现代化 C. 教育手段、设施现代化 D.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E. 教育管理现代化
社会制约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庭的教育意识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B. 生产力 C. 政治制度 D. 个人的教育观念 E. 人口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政治制度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D. 人口结构 E. 人口质量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B. 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C. 教育具有滞后性 D.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E. 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的素质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的社会本性 B. 人的天性 C. 人的自然本性 D. 人的个性化活动
人的素质有哪些特性(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内隐性 B. 基本性 C. 稳定性 D. 个体性
多维取向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能力应该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 B. 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 C. 音乐智能、人际智能 D. 内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
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哪些(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 B. 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C. 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D. 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选择一项: 对 错
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选择一项: 对 错
我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壬寅学制”以及“( )”。 选择一项: A. 癸卯学制 B. 钦定学堂章程 C. 壬戌—癸卯学制 D. 壬子—癸卯学制 E. 壬戌学制
( )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某一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课程纲领性文件,它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选择一项: A. 课程规范 B. 课程方案 C. 课程标准 D. 课程结构 E. 课程计划
下列属于学校正规学术性课程和计划内课外活动的课程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无形课程 B. 官方课程 C. 非正式课程 D. 正规课程 E. 公开课程
课程计划规定着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选择一项: 对 错
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发展水平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式是( )。 选择一项: A. 考试评价 B. 档案袋评价 C. 表现性评价 D. 发展性学生评价 E. 学生自我评价
显性课程也被称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正规课程 B. 官方课程 C. 自发课程 D. 无形课程 E. 公开课程
下列属于隐形课程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班级布置 B. 学校建筑 C. 师生关系 D. 学科课程 E. 学校制度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选择一项: 对 错
在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课程标准最早被称为教学大纲。 选择一项: 对 错
档案袋评价属于发展性评价。 选择一项: 对 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选择一项: A. 量力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E. 理论联系实际 F. 循序渐进原则
引起学习动机,是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是学生掌握知识的( )阶段。 选择一项: A. 心理准备 B. 心理准备 C. 巩固知识 D. 心理准备 E. 巩固知识 F. 评价学习效果
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的教学模式,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 )教学模式。 选择一项: A.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 程序教学模式 C.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E. 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就是( )。 选择一项: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教学 C. 小组教学 D. 复式教学 E. 现场教学
历史上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之间的论争,是关于( )的关系之争。 选择一项: A.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 B.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C.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 E. 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
德育的实质在于( )。 选择一项: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 尊重他人 C.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D. 育德 E. 孝敬父母
在德育中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这属于( )的德育原则。 选择一项: A.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B. 注重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 疏通引导 D. 长善救失 E.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严而有格,严而有方”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 选择一项: A. 长善救失 B.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C. 知行统一 D. 疏通引导 E.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